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2013-04-12汪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教师情绪

汪伟

(1.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①汪伟:《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控》,《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第3期,第20-21页。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融洽师生关系。鉴此,本文在高校体育教学视域下,从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障碍产生的成因入手,探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一、高校体育教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障碍

(一)失落情绪造成的师生关系障碍

对于心理上日渐成熟、发展的大学生而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自我心理压力的调整还比较弱。高校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是积极的,渴求通过“高质轻负”的体育学习方式来获取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渴求通过“人性化、发展性”的考试评价方式来体现价值、赢得尊重。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一些高校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条件较差、教学内容陈旧、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单一、“达标式”体育考核评价等问题,这些都脱离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和心理需求。因而,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一旦教师的关心、指导不到位,他们就可能因自我期待得不到兑现而走入认识定位的误区,产生失落感,继而影响师生之间的和睦。

(二)逆反情绪造成的师生关系障碍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选项制”、“俱乐部制”、“三自主制”等新的模式应运而生,但体育教育理论上的繁荣并没有带来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更多的新景象。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常采用示范演示的方式替代学生的自我体验,整个教学交往表现为教师单边的施教、施控行为,缺乏对学生心理安全与自由的尊重与爱护。这种单边的、强制性的“灌输式、训练式”的教学方式和主体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所想象或期待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差距。高校体育课是公共必修课,为了取得学分,他们无法改变现实也就只能违心地去接受与适应。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消极心理状态极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导致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冲突。

(三)发泄情绪造成的师生关系障碍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发泄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性对即将或已经处于消极状况下的心理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但偏执的发泄欲,实质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消极心理防御,其结果往往会对发泄对象带来破坏性的后果。①汪伟:《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控》,《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第3期,第20-21页。体育教学的主旨是运动技术之有序传承,其客观效果则是为强化体能提供了保证。②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体育与科学》2008年第2期,第86页。所以,体育教学是需要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和一定的运动负荷刺激才能达到掌握技术、提高技能、强化体能的效果。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看,有些技术动作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项目是有一定负荷强度的;从体育考核项目看,有些项目的标准是某些学生力所不能及的;从教学过程中的对抗练习看,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是欠缺的。凡此种种,都可能使一些“运动弱者”遭遇挫折,而产生过度的心理焦虑,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就可能通过发泄来排解心理焦虑,寻求自我保护和安慰。

(四)从众情绪造成的师生关系障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在混乱和不安时,总是要积极地寻求暗示,并加以“表达”,以判断事态的发展,确定自我的定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同群体保持一致。③汪伟:《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控》,《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第3期,第20-21页。高校体育教学多是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教学方式,教学班内的学生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学习的自律性、个体耐挫性和自我的调节能力等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他们对能否得到教师的关心、重视与肯定,对同学与自身差距悬殊等的心理适应能力也就千差万别。学生个体明显感到学习差距或受到冷落时,在某种情形或某一时段内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心理躁动或不安,这时班级其他同学的一些举动、言语或者是某种表情等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暗示”,进而导致从众的心理和行为的出现。

二、高校体育教学视域下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一)真诚与宽容。体育教学具有师生间近距离、面对面、手把手交流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情感关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向度的发展。要真诚地爱护学生、理解学生,要信任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不断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

(二)民主与平等。“尽管师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作为人的存在却是相同的。”④石中英:《师生关系平等”的一点反思》,《中国教师》2005年第7期,第6-8页。教育中的民主意味着师生的平等,体育教师要以“领路人”、“促进者”的身份主动听取和采纳学生合理化的学习诉求,尊重学生积极参与同构教育过程的权力,进行平等的对话、沟通。

(三)互动与共享。共享是指师生作为独立的自我相遇和理解,并且共同在教育中摄取对方创造的经验和智慧。这种共享既是文化共享,也是责任共享,更是精神共享。⑤王军,查永军:《人文主义:现代师生关系建设的核心理念》,《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2期,第61-64页。事实上,教育的过程乃是师生共同发展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参与,形成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三、高校体育教学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一)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

就大学的教学运作而言,教师的知识权威固然非常重要,但教师在人格上的感召力也同样重要,只有真正赢得学生认可、信任和仰慕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教学的积极影响力。⑥郭德侠:《论大学教师的教学权威》,《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48页。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深度要远远超过教育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示范引领和潜移默化作用。体育教学具有身体练习的艰苦性、身体接触的频繁性、身体对抗的危险性、心理变化的情境性等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一是要求体育教师要加大感情投入,决不把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振奋的精神进行教学,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多理解学生不成熟的态度和言行,用冷静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充分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些关心与理解,多些鼓励与肯定,多些信任与尊重,少些挖苦与埋怨,少些放任与牢骚,消除情感距离,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平等、信任、真诚的态度;三是要放下唯我独尊的“权威”架子,多观察了解,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多换位思考,主动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建议,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心理愿景;多总结反思,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重、难点,实现师生间真正、真实的沟通与交流。

(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考核评价办法

体育教学是开放的、互动的、生成性的过程。要求体育教师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技能学习的单向注入式教学为教师诱导、学生心悟的双向体悟式教学;要求体育考核评价要实现由“达标式”的一次性终结式评价向综合式的多元化过程评价转变。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师生间的民主与自由,在平等对话中体味教师的尊重与理解,在拼搏互助中享受体验的收获与艰辛。

(三)加强教学制度的伦理建设

师生关系生动地显现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也是在其中得以生成,并因之提升和升华或者僵化甚至恶化的。①徐继存:《面向现实教学活动的师生关系建设》,《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第59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然而,由于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失衡,很容易导致体育教师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由于高校体育课“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很容易导致体育教师出现职业懈怠现象。以上原因,易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失范。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失范,虽有一些外显的行为表现,但实质却是体育教师内隐的精神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个人的道德自律来调整。教师唯有基于“以学术为业”的精神从事教学,才能把教学作为一种神圣的“志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②周光礼:《转型期中国师生关系的重构:变革及其规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第44页。因此,改善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加强教学制度的伦理建设,使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得到教学制度规约的同时,使体育教师的修习,即体育教师的教学理想、教学道德等得到教学制度的支持和关怀。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REBT理论认为,人们的许多困扰和行为问题来自于自身所持有的错误认知或信念,改善这些错误的认知或信念能够使人情绪健康,获得心理平衡。③杜召芳:《非理性信念研究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202-203页。人的情绪障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正处于“心理延缓偿付期”的大学生而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情绪障碍,主要还是由于大学生的低挫折耐受所致。所以,要改变由于大学生的情绪障碍问题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在课堂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首要的就是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围绕教材内容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与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一些心理防范方法,提高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能力;其次,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设置科学的任务目标,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学生在学习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在自我努力中不断体验成功,从而唤醒和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体育教师情绪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情绪认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