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质量监控到质量自觉
——应用型本科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2013-04-12崇玉山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监控校园

崇玉山

(淮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淮南 232038)

从质量监控到质量自觉
——应用型本科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崇玉山

(淮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淮南 232038)

质量监控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质量保障体系下,学校利用各种质量监控手段、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控制,但是教学监控不能等同于企业工序式程序,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校园质量文化背景下的质量自觉,这种自觉既是对质量的一种自觉追求,更是一种质量意识的自我觉醒,也是一种全新的质量观的体现。

质量监控;质量自觉;校园质量文化;校园文化

本文的质量自觉所要讨论的质量指的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质量自觉是指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自我认同,一种对于质量的自觉追求,一种把质量标准融合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质量观,它包括应用型本科学校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目标的自觉、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质量规定的自觉、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质量意识的自觉、校园文化建设中对质量文化的自觉。质量自觉本质上是一种质量意识的自我觉醒,是大学人对学校的质量状态的一种清醒认识,也是大学人对质量的一种追求。质量自觉不仅要求学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自觉地追求人才培养质量,把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更需要人才培养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中具有质量使命感,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人才质量培养规格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规定的。质量自觉需要加强对校园质量文化的建设,通过对校园质量文化的建设,达到质量的自觉,从而达到质量自觉与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统一。

一、质量自觉与校园质量文化

1、质量自觉是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结果,也是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

质量自觉是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结果,也是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逻辑开始。校园质量文化是整个学校对质量提升的一种普遍认同,对质量提高的自觉追求,应用型本科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就是要求自觉地认识到该校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在此基础上认识到这种人才质量规格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到这种质量规格不同于其它非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质量培养规格,二是要认识到自己所在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面向不同于其它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应用面向。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达到质量自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让重视质量不仅仅停留在质量标准的建设、质量监控的加强、质量目标的实现上,而且是质量使命的升华和质量意识的自我觉醒。质量自觉本身就是质量提高的一个过程,是质量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质量自觉的形成是质量文化建设的逻辑结果。

2、质量自觉是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人才培养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规格要求,这是高等学校存在与发展的题中之意,但是什么样的质量是优秀的质量,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怎样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标准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站在校园质量文化建设这个背景下思考。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符合社会需要的质量才是优秀的质量,有自己特色的质量是优秀的质量。但是,我们对自己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往往不够了解,处于一种非自觉的状态,分数、能力、知识结构等所有这些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即使完成了既定的培养目标,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优秀的,因为他们不一定是社会所需要的。大学应该是自觉的,一所自觉的大学必须做到质量的自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是什么样的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自己培养的人才是不是有特色,特色在哪里,而这些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没有质量的自觉,只有各种质量标准的设置和质量监督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当学校的质量文化中体现一种自觉的质量文化意识——质量自觉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对质量认识上升到一种高度,对质量的提高有一种内在自觉,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动而不是被动,积极而不是消极地提高质量。

3、质量的自觉与自觉的质量

质量自觉是指质量本身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认识论角度上来认识质量自觉的发生、发展到成熟,质量意识的形成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我们的认识是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其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具体到学校人才培养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并不能把质量的提高放到应有的位置上,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往往是停留在思想层面,或者虽然“落地”,但是不能生长,或者虽然生长,但是不能形成一种质量文化,不能形成质量自觉,这就需要培育一种校园质量文化,这种质量文化可以把自觉地提高质量的动机与行动上升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质量自觉。自觉的质量是仅仅认识到质量重要性的质量,质量自觉是对自觉的质量的升华,自觉的质量需要上升到质量自觉。

二、从质量监控到质量自觉

1、学生的成才与老师的成长

教学质量监控不是为了监控而监控,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教学资源、一个不断优化的管理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托于“好的”组织氛围,营造“好的”组织氛围,致力于催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教师从“被监控”不断走向质量自觉,成为教学质量的承担者、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学生发展的推动者,实现与学校的共同成长。

人才培养离不开质量监控、质量标准的设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指标来对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加以评估,评价学生成长的情况,这是现代教育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手段借鉴企业质量评价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有其积极的意义,它让人才培养处于一种可控的过程中,但是这种方式侧重于监控,注重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分析,没有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考虑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教学命题,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只有学生进步而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学生成才呼唤校园质量文化的培育,而教师的成长也需要质量自觉这一校园质量文化的帮助。只有拥有不断成长的,在质量意识上做到质量自觉的老师,校园质量文化才能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是稳步前进的。

2、质量监控与质量自觉的统一与分野

质量监控在质量的提高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质量监控不是目的,监控是为了提高质量;质量监控不能替代质量自觉,是一种对质量的认知状态,是一个对质量追求的具体行动,质量自觉也是一种基于质量文化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它是指对待质量和质量提高的一种态度,具有历史性、继承性、稳定性、特殊性的特点。质量自觉既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中,同时也体现在教职工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质量自觉不仅仅是教学管理人员自觉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而且也体现在全体师生员工自觉地认识到质量提升是学校生命线,在实际的行动中自觉地贯彻质量标准;质量自觉既包括在实际的教学中自觉提高教学质量,也包括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中体现质量意识;质量自觉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对宏观质量的重视与渴望,也是指对具体的符合本校实际的质量标准的科学认识。当把质量监控与广大师生员工对质量提高的渴望统一起来的时候,质量自觉不再是一种可能,而是一种现实的推动质量提高的力量。

3、大学的自觉与质量的自觉

现代大学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创新四大职能,而不同层次的大学在这四大职能中各自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职能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上应该更加侧重,自觉认识到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质量使命在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大学应该是自觉的,包括使命的自觉、组织的自觉、质量的自觉、文化的自觉。大学应该做到自尊、自省、自律、自强,大学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在质量问题上就应该是做到质量的自觉,大学的自觉核心在于质量的自觉,没有质量自觉就没有大学的自觉。

三、加强应用型本科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努力做到质量自觉

1、质量标准的统一与特殊

应用型本科学校作为中国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很大一部分本科学生的培养任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中心任务不是培养科研人员,而是培养一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人才质量标准与其它本科学校在宏观质量观上应该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但是,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应该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具体就是要体现在“应用”这个特征上,“应用”这个特征不是所有的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质量规格要求都是一致的,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要求我们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校园质量文化,有特色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有特色的质量才是优秀的质量,我们需要差别化地发展,在有特色的校园质量文化上建立起质量自觉的价值体系。

2、应用型本科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特色和需要

“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胡锦涛,2011)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其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不是简单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而是应该与应用型本科学校所在的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特色,这种特色不仅仅是体现着一种与众不同,更体现着一种扎根于学校所在的地区的文化土壤,体现着时代精神与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这种成为自己质量特色的校园质量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应用型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好与坏最终需要就业市场加以检验,这种检验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上,社会需要是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导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质量才是好的质量,但是,这种需要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给于指导,而不应该是盲目的市场调节,人才培养的周期特征需要在时间上做提前的预测和判断,切不可以盲目,国家在人才需要上要做好预警和预测工作,必要时给于政策倾斜与引导。

3、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质量文化的建设统一起来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质量文化是指基于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的一种质量价值观的认知,是学校师生员工在质量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才培养质量意识、质量规格、质量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多要素的总和。

大学校园文化和校园质量文化是交叉关系。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人才培养,通过校园文化的繁荣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校园质量文化中毫无疑问包含着一部分校园文化的范畴,校园质量文化区别于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质量文化都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是大学文化的子集。通过发展校园文化和校园质量文化,达到大学校园质量自觉,从而在大学文化层面达到大学的自觉。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涉及到大学教学的许多方面,本文从质量自觉的角度分析说明了大学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各种标准的建立,各种监控措施的落实,而且也体现在大学发展的质量自觉理念中,这种自觉不仅仅要求每一个大学人认识到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要树立质量自醒意识,不断追问自己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是有特色且符合社会需要。

G647

A

1009-9530(2013)02-0089-003

2013-01-14

崇玉山(1967-),男,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应用型监控校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