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研究

2013-04-12

关键词:理工科文科社会科学

李 博

(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一、理工科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确立教育设施趋向案》,规定“大学教育以注重自然科学及实用科学为原则”,遂开“重理轻文”之端。[1]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工程教育基础薄弱的背景下,为培养对口的专业人才,国家对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从而产生了许多纯工科院校,也导致一些人文学科被停止和取消。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推动下,科学教育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而人文教育则被严重削弱。进入21世纪,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在发达国家普遍关注人文与科技整合、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的潮流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理工科高校加入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行列。

2001年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讲话中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以上关于“四个同样重要”的论述表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同样能转化成生产力。区别在于,与周期短、见效快的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往往通过意识的先导作用来影响社会,具有潜移默化的“慢热”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亦是在充分的时间积淀基础上逐步显现的,即通过思想观点、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精神文明成果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进而实现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所以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如同鸟之双翼,同为人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倚重或偏废一方都是万万不能的。

但是,文理工并重的高等教育理念,在一些理工科高校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有的一哄而上、贪多求大,却因基础薄弱、资源有限,造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地位总体偏低,教育效果不容乐观。还有一些理工科高校,误入形式主义歧途,为综合化而综合化,盲目开办了一批与原有理工科专业既无关联、又无交叉、更无融合的文科专业,导致同一屋檐下近在咫尺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之所以会步入这些误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上述高校没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一言以蔽之,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不是光鲜的摆设,更不是理工科的陪衬。当前,理工科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认识高度的不足直接酿成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1.管理理念错位,即用发展理工科教育的思路来管理文科。

办文科,就要按照文科的发展规律办学。文理两大科的发展规律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果用管理理科的办法来管理文科,就忽视了文科发展的个性。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科研成果的量化指标、教学方法和培养文科学生的路径抉择等方面,都不能搞“无差别论”,不能“一刀切”,不能用理工科的办法去管理文科。当下,理工科管理模式及学术评价标准极大地制约了文科的发展,致使文科学术队伍建设陷入窘境。

师资是学科构成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与综合性高校、传统文科院校相比,理工科高校领军人才有限。为摆脱“先天不足”之困扰,这些学校加快了对外引进的步伐。马卫华认为,“由于理工科实力较为雄厚,它们在人才引进政策上一般遵循‘国际化’原则,尤其注重应聘人员的海外经历和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可现实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远低于自然科学,同一标准要求下,满足条件的文科高层次人才非常少,而近年来已在国内相关领域崭露头角的学者却可能连基本‘门槛’都达不到。以上因素致使理工科高校的文科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陷入尴尬局面。”[2]另外,与校内理工科相比,文科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理工科高校多参照理工科标准来建构文科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却忽视了文科自身的属性。过度量化的评价机制挫伤了文科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大打折扣。

哲学是统领全局的智慧,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思维意识的概括和总结。她使人“知而能识,学而能思”,是安身立本、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哲学不管是作为独立的学科,或是作为传播其他理论学说的媒介,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的首要载体是语言文字,优雅的母语教育包含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层面,有利于丰富学识、塑造人格、培养情趣。汉语言文学不单是文科的专利,也是理工科的必需品。她将语言文字、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等作为研究对象,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哲学和汉语言文学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很多理工科高校忽视了这一点,其办学思路仍旧停留在培养理论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原始层面,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是教学的程式化和考试的标准化。市场经济刺激下,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基础学科却受到了冷落,无法产生直接效益的哲学和汉语言文学更是被边缘化。“哲学社会科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文科教育在科技专门人才培养中只起到点缀作用”。类似的观点在一些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生本人、新闻媒体中很有市场。为适应市场,校方只好把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投向理工类专业和外语、工商管理、艺术等见效快的文科专业。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兼顾,除必要的“两课”、大学英语、体育外,文科基础学科不是被压缩,就是被砍掉。

3.忽视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保守,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依然漫长。

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农业时代,“成人”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到了工业时代,专业型人才变成了社会的宠儿。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既有别于农业时代“成人”教育模式下的“通才”,也不能是工业时代“一招鲜”培养模式下的“专才”,而应当是精干内行的情商智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令人忧虑的是,相当数量的所谓人才往往是学理工的不懂文,学文的不明白理工,可谓文理相隔如山,老死不相往来。如此,又怎能跟紧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很少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重理工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

二、理工科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战略意义

1.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实力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前提。

从高校自身发展规律看,文理相融、互补互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大学向社会输送的不仅是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更是心智健全、道德感强烈、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历史经验证明,科技怎样造福于人类,是科技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靠掌握科技的人才能解决。一旦失去了人文精神的保驾护航,科技成果甚至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二战战犯奥博特·斯皮尔在纽伦堡审讯的供词中谈到了技术掌握在坏人手里的危险性,“离开探索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孤立地学习技术是危险的。”[3]

在江河湖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出具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文件。在进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时,应结合废污水产排分析及纳污水域调查成果,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排等方面要求。因保留区、缓冲区主要是采用现状污染物入河量作为纳污能力及限排总量,因此在进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时,需削减水功能区内相应的排污量,以满足新增加入河排污量后不会超过限排总量;而开发利用区的纳污能力及限排总量主要是采用模型法进行计算,新增加入河排污量与现有入河排污量的总和不得超过该水功能区限排总量。

可见,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而科学教育是“成才教育”。人文精神赋予科学人道内涵,可防止科学走向歧途。所以说,教育培养的是“人”,而不是“机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培养既有科学头脑又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新型人才,是保证当代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战略需要,应成为大学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外部经验看,理工科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确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参与。麻省理工学院设置的文科有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长期以来,该校文科与理工科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袖珍型精英大学,培养出了钱学森、赵忠尧等著名科学家。该校认为,“自然科学旨在提供知识,而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体。当理工科与文科发生某种关联时,才能产生智慧。”因此,该校不仅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质等优势学科,还设置了一批高水平人文学科。二战后,东京工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将哲学史、艺术史、社会思想史、经济学史、科学技术史等人文学科导入理工科学生的课堂。这些举措使该校由单一的工科大学发展成为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成为战后日本理工科高校教育改革的典范。

上述理工名校的办学思路说明,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文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建设相当数量的文科精品课程。这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2.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历史上,哲学社会科学曾是自然科学的“母体”。14至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自然科学从哲学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并迅速发展,18至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自然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得到了普遍认可,自然科学教育顺理成章地占据了近代教育的主导地位。

虽然自然科学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但由于其过于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却忽视了以厚德、热忱、正义、关爱、责任为特征的人文精神的传递,故而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接踵而至。例如,可持续发展层面的人口爆炸、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关系层面的钱权交易、钱色交易、权色交易,价值观层面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

面对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人类精神层面的种种危机,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并不能百分百造福人类。在此背景下,倡导对人类进行终极关怀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开始复兴。上世纪后期,自然科学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结束了分庭抗礼的局面,逐渐走上了协调并进的融合道路。“合久而分、分久而合”的历史轨迹,充分印证了二者对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坚持二者并重,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和谐发展的轨道,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人类。

3.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这一概念。“软实力”是一国运用感召力而非强制力实现目标的能力,可使他国按照与其偏好、利益相一致的方式界定自身的偏好、利益。与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更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关照下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文化遗产、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刘洪顺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固然需要壮大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但如果不同时注重打造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4]

2007年的十七大,“软实力”第一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2012年的十八大,胡锦涛同志再次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5]

哲学社会科学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史学、艺术学、法学等领域,是人对人文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们提供甄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化、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一个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水平,直接反映了其精神风貌和发展潜力,更为“软实力”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是“软实力”的灵魂。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软实力”建设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理工科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

1.在文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建立文科教师激励机制。设立专门的文科科研管理机构,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改进方面走人性化道路。鼓励文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潜心做学问、搞研究,对发表高水平论文和获得重大项目的教师给予可观的物质奖励。

2.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处理好重点学科建设与学科综合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科间的文理渗透,用文理交叉的思路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提升。改变狭窄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打破学科壁垒,完善人才知识结构,采用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形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组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系、部和研究中心。

3.以文为主,文理互补,科学设置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设置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和文化内涵,以实现不同专业的沟通与融合。成立通识教育课程指导委员会,对日常教学工作加以管理和协调,包括教学任务下达、新开课程管理、学生选课、教学安排、考核安排、质量监控等。

4.邀请专家型学者开设文、史、哲系列的人文讲座,借助开放式课程普及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端正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网络,使网络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阵地。

四、结语

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党和国家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已达到历史的新高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文科院校的事,理工类高校也应积极参与其中。2012年10月,山东大学新设置的儒学学科开始单独招生;2012年10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人文学院。在业内人士眼中,这是中国大学的人文学科在蛰伏数十年后上演的“复兴大戏”。正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所讲,“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寂之后,再一次宣告成立。与其说这是一次大学学院体制的跨世纪重建,不如说是一次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新生。”[6]虽然前进道路上会遭遇诸多曲折,但我们相信,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挡理工院校“人文复兴”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德才兼备之精英将伴随教育事业的推进而诞生。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1] 邬智,王德林.研究型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68.

[2] 马卫华,李石勇,关芳芳.研究型理工科高校文科科研人员激励体系构建[J].高教探索,2011,(3):23-25.

[3] 徐警武.世界著名理工大学发展文科的经验[J].理工高教研究,2005,(1):7.

[4] 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8,(1):15.

[5]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3).

[6] 赵展慧,周勇兵,吴灏.大学为何兴起“国学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0-30(04).

猜你喜欢

理工科文科社会科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孙文科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