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2013-04-11张永贞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内涵价值传统

张永贞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张永贞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通过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及影响传统文化价值体现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价值体现的路径,以求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能够得到彰显。

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赋予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纽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体。同时,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思想,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人才力量,其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目前,由于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重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这一现状亟待改善。从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来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设置的课程更注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偏弱。尽管如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还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单一传授知识问题,而不能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侧重专业知识学习,对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甚少,人文道德修养难以提升。目前,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实践能力偏弱,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的能力欠缺。一些大学生还存在诚信意识不强、道德素质下降的状况。产生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缺失,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偏低,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以致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很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到体现。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依托。随着人文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拥有了更加丰富的价值内涵。

(一)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内涵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来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内涵,不仅具有历史性、延续性,而且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儒家文化认为,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宇宙之至善。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或者说“贵为和”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1]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实践过程也贯穿着“和而不同”的思想,这是传统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建设中的价值体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超越。在当今社会,“和谐”既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主题,也对作为文化继承和弘扬的主要力量的大学生群体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促进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处理好竞争与协作、奉献与索取、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二)传统文化的“延续”价值内涵

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其融汇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理想和团结的力量。在我国,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传统文化是普通大众世代延续相传的风俗习惯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也在与时俱进,人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和超越,使传统文化得到延续。传统文化的延续,能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振奋民族自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优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对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内涵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特点。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核心。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成长的土壤,人类文化就是在传统文化中不断的汲取养分发展成长。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必不可少的。人越是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保留的优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2]

三、影响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价值体现的因素

(一)非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发生着变化,由于非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等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1.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文化与文化的融合是文化进步的表现,但西方的腐朽思想文化及资本主义价值观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并且由于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认同导致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比如,忽视我国传统文化节日,而对西洋节日非常的积极。外来文化的侵蚀,导致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缺失,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影响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

2.流行文化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时尚和潮流盛行的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追捧潮流与时尚,流行语、火星文、非主流等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图书、图解等视觉文化冲击对青年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文化主体幼稚化成为流行文化对文化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在今天这个时代语境下,流行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一代,他们引领着新的流行文化时代。由于流行文化的盛行,青年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度远远大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如此看来,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的教育作用有所弱化。

3.网络文化的影响

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中国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带来的高科技文化在大学生群体里广泛传播。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平台,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环境。网络的发达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复杂多样的网络文化,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加,使其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更多样化的文化。网络文化鱼目混杂,需要大学生的火眼金睛,去摒弃那些恶劣、低俗的网络文化,接受优良的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去利用优秀的社会资源,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显得滞后,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开始质疑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认为那些老古董的东西已经腐朽、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不如丢了算了。[3]

(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目前,由于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导致很多高校教育模式具有功利性,致使大学生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加上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够,缺乏重视,所以现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存在缺陷,重视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弱化,导致学生们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其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能有真正的了解,只是泛泛的略知一二,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深究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不够。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一些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难以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4]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不完善,高校的重视度不够,严重影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能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感受文化精神的魅力,践行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成为高修养、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三)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知

文化自觉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大学生只有树立文化自觉,才能秉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在和其它各种文化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吸取营养、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不是盲目的受其他文化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作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往往影响着传统文化价值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体现。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学生要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正确的认知,肯定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明白传统文化在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和兴趣,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

四、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价值体现的路径探析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重视不够,其价值体现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探求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的路径,使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传统文化能使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园环境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应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中去。一是创立具有传统文化精髓的校园精神文化。如,创立体现大学教育思想核心和文化发展灵魂的校训,创作体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学子风貌结合的校歌。这些校园精神虽然抽象,但是能够感染在校园生活的大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建造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景观。包括校园内的楼、桥、路、图书馆等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建筑物以及植物、山水等自然条件,赋予校园内这些物质性的形体以特定的传统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充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气息。三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如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朗诵比赛、书法大赛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团体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5]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价值的体现直接表现为教育的成效。教育的成效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培养,实现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的提升。从古至今,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都有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受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从中受到陶冶和熏陶。比如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感受其价值内涵,真正的吸收和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增强民族自信,让大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下得到思想境界的提升。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实效,从而凸显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

(三)高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

由于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乏重视,偏重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文化自信削弱。要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就应进一步提升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璀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天人和谐、以民为本、尊师重道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大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高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开设传统文化的讲座等传授传统文化,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使传统文化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四)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文化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文化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文化自觉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对非理性、盲目、情绪化等文化态度的超越,它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滞于感情上的维护,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上的认知。而这种文化认知,不仅是对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表层的认知,更是深入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情感定式、思维方式等文化内层的认知。只有通过这种理性的文化认知,储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才有进一步进行文化反思、文化创新的可能。[6]只有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学习意识,从根本上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和兴趣,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素质。

[1] 谢冬玲,黄理稳.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2-74.

[2] 周 蓓.关于传统文化内涵之思考[J].艺海, 2009(8):107-108.

[3] 黄高锋.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3):15-17.

[4] 马 瑞,刘姗姗.关于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27.

[5] 郝建功.高校校园建筑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7-20.

[6] 江净帆.文化自觉: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73-74.

[责任编辑邓杰]

OntheSignificanceofTraditionalCultureinCollegeStudentsEducation

ZHANG Yong-zhe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Guangdong Petrochemical University,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who can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is of great value. The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 status, its connotation and the influential elements can help find the way to embody the value.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value

2013-01-18

张永贞(1985—),女, 河北石家庄人。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

G64

A

1674-5248(2013)04-0157-04

猜你喜欢

内涵价值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挖掘习题的内涵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