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旅游消费结构二元特征分析

2013-04-12钟小东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旅游者景点

■ 钟小东 赵 影

(1、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海口 570203 2、海口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海口 571127)

旅游消费概述

对于旅游消费的概念,学术界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众多的定义,本文采用了世界旅游组织对于旅游消费所进行的定义,认为旅游消费是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核算账户体系来建立的,也就是说旅游消费是由游客使用而体现出来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它主要体现在游客在旅行游览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和享受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以及精神资料的总和。

旅游消费可分为基本旅游消费以及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主要是指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必需的消费,主要包括住宿、交通、游览支出、以及餐饮等,基本消费呈现出相对稳定和刚性的特点。非基本旅游消费主要是指并非每次的旅游活动都必需的消费,主要包括购物、娱乐、邮电通讯等费用的支出,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基本旅游消费与非基本旅游消费之间的比例也就是旅游消费结构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同家或地区旅游业发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二元结构概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的现代化理论家、发展经济学家、区域科学家,均不约而同的注重研究经济的增长模式以及现代化道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现代化道路。二元结构理论已经逐步形成、发展以及完善。美国的经济学家刘易斯,他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的工业同时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自此,研究的重点完全转向了二元经济结构,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二元结构的研究开始延伸并且拓展到了经济以外的文化、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本文所阐述的二元结构主要是旅游地理位置分布、旅游消费内容以及旅游消费水平的二元结构。

我国旅游消费结构

(一)旅游消费结构

1.旅游消费结构定义。旅游消费结构在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是多数学者认为旅游消费结构是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消费的各种类型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之后,金准对该定义做了一个补充,他认为,旅游消费结构是对旅游消费内容、旅游消费方式以及旅游消费水平结构的一个整体的衡量,这一定义扩大了旅游消费结构的内涵。旅游消费结构没有固定的比例标准,因此,在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有不同的比例标准,我们只要制定一个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并且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可以推动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的消费结构即可。

2.旅游消费结构分类。旅游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第一,按照旅游者需求的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享受性旅游消费、发展性旅游消费和生存性旅游消费;第二,按照旅游消费的形态划分,可以分为精神旅游消费和物质旅游消费;第三,按照旅游消费的具体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住、游、行、购、食、娱等;按照旅游消费的重要性划分,可以分为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等。

(二)我国旅游消费二元结构

1.地理位置分布具有二元性。我国旅游业现在处于一个上升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在地理方面的分布呈现出了二元结构特征,宏观方面主要表现在东密西疏的特点,即我国东部的景点访问量较大,而我国西部的景点访问量则较低或者非常低;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在大多数的旅游区域中,某一个景点的访问量非常大,甚至超负荷,但是区域中的其他景点又门庭稀落,几乎无人问津,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2.消费内容具有二元性。我国旅游业在旅游消费内容方面同样具有二元性,分别表现在:第一,物质资料消费较多,精神资料消费较少,据相关资料显示,旅游者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仅为10%左右,这一数据说明了我国在旅游设施的建设上,没有充分重视旅游景点配套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问题,另外,在旅游活动中,娱乐活动的项目也较少;第二,我国旅游者消费的消费结构以刚性旅游消费为主,而弹性旅游消费的比重较低;第三,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所占比例较低,据调查,我国旅游者在其旅游消费中,80%以上的消费用于基本旅游消费,而仅有20%用于非基本旅游的消费,但是,在旅游比较发达的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的支出可高达60%以上。由于非基本旅游消费在总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的旅游消费水平与旅游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3.消费水平具有二元性。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现象,即我国现在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小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并存的这种经济结构。进而在旅游消费方面,引起了城乡旅游消费结构的较大差距。首先,在非弹性旅游消费方面,城市消费者在餐饮、长途交通和住宿方面的消费比重较高,而农村消费者在邮电通讯方面的消费比重高于城市消费者;其次,在餐饮以及住宿方面,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比重相对于农村消费者来说较高,对于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城市消费者对于吃、住的条件要求较高,农村旅游者在这一方面则相对比较节省;另外,在长途交通方面,农村旅游者一般都是在省内城市或者周边的城市进行旅游消费,旅行距离相对较短,而城市消费者一般是选择省外或者国外进行消费,旅行距离相对较长;最后,在弹性旅游消费方面城市消费者在娱乐以及购物等方面的消费比重在总体上来说是高于农村旅游者的,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城市旅游者收入相对比较高,他们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并且他们大部分的旅游目的就是为了游玩,然而农村旅游者可能只是为了开阔眼界,因此其大部分资金主要是用于基本性的旅游消费。

旅游消费结构二元特征原因分析

(一)旅游产品销售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各省或者各地区大多数只是将自己的精品旅游景点进行推销,而忽略了景点周围的其他景点,尤其是在旅游黄金期时,经常造成著名景点人满为患,景点为了保护自身资源而将旅客阻挡在门外,但是其他区域又无人进入的现象。比如安徽省黄山市,大部分的游客都是为了黄山而去的,但是黄山周围还有很多的旅游景点,访问量却很小。另外,由于旅游者仅游玩黄山,大部分旅游者在黄山市仅住一晚上,所以,旅游者在当地的花费并不高。但是,如果可以增加黄山市的其他景点,并且增加一些娱乐消费、购物消费以及度假消费等,那么可以提高游客在黄山市游玩的时间,不仅增加了住宿消费,还提高了其他景点的访问量,同时提高了游客的整体旅游消费水平。

(二)旅游产品具有约束性

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虽然有一定的调整,但是并没有改变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并且我国一直以文化观光为主,产品受到了很大的约束性;另外,通过对旅行社的一些调查,旅行社的旅游产品比如旅游套餐几乎常年不变,产品的种类过于单调,这都降低了我国消费者再次或者多次消费的兴趣。这一现象与国际上较为发达的旅游市场多样、产品细分、专项以及灵活的特点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外较发达的旅游市场,将旅游产品进行了细分,从而形成了很多的专门市场,比如无子女家庭市场、退休的老年人市场、未婚女青年市场以及青年学生市场等。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开发商专注于某一个专门市场,不断的研究开发新产品,从而为顾客更好地服务,但是这种类型的产品在我国还很少甚至没有。因此,为了适应这一发展,我国旅游业必须根据本地的资源条件,建立更多的多层次、多样化旅游产品来供给市场,开展更多具有特色的专项旅游,比如:考察、修学、度假、登山、垂钓、宗教、探险、民风民俗、狩猎、滑雪以及骑马等多种旅游形式。并且在住宿设施等设立高、中、低档从而满足不同的消费阶层游客的需要。此外,景点的旅游商品要突出地方的特色以及民族特色,从而刺激游客购买,这样可以提高游客购物在旅游支出中的比重。

(三)消费习惯方面

在消费习惯方面,我国的传统民族意识是:重视物质消费,轻视文化消费;提倡勤俭节约,抑制享受需求。因此,我国的大多数旅游者在旅游消费中都比较注重吃、住、行,而对于购物以及娱乐享受方面的消费则比较慎重。国外的消费者则是倾向于超前消费,他们注重在旅游过程中的娱乐性,包括身体以及心理的娱乐性,因此,他们在这一方面偏向于满足自身的各种享受需求,因此,其在非基本消费方面消费比重较大。

政策建议

(一)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增强旅游景点的娱乐性

整合改进各旅游景点的产品,实现旅游发展模式由“点线旅游”向“区域旅游”转变,从而形成区域旅游合作体系。旅游线路中既有旅游饮食,又有经典旅游项目,还有新开发景点旅游,这就使得各旅游景点不仅拥有自然旅游产品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产品,这一点可以大大延长旅游者的游玩时间,从而改变旅游消费结构中的各项比例。

另外,还要加强娱乐方面的基础建设,从而扩大旅游者可以娱乐的范围,提高娱乐方面的服务质量。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旅游过程中的趣味性以及娱乐性,他们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支付能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消费方式,这使得娱乐方面的消费的个性化越来越突出。因此,要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项目,提高娱乐设施的文化品位以及文化氛围,并且努力开拓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高层次娱乐活动。比如维也纳,每年都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旅游者,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世界音乐之都富有其特色性的音乐氛围。而我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服饰以及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民族特色,开发具有民族风情的娱乐产品,从而扩大游客的娱乐选择空间。这一点可以让旅游者在追逐时尚的同时,能够品味到不同的民族风情。

(二)调整旅游产品结构,降低旅游产品的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包括其政策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失误,比如我国注重旅游目的地、宾馆以及旅行社的建设,而轻视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也就是旅游购物资源开发不力。通常我们认为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购买具有地方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比如中国香港,中国香港虽然自然景观不够丰富,但是其旅游业非常发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谓的购物天堂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我国内地虽然具有很多特色工艺美术品比如象水晶、牙雕、石器以及刺绣等,但是没有形成规模性的旅游消费品所具备的品质,他们大部分科技、文化内涵不足、包装不精细、品种不够丰富。除此之外,我国的宣传促销手段落后、营销观念陈旧、市场行为不规范、行业协作不够、服务质量差等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三)开展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居民旅游消费意识

我国传统的消费思想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因此无法迅速的转变,但是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措施来促进居民的旅游消费,进而逐渐提高其对于旅游消费的需求。比如对于西部的景点进行政策补贴,既可以减少西部景点进行优惠活动却担心收益不足的担忧,又可以促进游客前往消费的动机。

1.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王颖.旅游消费结构及其潜力分析[J].茂名学院学报,2009(3)

3.李一玮,夏林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旅游科学,2004(2)

4.郭巍.中国旅游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甘肃农业,2007(3)

5.曹新向.河南省国内游客旅游消费变动的分析[J].旅游论坛,2009(4)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旅游者景点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