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民生发展路径思想探论

2013-04-12吴少进

关键词:生产力社会保障民生

吴少进

(滁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中心,安徽 滁州239012)

民生问题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高度关注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马克思看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民生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并且他为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作出了艰辛的努力。目前,学界在此方面的挖掘和梳理已有初步的成绩,但还不够系统而略显不足,而我国正在进行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民生思想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民生发展路径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民生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必须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教育的优先发展、分配关系的调整完善,为其顺利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制度前提、安全保证、文化条件和关键环节。

一、民生与生产力: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推进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之基。只有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持续增长,使可供分配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使社会摆脱不发达状态,才能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创造经济条件,才能使人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追求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

生产力对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首要性。马克思曾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3]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起码的真理。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物质生产的极大发展能够使生产劳动摆脱谋生性而完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发现并承认这一真理,是历史观上的一个伟大的革命,从而也从正面肯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性。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生产力的发展其实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从客观上看,民生改善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因此,民生的改善和真正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亦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再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无止境的,民生的改善也是无止境的,每一特定时代的人的民生只能达到该特定时代生产力发展确定的水平。

生产力发展为民生实现提供充裕的物质资料与自由时间。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一方面不仅能够给人们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且为人们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追求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马克思说:“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也就是说,为民生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只是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之一,其意义还在于生产力发展本身是自然、历史赋予人的各种潜能发挥的体现,表征了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由时间。从时间要素角度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由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构成。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单个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也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在自由时间里,个人才能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在艺术、科学、文化等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才能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丰富人们的自由个性”[5]。可以说,自由时间是人的本质需求,是追求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民生与生产关系:民生发展的制度前提

进步的生产关系是民生问题获得切实解决的必要条件。虽然我们承认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首要性,但在马克思看来,解决民生问题不单单是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完成的。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6]从此可以看出,解决民生问题还需要和谐的社会关系。总的说来,民生发展既有赖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也有赖于进步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大量的物质财富,只是为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人民群众获得实际的物质利益提供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变成现实,却要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不是取决于生产力本身。因此,生产关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条件。

社会解放带来生产关系变革,为民生发展扫清制度障碍。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早已看到了政治解放对于解决民生、发展民生问题的局限性,而且分析了根本原因全在于这个国家的前提即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政治解放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欧和北美国家率先通过一系列革命斗争和政制改革,实现国家从封建等级专制制度和宗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一次伟大社会变革,其标志是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实现国家与宗教的分离,即真正的国家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补充自己”[7]。与此相对立,马克思提出了人类解放的问题,并指出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要彻底否定那些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即把彻底改造社会、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作为社会的普遍原则。同时,马克思也意识到人类解放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是一种历史活动。因此,人类解放的实现也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再到人类解放的发展过程,其中社会解放是其中的一个必经中间环节。社会解放,首先表现在实现无产者在经济上的解放,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无产者受奴役的经济条件,实现生产关系的彻底革命。一旦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商品生产也就开始走向历史的终结,产品异化必将成为人们回忆的历史名词,从而阶级剥削与压迫、人的单向度发展与不自由所赖以生存的基础便不复存在。只有到了这时,人才有可能从异化的生活条件中彻底得到解脱,成为自然界和他自己的真正主人。如何实现经济解放这一任务呢?无产者要完成社会经济解放的任务,就必须通过暴力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此基础上,用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代替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由人民当家作主,建立自己的政府机器。当然,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而是为国家最终自行消亡、实现人类解放创造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前提。其次,社会解放要在实现生产关系变革、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最终实现民生和人类解放奠定经济基础。此后,随着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的消失,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

三、民生与教育:民生发展的文化条件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争取教育的斗争是争取人民解放、实现民生幸福的重要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废除童工、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资本主义教育是“机器式教育”,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为广大劳动人民争取接受教育的权利是马克思始终关注的大事,是争取实现人民解放、民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那里,为广大劳动人民争取教育权利与对资本主义教育的批判是同时进行的。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机器式教育”是资本主义的教育的本质。在《共产党宣言》中,在谈及维护私有制的言论时马克思曾提到资产者担心失去的正是绝大多数人所强烈排斥的那种把人训练成机器的教育,我们称之为“机器式教育”。这种教育不可能为人品德修养的完善、精神需求的满足服务,只能带来人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智慧的严重缺失与荡然无存。当然,资产阶级的教育也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使工人阶级变成安分守己的驯服工具和生产剩余价值的简单机器。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阶级教育促进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马克思还批判了资本主义教育的虚伪性。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伪善和对共产党人的攻击,不仅指出了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而且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

全面的教育才能造就全面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全面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他看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他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8]在这里,马克思所指的教育是指未来教育,它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自由的教育。全面的教育就是以下三件事:“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如何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问题上,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已提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对教育的设想。“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9]。这些主张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普及义务教育。其二,废除童工。其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最后一点。

四、民生与社会保障:民生发展的安全保证

民生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与民生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能够提供民生之需、民生之求,是稳定社会、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安全举措。马克思曾多次指出:“为了对偶然事故提供保险,为了保证必要的、同需要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相适应的累进的扩大再生产(从资本主义观点来说叫作积累),就需要一定量的剩余劳动。”[10]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保障是一切社会制度所共有的现象,是一切社会制度下民生发展的“安全阀”,是一切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共有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具有伪善性。虽然资产阶级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对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群众的民生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质上具有很大的伪善性、欺骗性,表面上的进步并不能掩盖其虚假的本质。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两点事实。一是工人阶级得到的所谓社会保障实质上是自己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无私恩惠。因为社会保障基金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必需费用,所以资本家是不会为此项费用买单,总会想方设法地将其转嫁到工人阶级头上。实际上,社会保险是对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是从剩余价值中来补偿的。二是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工人阶级的民生状况,其生活、工作状况贫困依旧。工人阶级即使比以前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但并没有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资产阶级对他们的剥削,并且事实一再表明,资产阶级装出一副大慈大悲的样子,也只是他们自己的利益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才会如此。

社会保障与民生发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如前所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民生发展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实际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民生发展的终极追求,亦是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在马克思看来,在实现生活资料归社会占有之后,在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人们所需的一切生活必需品能得以最大量的生产,人们在这种社会制度下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当然,这种理想目标的实现最终是通过社会生产来实现,而社会生产又是需要社会保障为其服务。总的来说,未来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所建立的覆盖面广、公平性突出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真正解除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负担,使其在和谐的空间中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五、民生与分配公平: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处理分配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民生改善与发展的“活水源头”。尤其在当代,分配公平体现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平等性,是人们评判社会公平与否以及公平程度的主要依据。它赋予每个劳动者获得正当利益和社会保障的权利,劳动者不因素质、知识、能力、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使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生活享受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或本质上的差异。所以,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本质所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马克思也充分地注意到了这一点。

分配不公是资本主义社会民生问题存在的关键因素。在马克思看来,建立在异化劳动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及其广大群众民生困苦、生活艰难的关键因素在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虚假性、非正义性。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正确分配财富,而且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财富分配也是不公正的,是以片面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中心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配现状是“1.产品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2.这一产品的价值除包含预付资本的价值外,还包含剩余价值,后者要工人耗费劳动,而不要资本家耗费任何东西,但它却成为资本家的合法财产;3.工人保持了自己的劳动力,只要找到买者就可以重新出卖”[1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工人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包括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还包括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其实仅仅是劳动力的价值,也就是说工人拿到手的只是其创造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正是这种财富分配的不公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指出,资本家依据不创造价值的资本参与分配实质上是对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人民劳动的剥削。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只是劳动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因此,资产阶级凭借并不能创造价值的资本参与分配实质上是资本家对劳动者所创造价值的剥削和无耻占有。并且,马克思还进一步分析了造就无产阶级民生持续贫困的原因在于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这在实质上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是奴役性的社会关系,即:货币所有者通过购买自由工人的劳动力,使货币变成资本,而资本又变成支配无偿劳动的力量,另一方面,自由工人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实现自己劳动的条件,为了生存,只能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一边是资本所有者的支配性优势,另一边是被迫出卖劳动力的工人的屈辱地位。资本的财富在不断增加,而工人则成为利润的工具挣扎在基本生存线上。

分配公平是未来社会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分配是民生之源,科学合理的分配才能够保证民众的民生幸福、生活安康。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唯一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生产资料实现公有以后,劳动与生产资料实现了自由结合,直接克服了私有制条件下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参与他人劳动成果分配的弊端。劳动者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待自然界,社会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这样,“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12]。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条件下,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是唯一的公平分配方式。所以,此阶段的分配原则只能是以创造价值的劳动为基本尺度实行分配,即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最公平的分配方式。马克思曾深刻指明了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说明了它还不是最公平的分配方式,只有“按需分配”才是终极目标。阿玛蒂亚·森认为:“通过将人们注意的焦点转到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的阶级差异而产生的不平等,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应得原则曾经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马克思自己把这种对劳动‘成果’的所有权看作一种‘资产阶权利’,并认为当时机成熟时它将被需求原则所取代。”[13]这里的“时机成熟”,指的就是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以按需分配取代按劳分配。到那时,分配公正臻于最高境界,社会民生将得到全面改善和质的飞跃。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3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5]龚海艳.论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0(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

[7]刘振江.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5.

[1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75.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

[13]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8.

[14]王涛.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探索,2010(2).

[15]梅哲.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6).

[16]桑春红.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启示[J].兰州学刊,2007(9).

[17]赵静,韩华.批判与建构: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2).

[18]曾建平,郜志刚.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的逻辑生成[J].道德与文明,2011(2).

猜你喜欢

生产力社会保障民生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