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师范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2013-04-12吕洪杰徐明波

关键词:师范生新课标高中化学

吕洪杰,徐明波

(1.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湖北 十堰 442000;2. 湖北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0 引言

随着国家新课标改革的启动、推进和全面深入,全国的中小学都在实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新课标的教学。同时,教育部高中化学课标标准审议组审议并通过了《普通高中化学课标标准(实验)》。化学新课标标准的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化学实验方面,希望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探究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化学教师的实验技能水平成为影响中学化学课标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适应高中化学新课标改革教学的要求,培养具有较高实验技能水平的“研究型教师”,是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类型综合性增强、实验数量增多、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提高。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要具有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才能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但是师范院校许多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验能力令人担忧,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1 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实验能力的现实状况及其原因

通过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的大量调查发现,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较强,而化学实验能力较差。例如,有的不会配溶液,有的不会使用移液管,有的不会使用PH试纸,做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即使是简单的演示实验都不能保证成功,这些问题在教学实习中充分暴露出来。学生的这种现状,并不是由师范院校教学引起的,而是有其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的。

1.1 进入大学前学生实验能力差距已经产生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学生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区,由于其所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学校教学设施的不同,学生做实验的能力差距较大。对于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学校实验室设施完善,学生做实验的次数多,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对于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学校实验设施不完善,许多学生做实验的次数少,大多数实验是看老师演示,或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实验,学生实验能力差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许多实验是性质验证实验,只要记住现象、结论,会做题就行。而做实验,要花费很多时间,再加上高考试题中对实验的考察侧重于对理论知识考察,实验能力考察欠缺,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给学生造成了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

1.2 在校期间,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欠缺

师范生进入大学后,对理论课学习进一步深入,大学里也开设了实验课,但是大多数实验是为开展化学研究而服务的,实验中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学生做实验时,只追求实验结果,大学教师在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时也只是以实验结果的好坏来评价。正是由于这种不科学的态度来评价实验的好坏,造成了学生在做实验时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病。而且在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中,高校通常采取学生分组实验,往往存在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情况。许多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心理上出现依赖对方的思想,不愿意自己动手做实验,特别是做一些有毒、有危险的实验时,更不愿意动手了。这样就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了。

以上这些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引起的,但是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还与高校自身的管理有关。有些学校实验制度不健全,在实验教学管理中,没有体现出对实验过程中学生实验能力的严格要求,并且实验室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各种实验设施不完善,设备落后,药品不齐全,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做实验时要求不严格。这样达不到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目的。

2 师范院校要加强化学教育专业在校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师范生的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在今后的中学化学教学中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提高师范生的实验能力显然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师范生实验能力培养呢?我想从以下方面谈几点建议。

2.1 改变观念,端正态度、严格要求

由于大一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学校,实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所处重要地位的态度也不一样。因此对大一学生进行实验思想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对于刚进入高校的学生,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进行转变。通过化学实验在化学理论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介绍,来转变学生过分重视学科的理论倾向,而忽视化学实验在学科中的重要作用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引起对化学实验的重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实验能力方面的不足,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实验素养。

其次要注重对学生的各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各种常规化学仪器要了解其构造,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做实验时严格要求学生,操作规范,认真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各项基本操作训练。

2.2 改善化学实验室实验条件

学校一方面要尽可能完善实验室的各种设施,为学生提供做实验所需的各种实验器材、设备、药品;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建设,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措施,建设抽气排风系统,使一些有毒,有危险的实验能够安全完成。这样既消除学生害怕做实验的恐惧心理,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3 将化学实验室对学生开放

过去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实验,实验之前老师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实验器材和药品由老师提供,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也只是为了完成实验任务。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别说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了。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及所需仪器、药品,让学生不受时间的限制,自己独立完成实验,通过做实验,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更加熟练。这样既培养了他们探究实验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做实验的能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只要我们工作措施到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责任到人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

2.4 建立健全实验能力考核制度

许多高校往往忽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只有建立一定考核标准和制度,才会在思想上引起学生对自身实验能力提高的重视。还要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学科成绩的一部分,只有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能力纳入考核内容,这样学生才会逐步重视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考核形式可以多样,使考核为提高化学实验能力服务。

2.5 加强中教法实验室中的实验与中学化学实验的联系

现有的的中教法实验室的实验与新课标下的高中课本上的实验完全脱节。建议中教法实验室尽可能将高中化学实验开设进来,这样高师生在进入高中化学教学前已经对高中化学实验有了充分的了解。便于高师生在将来的实验教学中能够更好的进行实验教学和实验创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师范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建立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加强实验考核的力度,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化学教师。而师范生在高校四年学习期间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自身实验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能尽快地胜任化学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师范生在校期间实验能力的培养对未来高中化学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华,张义建.浅谈新课标下高师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大学化学,2007,(6):34~38.

[2]吴 锋.高师化学系应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化学世界,1994,(8):447~448.

[3]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师范生新课标高中化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