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初探研究

2013-04-12郝俊霞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所在地民政部门生源

郝俊霞

(安徽财经大学 法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高校的扩招及学费的增长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高校贫困生越来越成为高校的一个焦点问题。贫困生问题不仅影响着高校的和谐和稳定,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助学和奖学的五个配套办法及一个意见,对贫困生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资助体系中,最基本的是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由于全国各个省分经济差距较大,最低生活保障也有很大差别,科学认定贫困生工作就成为最基本并最具现实意义的一项工作。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重要性

1.关系到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和扩大;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费完全由学生自己承担;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高校在读大学生中贫困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高校贫困生群体作为大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对其群体的认定,关系到整个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群体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在国家资助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高校贫困生,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奖、助、贷、减、勤等。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对在校贫困生的资助额度和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为了使国家资助政策能够公平、公正地实施,贫困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可以说贫 “牵一发而动全身”。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科学合理,资助体系中一系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贫困生认定不科学、不合理,那么就会导致国家的资助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认定采取的程序一般是学生申请-班级认定-学校审批三级认定。但是这样的程序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高校受到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学生讲述的家庭真实情况实地调查,这就造成在认定过程中缺乏真实的一手材料,造成缺乏诚信的学生钻空挡,在申请贫困生过程中违反诚信原则,对家庭情况随意捏造;其次,高校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是认定的主要参考,而由于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与学生所在地的民政部门不存在利益冲突,造成有的民政部门在工作中失去原则,“来者不拒”,只要申请贫困生的学生都能成功办理家庭贫困证明;再次,高校学生心理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不愿意被冠之贫困生,从心里上不愿“矮人一等”,即使家庭贫困也不愿意申请;而有的学生则不然,为了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午餐,主动申请,这样就造成实际不贫困的享受到了国家资助,而真正贫困的反而没有享受到应得的资助。因此,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时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避免以上的弊端。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建议和对策

(一)高校单一认定

目前,我国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中大多还是停留在经验模式的操作上,对学生家庭真实情况缺乏依据,因此,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贫困档案从“小”抓起

生源所在地的基层民政部门、学生所在学校和当地的教育局建立扶助联盟,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从小学就建立家庭经济档案,档案内容应尽详细,包括家庭详细情况、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总收入、人均收入、家庭遭受自然和人为等灾害,学生的家庭经济档案要作为学籍档案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家庭经济档案和学籍档案一起邮寄到所在高校,这样,就读高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就一目了然,学生不需要提供贫困证明或家庭情况调查表,也可以避免在二者材料中出现造假行为。

2.建立网络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绝大部分对贫困生认定还停留在原始的纸质材料上,这既不利于规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操作流程,也不利于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率,并且挤占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高校贫困生认定成本。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应建立义务教育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网站,对每位接受教育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网上注册,这一制度可以参照我国的户籍制度,实行全国联网,高校可以轻松利用网络平台,只要点击网站,每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就可以“尽收眼底”,不仅可以有效、科学地进行贫困生认定,而且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精力,把更多时间放在高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层面,及大地提高我国资助效果。

3.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建立惩戒机制。

目前,高校实行贫困档案从“小”抓起和建立网络平台还需要有个过渡的过程,那么在过渡阶段,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需加强自律和他律教育相结合,建立惩戒机制。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要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当自律在贫困生中的认定效果不明显,无法约束缺乏诚心者,就需要用他律来约束,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对缺乏诚信的学生,高校和社会要共同采取惩罚措施。对诚信表现优异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而且在就业时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对于严重缺乏诚信的大学生,不仅在校期间的评优等一票否决,在就业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有不良诚信记录的学生给予淘汰。使缺乏诚信的学生心灵受到震动,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缺乏诚信无论在高校还是在社会都不被接受。这既是一种对缺乏诚信行为的惩罚,也是一种价值观上的禁止性倡导,使大学生更深刻认识到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这样使造假成本和风险加大,就会导致学生在贫困生认定时考虑后果,不敢轻易造假,从而彻底转变观念,遵守诚信。

(二)实行生源所在地和高校双重认定和双重资助

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一定的弊端,建议逐步向生源所在地认定和资助过渡。在过渡阶段,采用生源所在地和高校双重认定的双重资助过渡形式。由于基层对贫困生认定不成熟,缺乏相应的规范体制和监督机制,因此,建议在双重认定中高校占主导地位。

由于一开始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就在高校实行,生源所在地的基层民政部门与这一政策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导致他们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缺乏责任。实行高校和生源所在地双重认定时,基层民政部门要与资助资金联系起来,国家或省资助中心要把贫困生资助的一部分资金下发给基层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根据贫困生认定等级进行发放。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发达地区家庭贫困的学生但是在发展的中、西部地区高校中按照人均收入计算的话就不在受资助的范围内。高校按照资助资金的三分之二进行发放,无论在认定过程中相关标准和程序可参考对策一中的相关措施。

(三)实行生源所在地单向认定和资助

实行生源所在地单项认定,这一政策可以参考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起初,高校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完全由高校和所在地的相关银行进行交涉,助学贷款相关流程和操作也是由高校进行办理,但是,随着时间和政策的变动,目前高校学生贷款完全由生源地银行进行操作,这就需要生源地严格贫困生认定程序,并且要强化监督机制,以防有人钻政策的空。

1.基层民政部门制定贫困生认定指标及程序

高校每年只提供学生在校证明及每年度学费证明,为了使拿到资助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不挥霍浪费,生源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每年要学生开具在校期间表现和证明。

实行生源所在地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当地民政部门、教育局和学生所在中学要进行宣传工作,使学生了解政策,使国家资助政策深入人心,真正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费问题。

2.规范政府行为,强化监督机制

为了避免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在资助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惩戒机制。如果在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要给予法律上的制裁。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权力运行实行有效地制约和监督,这是确保国家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健康、安全、运行的根本途径,在有效监督机制中,重制度,严程序,提素质,保监督。

生源所在地基层民政部门实行认定和资助,那么制度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高校贫困生认定在生源所在地认定是由多方面要素构成。包括:组织人力、物等各方面,要保证贫困生认定健康有序运行,就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完善制度提来提供运行轨道,制度建设包括贫困生认定标准、认定操作程序、认定的部门机构、监督机构,而且在制度建设上,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严格工作程序,保证公平、公正,不仅要保证程序上的公平和公正,更要保证实体公平和公正。第三,要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干部队伍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的廉政意识,另一方面,要把贫困生认定工作于地方反腐倡廉纳入基层部门的饿考核管理之中,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最后,保证监督功能能够有效运行,在我国政府监督工作中,普遍存在重事后查,请事前和事中监督的现实,在高校贫困生认定中,监督工作要贯彻始终,形成有效地监督,在监督过程中,要以内部监督为主,外部监督多样化,纪委和监督部门积极介入,新闻媒体监督,群众监督,政务公开等。

由高校对贫困生认定和双重的权重认定,过渡到完全由生源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对高校学生进行认定。可以像国家助学贷款一样,一开始学生贷款完全在高校办理手续,过渡到完全由生源所在地的相关银行或信用社办理此项业务,学校只是负责提供相关在校证明材料。

而高校贫困生认定可以完全由生源所在地的民政部门负责贫困生认定,这样可以减轻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人、财、物等负担,高校可以把节省的精力投入在更多的学生管理层面上。

[1]党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式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姜慧莉,王福恒.高校贫困生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吕文飞.走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困境的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7,(5)

猜你喜欢

所在地民政部门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政策解读 曾在不同省份工作过,退休后在哪儿领取养老金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公开募捐违法案件管辖规定(试行)》解读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怎么抓
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要受民政部门监管
营改增再出“补丁”政策不动产租赁按5%征税
慈善法赋予了民政部门更多责任
信阳: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