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建设与效果

2013-04-11方红肖峰黄坤高琳

上海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平台

方红 肖峰 黄坤 高琳

(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51)

长宁区作为卫生部首批社区卫生改革试点地区,组建社区全科团队,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已经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家庭三个层次的服务体系[1]。为配合家庭医生制服务,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1年起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及高新技术手段(移动通讯技术),初步完成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全科团队功能,使家庭医生服务更专业、更精确、更高效。

1 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设计的背景

目前,我国卫生系统的信息化正围绕着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化三条主线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有助于国家卫生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与利用,提升我国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而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信息化则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棘手的社会问题,提升卫生系统的服务质量。

2008年2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一决策对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除政府投入以外,关键是信息的规范和标准,尤其是建立居民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探讨医院和社区的转诊信息交换和共享,已成为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

由于我国卫生信息化起步较晚,建立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还存在以下难点和瓶颈[3-4]:①缺乏信息标准,导致大量的信息整合工作不敢贸然推进;②信息资源利用困难,体现在系统建设开发单位不一致,居民流动给健康记录信息共享带来挑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数据交换问题亟待解决;③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也催生了新的信息系统需求。要考虑到将来业务发展的灵活性作出及时的响应。

2 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的实现

2.1 建立家庭医生移动服务云平台

设计家庭病床信息化管理流程,建立以笔记本电脑为载体,以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为构架,以网络服务(web service)为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在应用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目前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信息主要从原系统中抽取。患者门诊、住院信息来自HIS系统;患者的医疗费用信息存储在医疗系统内网,涉及web服务的主要是响应时间问题;公共卫生信息主要来自社区卫生健康档案系统。我们利用电信天翼3G网络与中心的HIS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的访问通道。将家庭医生的工作流程自动化处理,让家庭医生开展医疗服务时能自动获得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转诊及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辅助。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操作的准确程度明显提高。

2.2 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无缝衔接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只需携带无线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为患者提供服务,作为系统的延伸,在无线终端上存储团队成员的任务安排信息、开具医嘱需要用到的价表信息,健康档案信息及检验、检查信息将从云系统中获取。在无线终端上完成相关业务操作后把业务数据同步到系统数据库中。

按照“统一规划、分工负责;综合防范、整体安全;分级保护、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综合安全服务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应用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

2.3 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功能模块

①签约服务模块 输入居民的相关信息,通过签约服务平台签订服务协议;②预约服务模块 在诊疗平台上预约患者下次到中心门诊时间,缩短了患者排队候诊的时间;③慢性病管理模块 利用慢性病管理平台为慢性病患者做访视、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指导;④家庭病床出诊及病史管理模块 家庭医生可记录每例家床患者的资料,系统将采用结构化和可分析比较的病历存储方式,记录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并作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制订处理计划;⑤双向转诊管理模块 实行辖区内医疗机构间转诊申请、打印转诊信息,交换转诊患者的相关医学资料,生成XML文档传递到上级医疗机构。

2.4 新颖的前端页面让医生满意

①启用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后,家庭医生无论在工厂、学校或居民家庭,只要打开笔记本电脑就可以现场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现场与居民签约、预约、诊疗等服务,避免了重要信息的遗漏,为医生节约了时间;②在家庭访视过程中,家庭医生只需点开健康档案图标,即可随时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患者的访视信息;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以及时做现场体检,并纳入慢性病管理信息库,提高慢性病管理率;③移动服务平台还为家庭医生健康教育提供了便利,通过笔记本电脑在线用PPT或视频形式为居民传授健康知识;④家庭医生利用云系统,可以方便查询历次检查化验的记录,并为患者分析和研判疾病发展的趋势,及时调整药物和行为干预的措施;⑤利用笔记本电脑直接连接中心药房数据库,对一些缺药的情况作出提前显示,以免开出中心库存不足的药物,避免患者家属往返配药。

3 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带来的好处

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的建立理顺了家庭医生的服务流程,提高了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患者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

3.1 变“死”为活,丰富档案内容

通过3G网络,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诊疗记录、费用记录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使得各种卫生信息可以分级、有序共享,也有利于个人信息的不断补充更新,健康档案不再是“死”档案,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完善。

3.2 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让家庭医生从琐碎的文字档案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服务流程的设置使得家庭医生服务更规范,工作效果(如病史处方质量,慢性病规范管理率等)不断提高,患者也从中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及治疗[5]。

3.3 方便居民,医患信息共享

家庭医生可通过家庭医生移动服务云平台查询任一居民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以便签约或上门服务。计算机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建立社区诊断和制订干预计划提供第一手资料。社区居民也可登录城市健康档案中心网站,通过用户识别码查阅自己的健康状况,促进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高。

3.4 预防为主,促进社区健康

家庭医生通过家庭医生移动服务云平台,可以对社区每一位成员及其家庭的健康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及时了解社区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流行趋势,尤其是做好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范,杜绝传染源,减少居民健康危险因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是实现社区卫生科学管理的重要媒介。信息化不是简单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双向动力作用,建立一个集约化、科学化的社区卫生工作模式。我们坚信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最终能使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全面提高。

[1] 池捷, 张平, 郑涛, 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院, 2008, 12(11): 37-41.

[2] 李伟, 张华伟, 徐勇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技术标准建设内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7): 517-519.

[3] 李燕萍.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3): 22-23.

[4] 郝虹.浅谈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享信息平台的信息化建设[J].医学信息, 2009, 22(5): 605-606.

[5] 史森中, 黄昊, 姬晓波.平板电脑结合3G技术在医院诊疗及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医学, 2011, 39(1): 15-18.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平台
密码服务平台
家庭医生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社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