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3-04-10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1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创造性学者

声音

VOICE

“丧失了历史感,便忘却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丧失了现实感,便无法与时俱进。甚至,会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自己当初所憎恨的人。”

——苏州的史金霞老师在《重建师生关系》一书中这样写道

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都非常重视跨文化的学术对话。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可能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限隔,在新的条件下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作为文化核心的精神)进行重建,并以这种重建为前提,对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做出贡献。简略地说:我认为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步骤:一、让世界学术思想走向中国;二、在对话中进行本民族文化的重建;三、把经过重建或创造性转化的本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对世界作出贡献。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冯川教授在答某报记者问时称:“对话与沉思是人文学者的生存方式”

经济社会的转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教育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公民的目标出现了,市民的公共空间出现了,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成为普遍现实。市场经济体制是以人的自由、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焕发人的活力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它必然意味着教育生活中人的主体性的彰显。

——面对“教育应如何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的问题,杨东平先生如是说。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创造性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学者介绍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