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的学校教育

2013-04-16申琼

学理论·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学校教育网络时代

申琼

摘 要: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全世界各行各业的积极关注,也引起了学校教育的一些变革。它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变化。通过描述网络特征来阐发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化,指出网络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机遇,也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88-02

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网络使得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在加速增长,整个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里,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科技的发展依赖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发展。50年代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教育投资比其他物质资本投资能产生更多的回报和价值,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巨大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促使各国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的发展不仅使信息快速便捷化,同时也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能从网络上获得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最权威的言论见解,甚至还可以与专家学者通过网络在线交流来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来提升自己。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教育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拓宽了学生视野以及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进一步得到深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表现。它是当代最具革命性的社会资源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当它进入教育领域中时,它对整个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会是局部的、量上的、表层的。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的通过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作用于相对稳定的对象身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为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统一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人们对教育个别化、多元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愈发激烈,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在家上学”为代表的“另类”教育模式将不断涌现。如何应对这些崭新的教育形式将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以超时空性,快捷性,虚拟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必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这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和意义等等基本概念。网络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发展,是因为它具备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首先,网络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充裕齐全的信息资源是网络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以往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网络时代一样,储备如此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并且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搜索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共享学习研究的成果。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它为人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打通了历史性的通道,信息通过网络在全世界自由传递和流动,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财富就有可能为网上每个人所共享。信息化还表现为网络社会中信息资源的超时空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同时,它还能使处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工作。网络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教育教学管理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和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网络资源的超时空性。网络的这一特征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联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通过网络,不但师生之间可以顺畅交流,而且学生之间通过在网上相互讨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协作。在通讯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在网上实现跨时空的相互交流,尽可能最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交往活动中去,“地球村”的社会正在逐渐形成。面对这种趋势,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应当教会学生在“地球村”生活的知识和本领,并使其确立全球意识以及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以使每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都能够得到提高。最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网络空间和网络中的虚拟存在可以使学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而形成创造性思维。同时“网络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等特征,也相应决定了网络中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培养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学校教育除了要求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良好素质外,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交互性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使网络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网络教育的必然结果。

第一,学生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个性化,使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网络技术这一媒介,学生能够由原来整齐划一的、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与传统的以教师或教材、参考书为单一的,有限的信息源相比,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大量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这种资源具有快速即时的特点,因此,学习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不再受制于单一有限的教师或教材构成的学习资源。由于在网络学习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然后再自主地按照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安排学习,并且在这个安排规划的过程当中,他们还可以进行不断的调整,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发展。由于网络社会的超时空性和开放性特征,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的“条框”思维方式,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创设一个本来没有的世界。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使其所承载更多的将是尚无定论的、需要学生批判性思考的知识,而不是权威但早已过时的知识,其知识更新速度将可望与现实更新速度趋于同步。

第三,学生交互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的教学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环境共在一个空间进行教学活动。但实际上所可能产生的交互作用并不大,在传统的教室中,大多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教师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系统看法及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不但师生交流机会少,而且同班同学间的平行式交互作用也是很少。交互式教学网络的设计将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互动式交流。

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的运用与普及,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网络的直接效应就是它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放大。学生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进入视频课堂,听取名师讲课,而且这种资源可以反复利用,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自主的,甚至有部分网站还提供在线测试功能,帮助学生及时检验学习成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在线求助老师,即使老师不能及时回复,也可以给老师发送邮件,以求得解答。这无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使得网上“虚拟教师”似乎在很大程度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师角色不断受到挑战,教师的作用似乎已被削弱,甚至被替代。但事实上,不管网络技术在学生教育如何被广泛运用,它终究只是教师角色的另一种转换形式,把教师作用虚拟化了,如视频课堂都是由名师讲解摄制而成,在线辅导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活动,因此,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绝不会削弱或替代教师的地位,相反,它将使得教师的作用更重要,并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等等。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现代网络技术,适应大教学环境,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促使其完成认知结构的自我构建与重建,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学习动机的形成。

然而,尽管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善了许多学校教育的功能,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自身固有的弱点和缺点。首先,尽管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设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地方,它无法取代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之间的真实交往,而学校教育则更具有情境性和真实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因材施教,并且对其进行德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在现实的学校里接受教育,有许多同龄的学生有共同相处和学习爱好,这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而虚拟的网络教学是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这么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甚至可能由于缺失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变得孤僻,冷漠和暴力,导致学生身心的畸形发展。最后,由于网络中的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很难保证学生不受那些网络中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加之学生辨认能力有限,自制力不够,天生对各种信息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因此教师需要保护未成年人学习环境的健康,努力使网络教育回归现实生活。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将学校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它使得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网络的信息化,超时空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相比传统的学校教育,学生学习更具主体性,创造性和交互性特点。“在家上学”就是的网络时代里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但是很多人们对这种教育方式持观望态度,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尤其当他们察觉到网络自身还存在许多弱点和缺点。而且,要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想实现全网络教学,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必将引起教育界的一番热烈讨论和革命,通过对其利弊关系的权衡,促进学校教育的跳跃式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闵宪鲁,林静.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4,(1).

[2]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吴敏.展望网络时代的学校教育[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2).

[4]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1).

[5]卢焱红,夏龄.论网络社会对教育的影响[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学校教育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