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校报也要走、转、改

2013-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校报文风作风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最近,陆续出现在各家媒体上的“一线见闻”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其中有一篇新华社记者写的新闻,题目叫“一碗面条带来的震撼与思考”,讲述了记者在走基层活动中发生在自己身上一件真实的故事。当时已经深夜,记者对村支书高大爷说:“下碗挂面吧,又快又方便。”没有想到的是在记者吃上热气腾腾的面条加荷包蛋时,却发现高大爷一家人吃的却是黑乎乎的荞麦面条,并且没有卤子……后来记者了解到,他们吃的是高家给年近八旬父亲准备的两斤挂面和四个鸡蛋。记者不仅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同时也颠覆了几十年做记者的自信,使他对走基层活动有了更多的感悟[1]……

我们仔细品读这类真实感人的文章,不仅篇篇精彩、耐人寻味;而且事事鲜活、催人上进。作为校报记者,笔者由衷地感受到了“走转改”的重要性,也深切体会到了“涉水”才能抓“活鱼”的深刻含义。

所谓“走、转、改”即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党报一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说教、不亲近读者、可读性差的感觉[2]。作为高校校报记者,如果不能“三贴近”,写出的新闻就会干瘪生涩,没有现场感,没有亲和力与吸引力,很难发挥党报的引领作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因此,高校校报记者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做到“真走、真转、真改”,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可与支持。

一、深入基层,提炼师生关注的“事儿”

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走”出来的新闻最动人[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校报工作者,只有怀揣百分之百的热情,眼睛向下,来到师生之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写出师生喜闻乐见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让人感动,让人认同,促人行动。

长期以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工作,如何能让这些中心工作在记者的笔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何能够与时俱进,把握这些中心工作发展变化的脉搏?如何将这些中心工作变成一个个立意新颖、思想深刻、真实鲜活的主题呢?这就要求校报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去观察、去调研,寻找师生关注的主题。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为例,《哈工大报》记者没有停留在教学会议、教学活动、教学政策介绍、教学改革等一些短新闻上,也没有停留在教学整体情况的综合记述上,而是抓住新闻线索,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倾听基层师生的意见,搜集大量的新闻素材,力求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从现象中把握本质,再以记者独特的视角与创意,形成了“卓越工程师项目”、“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课程改革”、“博士生培养质量”、“高水平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20多个全面反映教学情况的鲜活主题,并从这些反映教学各个方面的主题中提炼展示出令每位师生都能信服的新闻标题,使学校教学工作比较立体、全面、深刻、鲜活地展现在师生面前。有关这些宣传主题的系列报道刊登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肯定。这些报道更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校园里掀起了教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这种可喜的局面,突出体现了新闻主题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是记者不折不扣地坚持“走基层”的结果。

二、“转”变作风,汲取师生渴望的鲜活内容

“三贴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记者“走基层”,深入实际找准了根基,汲取了生活中的丰富营养,在同师生密切交往的过程中,真正明白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因而也就为“转作风”提供了有效载体和根本路径。

如上述教学系列报道由20多篇文章组成,仔细品读,你会发现每一篇文章既是一个真实鲜活的教学故事,又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典型范例。以《能源学院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让学生占领就业先机》一文为例,记者要是没有转变作风,扎根于基层,进行敏锐的观察与分析,就不知道在大多数毕业生忙着投简历、赶着面试时,能源学院的大四学生庞永超却显得很“清闲”的原因是,他已经手握中广核的录用通知,开始了令人羡慕的准员工培训生活。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深入调查采访,就不会知道庞永超得益于我校广泛开展的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更不知道它会产生如此神效,实现硕士生与博士生近几年就业率的100%。再看《从开放共享走向合作共赢》一文,记者如果没有对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近一年的持续跟踪与关注,就不知道这些平台解决了师生在科研中遇到的本单位仪器设备无法完成的实验,不再需要东奔西走,通常在平台上就能轻松搞定。如果没有亲临现场参观与采访,就发现不了这些平台还发挥着其他重要作用——为我省相关科研单位提供仪器设备与技术支持,并与外部服务单位形成合作,成为我省促成产学研联合攻关的典型示范案例。

精彩源于鲜活,感动起源于被感动。正是经历了一个个感动和被感动的美好瞬间,才变成了记者笔下一篇篇精彩绝伦的新闻稿件,而正是这鲜活的客观呈现,才使读者感到了新闻的实在、真切和耐人寻味!这些好的变化,正是记者走基层,接地气有了底气,显出了灵气,因而赢得了读者和校领导的认同。

应该说“转作风”成就了“三贴近”,而“三贴近”又催生着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实际、生活、群众始终是优秀作品的活力与魅力所依、价值与意义所在。同样,正是因为有了编辑记者“转作风”后踏踏实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现场捕捉和不断挖掘,才有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篇篇优秀新闻佳作的产生。

三、“改”进文风,创作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主题“三贴近”,内容“三贴近”,写作方法也要“三贴近”。近年来,我们有些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过度依赖现代化的通信手段,采访不够深入、具体、详实,往往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文章中空话、套话多,甚至存在“拔高”现象,致使新闻作品不爱欢迎。因此,在“走”和“转”的基础上,只有真正“改”进文风,才能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佳作。

让我们先来看看“教学系列报道”的新闻标题:《学生开“小灶”创新研修课火爆校园》、《“异想天开”爱上“数电世界”》、《乐学网:让教与学快乐起来》、《小小学术桥 架起沟通大平台》、《“软”“硬”兼施育人才》……除了生动的形象比喻、鲜活的个性化语言、栩栩如生的细节描写,一看标题就知道你要告诉大家什么。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再来看看文章的整体风格。无论是单篇,还是整体,给人的感觉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也不是简单事实的堆砌,而是从校报广大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或信手拈来记者的所见所闻,或直接运用采访对象的生活化语言,或干脆把采撷到的现实场景搬到文章中来,或采用娓娓道来、生动形象的叙事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乐读、想读。如《小小学术桥 架起沟通大平台》一文在介绍研究生用QQ 聊天的形式解决问题时这样写道:“求助,有什么指标可以评价若干组数据间相似程度啊?”“好多吧,起码相关性是一个。你就找一本统计学计算软件的书,上面有介绍是怎么算的。我当时用的是SPAS,上面讲得很清楚,操作也很简单。”再比如,《在国际学术大舞台上自由驰骋》一文在描写国际高水平学者授课时的风采时写道:“课堂上,国外高水平学者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研究生的注意力。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的每个动作,时而专注地记着笔记,时而点头,时而陷入短暂的沉思。下课时,学生们不愿离去,层层包围着授课教师。每一位同学的提问,都会引起其他同学的侧耳倾听;每一次老师精彩的回答,都会得到同学们的喝彩……”

限于篇幅,虽然不可能穷尽所有刊发出来的鲜活事例,但这种情景交融、叙事说理、形象比拟、生动朴实、富有个性的写作模式,校报编辑记者都能信手拈来。而这种别出心裁、生动鲜活的个性化语言再好,如果没有记者身临其境的深入采访,我们即使有再大的本领也编造不出来。

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深入实践才能让新闻鲜活有趣,扎根基层才能有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温度”、才会有清新踏实的文风、才会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教学系列报道”由于字里行间凝结着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用情的努力,所以才会受到读者的喜欢与青睐。

“走、转、改”的实践再次证明,时代虽然变了,但用脚“踩”出来的新闻才更真切、更耐读。正所谓

“走基层接纳了地气,转作风转出了底气,改文风改出了灵气”。校报记者只有真正融入师生员工之中,心里才会更踏实,写起文章来才会胸有成竹,文章才有可读性。

[1]薛锁明.“入水”方能抓“活鱼”[J].新闻采编,2011,(6).

[2]罗宝,周连山.党报在“走转改”中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2,(7):11.

[3]施慧.深入一线,汲取源头活水——行业报“走转改”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世界,2012,(7):120.

猜你喜欢

校报文风作风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网络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竞争危机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