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心理健康分析

2013-04-12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新建馆员图书馆

柳 玲

(湖北工程学院 图书馆,湖北 孝感432000)

办学之道,教师为本,新建本科院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个有效途径是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他们的家属调动和工作问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正处在发展建设期,需要馆员,于是一部分引进教师的女性家属就充实到学校图书馆。本来,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女性馆员就比较多,新调进的人员和原馆的女馆员合起来,使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达到将近90%。这些女性馆员个体差异很大,一是来源差异:有来自于学校、企业的,有来自于机关事业单位或无单位者;二是身份差异:有干部、教师和工人,也有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三是目的不同:有的是为了解决夫妻分居,有的是希望有个好的工作环境,有的是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等;四是年龄差异:有二三十岁、四五十岁的,精力不一样。这些工作性质、工作经历、追求目标不同的人,全都去做同一种工作,结果导致她们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心理障碍和情感危机。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存在的几种不良心理

1.1 骄傲的公主型

这类馆员来自学校或机关事业单位,年轻,文化程度高,自信心强,她们在工作中善于表现自己,办事立竿见影,期盼通过能力的展现、同事的肯定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现实的图书馆工作繁杂而又简单乏味,馆员以提供图书馆服务为其工作常态,日常工作细小琐碎,似乎没有什么技术性,这种单调、机械、乏味的工作常常使馆员感到困惑。公主型馆员觉得工作缺乏挑战性,每天简单重复的忙碌,很多事情她们觉得没有意义可是还得去做,一天一天就这样耗掉了,这种强烈的反差给这类馆员带来了职场的挫折。心理落差很大,激情不能点燃,这种不和谐容易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安心工作想跳槽,二是跳槽无望,又没有做平凡馆员的心理准备,就极易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自私、傲慢、自高自大。她们对人,对己的基本看法通常是:“我是才华出众的,别人比不上我”,认为别人对她的关注、赞美和关心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成功、权力、荣誉不属于她,就会颐指气使地对待别人,面对批评和挫折的反应是愤怒和敌意,缺乏同情心,对人冷漠,缺乏责任感和愧疚感,做错事常常会寻找各种借口等。

1.2 丑小鸭型

这类馆员文化水平不高,心理上自卑,她们大多来自工厂或企业,她们认为图书馆工作轻松、简单,做了馆员才觉得跟自己想的有差距。图书馆工作不光要细心,有耐心,还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馆员的能力和水平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馆员观察事物的能力、创新思维方式、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以及服务大局意识等。这类馆员往往是缺乏必要的心理和知识准备,导致与时代的要求不适应,由于准备不足而产生自卑心理。其中一类馆员因为年龄较大,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样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就很茫然,加剧了不适应感,这种现象也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容易使人意志消沉,工作懈怠,影响个人潜能的发展。

1.3 和尚敲钟型

在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中,馆员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波澜不兴,风平浪静,长年累月,默默无闻,普通而平凡,单调的工作,没有挑战,没有喝彩,使人疲乏。高校虽然也在努力探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但在图书馆,仍是“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即使是在同一层次内,拉开档次的不是凭个人能力,基本上以工龄的长短为标准,干好干坏一个样,竞争激励机制流于形式,个人潜能不易发挥,挫伤了馆员工作的激情和积极性,时间一长,无疑会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

1.4 自得其乐型

这类女性馆员通常为人妻为人母,她们一方面要面对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家庭,面临的矛盾和冲突更多一些,由于图书馆工作相对轻松些,这给女性馆员提供了处理多重角色的机会。[1]她们在工作之闲想着家庭、孩子的事,或做自己想干的事,如看书、看视频娱乐、上网聊天、查资料写论文,提高工作业务水平等等。这类馆员干完分内的事,就想着自己的事,忙自己的事,班上了,自己的事也干了。

2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心理调适

以上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存在的四种不健康心理,如果不进行疏导,对馆员身体健康不利,危害学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不利于女性馆员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女性馆员的成长、成才。笔者认为应从几方面的措施进行疏导。

2.1 女性馆员的自我调节

2.1.1 角色定位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二是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三是要有工作的自觉性,四是要具有为读者服务的基本业务水平。

2.1.2 心理调节

辩证地看问题,出色的岗位虽然光彩照人,但平凡的岗位更光荣可敬,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学会宽容,学会自省,认清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2]

2.1.3 学会沟通

遇到困难和挫折,可向亲朋好友倾诉,听听他们的意见,要学会沟通,不要封闭自己,学会转移注意力,如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活动,缓解压力,这些都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1.4 提高自身的修养

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谈的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由此可见,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影响人看问题的因素很多,除与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经历有关外,还与人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有很大关系,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充满信心,迎接挑战,才能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2]。

2.2 学校和领导层面

2.2.1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

管理科学强调的是人,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人与事如何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图书专业人才配置上要充分考虑馆员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性别、年龄、个性、气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尽可能达到最佳组合。研究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3],管理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合理调配和使用馆员,才能对工作有利。

2.2.2 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每个图书馆都有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缺乏的是科学的激励机制。惰性心理的形成是长期不变的现状带来的,日久天长,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确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与馆员的利益紧密相连,馆员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激励馆员争优创新,不断进取。

2.2.3 重视馆员的继续教育

馆员是知识信息的管理者、组织者、传播者和导航者。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和信息的传播太快,一天不学习可能就会落后不再是戏言,继续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馆员业务技能素质的提升,个人发展的心理需求,都成为继续教育的直接推手。

2.2.4 加强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

抓好图书馆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馆员在这种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可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就会对图书馆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凝聚力,因此,良好的文化生态能对馆员心理行为起导向作用。

2.2.5 营造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人文关怀,有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学校领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工作始终。人文关怀往往体现在很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是小事,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符合量变质变规律的,很多小事积累到了一定量的阶段,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关心馆员生活,倾听馆员心声,解决馆员实际问题,是人文关怀的最直接、最简便的路径。[4]

3 结语

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由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引起高校领导和女性馆员的高度重视,否则,会给学校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也会成为个人发展的一大障碍,只有早重视、早解决,才能促进人的进步,才能促进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事业向前进一步发展。

[1]吴佳.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的心理障碍与调适[J].文教资料,2011(5).

[2]陈仰珊.从女性心理学看影响女性馆员成才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措施[J].贵图学刊,1998(3):20-21.

[3]任罡.浅谈图书馆员的心理健康[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54 -56.

[4]王震,王鼎.论退休对老年人犯罪的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73 -75.

猜你喜欢

新建馆员图书馆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