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环评对策

2013-04-12刘冬梅王亚男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温室气体

刘冬梅 王亚男 陈 颖 李 瑶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北京 100029)

随着CCUS技术的发展,势必需要环评介入,推进环境友好型CCUS产业建设,但是我国CCUS环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1 CCUS项目环评管理的国际经验

针对CCUS项目的环境影响,欧盟、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颁布一些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管理规定,并与原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结合,共同控制CCUS项目环境准入,同时为CCUS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从业者提供指导。

1.1 欧盟/英国CCUS项目环评管理

欧盟/英国规定拟建CCUS项目必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获得“建设许可”。欧盟于2009年颁布了《欧盟碳捕获与封存指令》,并与原有环评管理制度相结合,共同控制CCUS项目环境准入。由于CO2捕集导致原有建设项目CO2排放量减少,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因而欧盟规定CO2捕集项目建设前需遵照《欧盟环境影响评价指令》和《欧盟碳捕获与封存指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欧盟碳捕获与封存指令》的制定填补了欧盟CCUS项目封存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空白。该指令旨在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途径控制封存许可,评价重点为封存选址,要求封存地址必须选择无重要的泄漏风险、无重要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地区。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于2009年制定的《二氧化碳海洋封存许可法令》填补了英国海洋地质封存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空白。该指令规定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选取的封存地点不存在泄漏风险、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并强调CCUS项目需评价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 美国/加拿大CCUS项目环评管理

美国规定CCUS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使其CO2捕集环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达到《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加拿大规定CCUS项目CO2捕集环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需满足联邦《污染防治计划》要求。美国和加拿大都采用现行有毒气体管道运输的管理规定对CO2管道运输进行环境管理。美国世界能源研究所2008年制定的《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与封存指南》填补了CO2封存环节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空白,并对CO2捕集和运输环节环境管理进行了补充。该指南规定拟建CCUS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生态系统、地下饮用水资源及其它地下资源等。加拿大要求省际水平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尽可能大,并严格执行CO2封存位点的环境质量标准,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1.3 澳大利亚CCUS项目环评管理

澳大利亚是国际上CCUS项目环境管理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和遗产委员会2009年制定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地质封存环境指南》,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结合,为CCUS项目环评从业者提供了较全面的指导。该指南规定CCUS项目必须遵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评价内容、评价深度等进行了规定;要求所有的CCUS项目在捕集、运输、封存等各过程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项目的环境影响区域和社会影响范围确定评价深度。该指南着重强调了CO2地质封存选址的重要性,并通过对CCUS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现“封存许可”管理。

2 我国开展CCUS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CCUS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储备。200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重点研发和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新技术,在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开展碳捕集实验项目,建设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一体化示范工程”。2012年,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等单位联合制定的《“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把“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项减缓技术,进行重点支持、集中攻关并示范。

目前,我国CCUS技术仍处于研发与示范阶段,CCUS项目发展的特点为计划中数量远远大于实际实施项目数量,近年封存量比原定计划量有所减少,真正运行的封存项目几乎都是强化油气开采项目。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高成本、高能耗、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不确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CO2管道运输选址选线、封存地点选址、生态环境影响、环境监测等关键环节的环境影响与风险监管体系不完备。环境影响评价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是联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天然纽带。实践证明现行环评制度已经在我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随着CCUS技术的发展,势必需要环评介入,以促进CCUS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

3 我国CCUS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CCUS项目和规划环评,推进环境友好型CCUS产业建设

出台一系列适合CCUS建设项目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对环评从业者如何开展CO2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过程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价进行指导。捕集过程重点关注SO2、NOx等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充分利用现行评价技术和管理体系,推进环境友好型CCUS产业建设;管道运输过程重点关注选址选线和CO2泄漏的环境风险,制定高压、低温、超临界CO2管道运输管理规范,针对CO2管道运输泄漏实行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价制度,以促进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人类安全协调一致;灌注期和封存期重点关注CO2泄漏的环境风险和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实行封存许可制度,针对封存地点选址、CO2泄漏及诱发地震等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环境累积影响评价制度,以保护生态系统、地下饮用水资源及其它地下资源、人类健康与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进而促进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3.2 组织开展基础研究,提高大量CO2注入地下的影响认知

大量CO2泄漏可诱发地震和影响地下水、饮用水源、生态系统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但是由于基础研究工作的空白,目前对其认知较少,还未建立大量CO2注入地下的环境影响预测技术,这导致无法精确预测CCUS项目灌注期和封存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十二五”期间,组织科研力量、设置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及相关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围绕大量CO2注入地下对地质、地下水、饮用水、生态系统等的影响及对地震的诱发性等环境影响与风险开展基础研究,提高大量CO2注入地下的环境影响认知,以发展大量CO2注入地下的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3.3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公用数据库,提高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深度

CCUS项目管道运输、灌注期和封存期的CO2逸散或泄漏将对区域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影响,这是CCUS项目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CO2统计核算工作刚刚起步,未建立公用数据库,无法获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所需的基本数据,只能进行定性评价。“十二五”期间,推行CO2统计核算与报告制度,建立温室气体公用数据库,为环评从业者准确评价CCUS项目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奠定基础。

[1]EU.Geological storage of carbon dioxide and amending Council Directive 2008/1/EC.2009.

[2]王新.我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潜在环境风险及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5):53-57.

[3]时进刚,王天培,陈颖等.论温室气体控制和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规划环评必要性及可行性[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1):55-58.

[4]杨常青,王亚男,陈颖.气候友好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与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1):59-62.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温室气体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吃气体,长大个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