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服装的功能性分析*

2013-04-11王素丹王群山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透气性医护面料

王素丹,王群山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 100029)

医护服装属于职业装的范畴,是一种显示医护人员不同岗位、不同任务的特殊制服,它既要保证穿着者的安全与身心健康,又要求给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秩序和美观带来良好的影响[1]。它的功能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用功能性、标识功能性、审美功能性。

1 实用功能性

医护服装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医护服装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医院工作环境、医护人员、患者和使用工具的切实考虑[2]。

医护服装从医护人员的职业特点出发,在造型和结构上顺应劳动强度和肢体运动量大小,以方便工作,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在使用面料方面,应对于工作环境,对医患双方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交叉感染。

1.1 便携性

1.1.1 便于穿着

对于医护人员,特别是急救室的医护人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需要分秒必争,因而,便于穿着是医护服装设计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在对手术服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医院在手术过程中穿着的洗手衣多采用套头式,而手术外套的袖口用松紧带收紧而非用纽扣系结。此外,医护服装应避免纽扣间距过小,尽量用尼龙搭扣或拉链代替纽扣以便于穿脱。

1.1.2 便于携带工具

医护人员日常工作时需要携带大量工具与其它私人用品。如医生通常需要携带听诊器、扣诊锤、笔、笔记本和手机等,而护士也一般需要带医用胶带、消毒药棉、笔和手机等。这就要求特别注意医护服装口袋的设计,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口袋便于将携带的工具进行分类放置,为每样工具设定合理空间,使工具井然有序。其次,需要依据手的大小及肩、肘关节运动机能确定口袋大小与袋位设计,从而方便取放物品,减少动作浪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2 运动性

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开展工作,使肢体在运动过程中尽量不受服装的牵制,医护服装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人体静态结构、外形和比例,还要研究运动状态。

首先,需要从医护人员的实际出发,在服装造型与结构上顺应其运动量。例如,目前医院的护士服以立领为主,但为了便于运动,在设计过程中则需要考虑立领的高度、倒伏量与领口的深度。另外,医护人员手臂常做各种提、拉、抬、举动作,为适应上肢运动,袖子需要一定的放松量,袖山不宜太高(袖山越高,袖子越窄,袖山越低,袖子越肥),袖窿不宜开的太深,且后袖隆比前袖隆曲度更大。同时,为了便于屈臂运动,袖筒上段肥度与袖口都需要一定的松量,而且为防止袖口拖沓影响运动、提高防护性,袖口处应采用收缩型设计。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在做下蹲、前屈等运动时,需要有足够放松量。因此,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医护服装通常采用“A”或“X”型造型,这两种造型的服装下摆较为宽松,若采用“H”型,背部通常需要开衩设计,以方便下肢运动。而且,连衣裙式与大衣式医护服装,为避免妨碍走步速度与腿部运动,下摆不宜太长,最好不要超过膝盖以下5cm。

其次,由于不同科室的工作不同,肢体运动量、运动幅度及劳动强度也各不相同,会影响到不同科室医护服装的造型,例如,对于运动量较大的急救室人员,医护服装应采用行动更为方便的分体式设计。

1.3 防护性

医护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大量、频繁地与患者直接接触,在进行诸如静脉穿刺、导尿、换药以及床边生活护理等操作时,易携带各种病原体生物,已成为导致院内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医护服装的防护性显得尤为重要。

1.3.1 防污

医护服装通常以浅色为主,服装上沾染的病人血液、体液、带色消毒液、药液甚至油渍、墨渍等,非常明显,提醒人们及时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卫生防御,展现医务工作者的个人与医院形象,所以,医护服为浅色或白色是最为合理的选择。在综合考虑医院成本、洗涤剂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医护服装每周洗换2-3次较为合理,特殊要求的科室应每日一换。

1.3.2 防菌

医护服装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有文献研究表明:护士工作服穿后第3天,其袖端染菌量已超过卫生部所规定的普通病房物体表面带菌标准,第六天袖端染菌量高达39.5 cfu/cm2,是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病房物体表面带菌标准的四倍[3]。为此,除了每周换洗2-3次外,还需要合理设计医护服装款式。

在医护服装设计时,“三口”(领口、袖口、裤口)要严密,即领口不要开得太低。例如,手术服外套通常采用圆形小立领,护士服采用小立领,从而减少皮肤暴露量。袖口要收紧,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宽大袖口带倒医疗器皿,而且可以减少与病菌的接触。裤口不要太宽或直接采用收紧设计,减少细菌的侵犯。

医护服装的细节设计也是重点,如手术服采用前部整片无接缝,而背部开口的设计,对缝缉线的针眼进行粘合密封处理,帽子面部及腰部采用弹性或拉绳收口,拉链不可外露,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免受血迹和体液的污染。

1.3.3 防辐射

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需要接触大量的医疗设备,如血液辐照仪、各类X线机、CT机、B超、紫外线理疗机、微波针灸设备等。这些设备产生大量辐射,辐射的类型主要有放射源、射线与电磁波辐射。长时间接触会威胁医护人员健康。因此,需要特殊材料制成的防护服阻挡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目前医院主要采用铅防护服对X射线进行有效的防护。铅防护服是用含铅胶皮制作的衣服,根据防护部位的不同,分为铅衣、铅防护裙、铅背心、铅裤、铅帽、铅手套等。铅防护服的重量较重,使用寿命一般为5-8年,存放时不能折叠,否则容易造成折角部分破损而影响防护效果。

此外,预防电磁波辐射的面料较多,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可以引用到医护防辐射服中的面料有:金属纤维混纺面料、全银纤维针织面料、半银纤维混纺面料、桑蚕丝银纤维面料和深海沉淀面料。其中,金属纤维混纺面料,透气、可洗涤、屏蔽性能稳定,好的面料屏蔽值在30DB以上。全银纤维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对人体有抑菌保养的作用,屏蔽值在70DB以上。半银纤维混纺面料,屏蔽值介于金属纤维和全银纤维面料之间,在50-60DB左右,通常抗氧化能力高于全银纤维的面料,同时也具有抑菌保养的作用。桑蚕丝银纤维面料,具有超强的透气性,可贴身穿着,排湿排汗,绿色环保。深海沉淀面料,有效屏蔽辐射可以达到80DB,是最好的防辐射面料,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除臭杀菌作用[4]。

因此,可根据辐射类型、接触辐射时间长短、强度及频次选用不同的防护面料。

1.3.4 防静电

在低温干燥环境中,随着人体的活动,人的皮肤、头发和身体这样的绝缘材料会储存相当大数量的静电荷,产生静电。而医护人员在操作诊断仪器时,会将人体的静电传输到元器件或设备上,从而会影响诊断结果。另外,衣服产生静电后容易吸附在身体上,使活动不便。因此医护服装不宜选用纯粹涤纶、晴纶、丙纶等导电性差,容易产生静电的化纤面料,应选择棉、麻、丝、毛等吸湿性好、导电性强,不易产生静电的天然纤维面料,或是选用经过导电处理的新型抗静电面料。

1.4 舒适性

医护服装的舒适性是指医护服装在生产、选择、穿着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产生舒适的感觉。医护服装的舒适性主要受到服装材料本身固有的吸湿性、透气性、柔软性等因素的影响。

1.4.1 吸湿性

在炎热的环境或运动条件下,蒸发散热占人体总散热量的75%以上,在人体蒸发散热的过程中,必定引起湿度上升,而在湿热的环境下会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医护服装应选用吸湿性好的面料,使皮肤干燥不会有闷热感。通常,天然纤维面料的吸湿性比化学纤维面料好,化学纤维面料中人造纤维面料比合成纤维好。为提高化学纤维的吸湿性,可对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进行混纺,或是以包芯纱或双层织物的形式出现。近些年来有些国家又开发出了高吸湿性的纤维织物,超细纤维、改型纤维与异性纤维,不断通过改变纤维的结构、面料的组织或进行后整理,以提高面料的吸湿性。

1.4.2 透气性

人体皮肤在呼吸过程中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时刻有不显性水份的蒸发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出。因此,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医护服装需要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便于皮肤的新陈代谢,一般来说,医护夏装的透气性越大越好,而出于保暖性的考虑,医护冬装的透气性则相对较小,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从而便于人体废气向外排放。通常,吸湿性好的纤维,透气性也会相对较好,纤维的透气性与透湿性密切相关。服装除了受到纤维类型的影响外,还受到织物结构与织物厚度的影响,织物结构越紧密,有效的间隔越少,透气性越差。另外,织物越厚,透气性也越小。

1.4.3 柔软性

一般棉纤维与丝纤维的柔软性较好,合成纤维需要经过起毛和柔软整理,才能具备较好的柔软性。此外,面料的柔软性还与纱线的捻度、织物的结构等因素有关,纱线捻度过大,织物结构太过紧密,会使医护服装表面粗糙,柔软性降低,产生皮肤的刺痒感,舒适性降低。

2 标志功能性

医护服装标志性的作用在于:首先,可以树立各医院的特定形象,便于弘扬其自身理念和精神,树立品牌权威,对医院起到直接宣传作用。其次是它的管理功能,可以在医院内部起到“明确活动、规定权限”的作用,有利于公众监督与内部管理,再次是它的符号功能,便于职业的识别,以方便患者就医。

2.1 职业标志

目前,医院内部不同职业主要通过服装的款式与色彩进行区分。如:医生服通常为白色、大衣式、戗驳领为主、后开叉。而护士服通常为连衣裙式或上下分体式,以立领为主,色彩也较为丰富,以白色、浅蓝、浅粉色为主。有时也可以通过其所佩戴的帽子进行职业区分。调研中发现,护士一般戴燕尾帽,医生则通常不戴帽或戴白圆帽。

2.2 医院等级标志

我国依据医院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将其分为三级九等。为了便于研究,本论文将医院分为三个等级,体现在医护服装上也应有所区分。例如,三级医院等级最高,面料也应更显档次。但单纯通过面料区分,标志性还不够明确,可通过细节的设计进行区分。一般来讲,医院等级越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越高,平时接触到的患者也越多,这要求医护服装的设计更为实用便捷。以口袋设计为例,三级医院医护服装的口袋可以设计成风琴袋或袋中袋,从而增加口袋的容量,但同时增加了工艺的难度。因此,从经济性考虑,二级医院与一级医院医护服装的口袋设计可相对简洁。

除此之外,相同等级医院之间为了树立其医院形象、体现各自特色,应设计各自的医院标识。

2.3 部门科室标志

医院内部各科室的职责不同,为方便病人就医,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就诊部门,需对医院主要科室的医护服装进行区分。

不同科室的医护服装可以通过色彩对各科室医护服装进行区分。主要可通过相同明度,不同色相与纯度来区分科室。例如,妇产科、儿科可以选用低明度的浅粉红色进行区分。另外,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配色方法对服装进行区分。例如,可在相同颜色的医护服装中加入小面积的不同色彩作为部门的标识。

也可以为各个科室设计能体现其科室特色的服装胸牌或把色彩应用于医护服装袖子或背部醒目的位置,以便于患者识别。

2.4 职位等级标志

医生职称由高到低可分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医士。同样,护士职称由高到低可分为: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为了便于医院内部管理,方便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医护人员,这就需要在医护服装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其职位的区分。

调研中发现,目前医院主要通过左胸前的塑料制名片标示职务和姓名,另外还可以通过护士帽上的条纹,对护士的职位等级进行区分——一条横杠是护士长,两条横杠是科护士长,三条横杠是护理部主任。一条边上斜杠是护师,两条边上斜杠是主管护师,三条边上斜杠是副主任、主任护师。而对医生职位的区分,除了塑料名片无其他标志,这样为职位识别带来不便。因此,在医生服中可以考虑通过镶边或嵌条等一些服饰工艺在服装上的运用,来区分职位等级。

3 审美功能性

医护服装的审美性是由服装的艺术性决定的,除了考虑其使用功能性、标志性之外,还需要注重审美性,要能够体现医院的整体形象,而且要符合现代审美要求,融入时代特色,使之体现医护行业的独特美感。

医护服装的审美性可概括为美观性和规范性两大类。

3.1 美观性

美观性主要通过医护服装的造型、线条、色彩、质感、工艺等设计要素及它们之间产生的变化统一、节奏平衡、刚柔并济等表现形式来实现的。

3.2 规范性

医护服装作为职业装的一种,对于穿着环境有着严格制约。因此,医护服装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与工作环境的色调、风格协调统一。例如,医护服装的颜色一般选用浅色调,不仅是因为浅色调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调节病人紧张的心情,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也可以与医院内部浅色调的环境色相统一,产生和谐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医护服装的审美性是建立在实用功能性,特别是防护性基础之上的,对于单纯追求医护服装的形式美,而忽视其实用性与安全性的做法,是错误的。

4 小结

通过对医护服装功能性分析,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才能最终设计出可以使患者获得可信赖的安全感,使医护服能达到高效目的,可以有效防范交叉感染,保障医患双方健康,从而可以方便患者及家属就医识别、医院管理,且能反映出医护工作者精神面貌与医院文化理念的医护服装。◆

[1]张辛可.职业装设计[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2]倪洁诚.医护服装分析与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6.

[3]施雁,袁秀玲,钱引娣,等.护士工作服衣袖端细菌污染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38-740.

[4]防辐射服[EB/OL].http://baike.so.com/doc/5334745.html.

猜你喜欢

透气性医护面料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为什么有些织物透气性好?
伞衣透气性对翼伞气动特性的影响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