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战略地位的研究

2013-04-15段瑞娟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2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宁夏

【摘 要】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战略地位的研究对西部大开发宁夏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了宁夏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了宁夏在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中煤炭资源、电力、民族等独特优势,提出了宁夏在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中的产业战略定位。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位;宁夏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集中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发展势头迅猛。宁夏地处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地位独特,基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宁夏在西部发展中的地位,找出差距,确定其战略定位是本次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宁夏概述

宁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中国大西北的东部、祖国版图中轴线,海拔1090米。国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回族222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6%、全国回族人口的1/5,还有满、蒙古、朝鲜等33个散居少数民族。黄河过境397公里,年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今有“十大新天府”的盛赞;首府银川市犹如镶嵌在黄河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辐射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的区域化中心城市。宁夏既有煤炭、农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既有宁东和河套灌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面临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

二、宁夏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体经济实力较弱

2009年宁夏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GDP继2008年后再一次突破一千亿大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9%,比全国同期增速8.7%快3.2个百分点,整体经济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11年在两位数平台上运行, 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粮食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全国第6位,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为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绝对额是30年来最高的。虽然宁夏经济总体增速较快,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但是整体经济实力依然较弱,在全国各省市区GDP中排第29位,在西部地区排第10位。

(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以西部各区域GDP的平均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速度,通过计算1999-2009年11年来西部各区域GDP的平均增长率,可知在西部地区宁夏的增长差异变化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11年来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西部省市(除西藏)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5.84%。从各省市来看,11年来西部有5个省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均超过了平均增长率,主要为重庆、陕西、青海、宁夏和内蒙古;宁夏平均增长率仅次于蒙古为18.78%,在西部地区排在第二位。

(三)三次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以宁夏三次产业比例来研究宁夏三次产业发展的情况,通过计算1999-2009年11年来宁夏三次产业产值的比例,可知宁夏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宁夏三次产业产值从1999年的20∶42∶38演变为2009年的9∶49∶42,产业结构调整、转换能力较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小、下降快,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发展迅速,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要和全国相比,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能源资源型工业结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产业链条短,优势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实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低。(详见表1)

(四)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2008年,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城镇化率为兴庆区90%左右,西夏区84%,金凤区80%,灵武市46%,永宁县45%,贺兰县43.5%,三区城镇化率处于全区前列,已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其他县市城镇化率比三区要低得多,差距较大,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区首位度高。城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镇规划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土地流转不规范,城镇规模较小、特色不突出,“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化困难多等,都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宁夏经济总体实力较弱,城市化进程极不平衡,但地方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迅猛,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既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宁夏产业下一步产业发展对提升宁夏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特点

(一)煤炭资源优势

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五位,宁东煤田探明储量273亿吨,远景储量1300亿吨,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 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在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中宁东基地近水、富煤、有地,开发条件最好。到2020年宁东基地内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总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形成1.3亿吨煤炭、1700万千瓦发电装机、2000万吨煤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此外,宁夏已探明矿产50多种,以丰值度衡量,人均自然资源潜值为全国平均值的163.5%,居全国第五,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二)电力资源优势

人均电力装机容量1.3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随着兰州至宁东750KV送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和宁东至山东±660KV直流输变电工程以及大柳树工程的规划建设,宁夏将建成“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形成水电、火电、风电打捆外送的稳定输电网络。到2015年,全区电力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建成宁夏外送电第二通道工程,外送电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届时,宁夏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电力资源优势。

(三)耕地资源优势

宁夏现有耕地总面积165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居全国第3位,引黄自流灌溉、高产稳产水浇地690万亩,是西北最大的人工绿洲所在区,素有“西部粮仓”的美誉,大面积待开发的宜农荒地资源可供利用,是中国八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区之一,国务院确定的现代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具有适合特色农产品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条件(如酿酒葡萄),有病虫害少、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农业生态环境,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药材资源(如枸杞),这些都是其他地区少有的或没有的特殊地区优势。今后在建设节水农业的前提下,还有可能开拓更大规模的灌区。

(四)区位、交通优势

宁夏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必经之路,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宁夏十二五规划把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交通保障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要基本建成以干线铁路、高等级公路、干线机场为主骨架,以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到2015年,构建五纵三横铁路运输网,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770公里,货运量9000万吨,国铁复线率达到70%以上;实现三纵九横公路网现代化,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200公里,高速公路16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左右;实现一主两辅航空港服务,全区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650万人次。届时一个西进东出、南来北往、方便快捷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将逐步形成。

(五)旅游资源优势

宁夏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风光美丽而神奇,既有边塞风光的雄浑,又有江南景色的秀丽,被称为“中国西北的盆景”。中国历史文化与回族文化交汇,在宁夏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全国十大类95种基本旅游资源宁夏有八类46种。以沙坡头、沙湖、青铜峡、六盘山、星海湖为重点的自然风光旅游热线和以西夏王陵、华夏西部影视城、回族伊斯兰风情以及红色经典等历史人文景观为主的观光热点,吸引着国内外宾客前来宁夏观光游览。如果我们能在旅游产品设计、市场推广、树立旅游地形象等关键环节进行调整,加强西北联网和整体促销,旅游业完全有可能成为宁夏极具活力的强力经济增长点,成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四、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战略的确定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为我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确定宁夏在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中产业战略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西部绿色食品、生物药品生产基地

随着深加工、精加工生物药品、保健品需求的增长,优质、多样化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反季节蔬菜、水果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水资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宁夏耗水多、比较效益低的传统粮食生产必然受到冲击。因此应调整传统种植模式,转化为以绿色食品、生物药品生产加工为中心,包括葡萄洒、啤洒、乳制品、多品种淀粉、清真牛羊肉、名优水产、反季节蔬菜、优质大米、高效生物药、无副作用保健品等等,种养加结合、产供销结合,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宁夏特色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围绕绿色食品、生物药品的扩大生产,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林牧结构,提高林草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按市场变化适当控制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及其肉、绒、皮加工)、日光温室、药材、蚕桑等规模,通过绿色食品业、生物制药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紧密结合,把宁夏逐步建成中国西部“药谷”。

(二)大西北能源、天然气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宁夏具有煤炭资源优势,但是随着世界能源利用的潮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煤炭消费比重急剧下降,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的需求和价格持续滑坡,过去靠出卖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发展战略已经过时。面对这样的趋势,宁夏应有选择的接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化工系列,逐步建成西北的大型天然气化工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依托宁东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电源建设条件和便利的取水条件,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大型坑口电厂,满足“西电东送”和区内用电需求的同时,大力推进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加强火电脱硫、脱硝技术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区

当今世界旅游重心正处于向亚太地区逐步转移的进程中,中国东部景点很多超负荷运行,向神秘、新奇、辽阔的西部扩散已经势在必行。宁夏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某些资源的垄断性、珍稀性,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开发建设、营销策略之后,设计黄河漂流游、沙漠探险游、西夏秘境游、长城访古游、丝路寻踪游、回族风情游、沙湖生态游等系列化的特色旅游精品,它们具有神奇、粗犷、刺激、浪漫等独特魅力。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兴起,宁夏进出通道的改善,把旅游业纳入西部大开发宁夏的产业战略意义重大。

(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带上的物流聚集区

新亚欧大陆桥把东部沿海与大西北连接起来,为西北地区的东进西出、双向开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八五”期间通车的宝中铁路缩短了兰新—陇海线的运距,与使宁夏置身于国际大通道的交汇点上,改善了原本偏僻的交通区位。规划中的太原—中卫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构成新亚欧大陆桥的弱通道,与其它线路相比,将分别缩短100多公里至500公里,成为连接我国东部沿海港口与大西北之间最便捷的东西向通道,对于改善西北地区特别是宁夏的投资环境,推进东西合作和双向开放,加速沿线地区资源综合开发,促进流通产业、旅游业和城镇体系发展,形成沿桥开放开发经济带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而沿桥的银川、中卫等城市,则可以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聚集区。

(五)连接中阿乃至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桥头堡

过去几十年中阿贸易不断增长,近几年已突破千亿美元,未来发展势头会愈加强劲。素有“中国穆斯林省”之称的宁夏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和关联性,具有进行经贸往来和自贸区建设的诸多优势和便利。宁夏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中阿自贸区建设的 “桥头堡”,架起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经贸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宁夏平台”。为此,宁夏应积极发展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核心的商品集散中心基础上,大力开拓以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展示、金融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宁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宁夏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陈秀洁,代合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增).

[5]谷国锋.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2008(3).

[6]吕萍; 李忠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

[7]侯明帅, 李俊雅.互联网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 (10).

[8] 李华山.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基金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NXCYJ01资助

作者简介:

段瑞娟(1973-),女,河北固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宁夏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宁夏
宁夏
宁夏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山东省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分析
宁夏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