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谎技术在投毒杀人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2013-04-10寿海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无辜者投毒有罪

寿海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测谎技术在投毒杀人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寿海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投毒杀人案件由于案件条件的影响,侦查存在一定难度。在侦查中测谎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甄别罪犯明确侦查方向。投毒杀人犯罪行为预谋性强的特点,使犯罪行为行为人对毒物、投毒点等犯罪事实有较强的心理痕迹,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异性生理反应,这为测谎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制订测试方案时,除应严格遵循测谎技术相关原理和应用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受测人“漏罪”、对毒物是否熟悉、与被害人的利害关系等因素对测试结论的影响,合理选择测试时间,保障测谎结论的准确性。

投毒杀人;侦查;测谎技术;应用条件;影响因素

投毒杀人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人一般具有和平进入犯罪现场的条件,且使用的毒物一般具有易获取、大众化的特征,导致案件侦查存在较大的难度。测谎是测试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特定信息输出刺激受测人,利用测试仪器设备采集受测人在问题刺激下实时的生理反应图谱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受测人是否是犯罪行为人结论的一种侦查活动。测谎技术在投毒杀人案件侦查中的应用,有助于甄别犯罪嫌疑人,明确侦查方向,提高侦查效率。

一、制约投毒杀人案件侦查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由于投毒杀人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果直接并且外显,被害者会出现一定中毒症状或毒发身亡,因此,该类犯罪行为一经发生,即会呈现外显的危害结果,能被及时发现并立案侦查。但投毒案件的预谋性、毒物易获取等特点,也给侦查活动带来困扰。

(一)投毒杀人预谋性强,侦查难度较大。

犯罪行为人选择投毒来达到杀人的犯罪目的,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犯罪行为人相对于被侵害者来讲,从力量上处于劣势,如果选择具有一定暴力性的手段实施犯罪行为,无法有效地控制住被侵害对象,甚至反为被侵害对象控制,当然无法实现犯罪的目的。采取投毒的手段,来达到其犯罪目的,是犯罪行为人对犯罪行为实施条件进行一定或有效评估的结果。同时,选择投毒作为杀人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犯罪行为人思维的慎密,以及在犯罪行为完成后自身安全需要能否和如何得到满足进行了较为充分考虑,从这一层面来看,投毒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预谋性,犯罪行为人对作案时间、使用何种毒物、以何种方式进入和离开现场都进行了一定的预谋和设计,这使得犯罪现场留下可以直接指向犯罪行为人的证据较为缺乏,即使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在犯罪现场出现过,但由于缺乏直接物证或人证,或即使有痕迹表明嫌疑人到过现场,但嫌疑人总能找到合理的理由予以解释。证据的缺乏,也导致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对嫌疑人的回应无法得出确定性的判断结果,甚至很难对犯罪嫌疑人做出较为坚定的内心确认,侦查方向较为摇摆或不明确,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毒物具有公众易获取的特征,对犯罪行为人的指向性弱。

具有特殊性的毒物或化学药品,由于有使用范围和获取条件的限制,接触的人员有限,因此选择该类毒物,无疑透露出犯罪行为人大量的信息。因此,无论从获取的难度出发,还是从隐藏自身特点的角度出发,犯罪行为人投毒时大都选择的是公众易获取的毒物,既降低了实施犯罪行为的难度,也有效地实现了对自身的保护。而这导致在侦查中,虽然通过现场勘查、法医尸检、刑事检验等措施,侦查机关可以明确毒物的类型和化学结构,但却由于该类毒物不具有特殊性,且易于公众众获取,因此,毒物本身附加的指向某一特定对象的信息弱,制约着侦查机关进一步刻画犯罪行为人。

二、测谎技术实现对犯罪行为人甄别的本质原因

测谎从本质上来讲,是心理科学知识在法律上的运用,测谎技术是一种信号探测的分析技术[1],是对无辜者和有罪者在面对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刺激下,其情绪反应机制内容的研究和鉴别:一个人撒谎时和诚实时,或者说一个人愿意提及过去某些情境与极力隐瞒时,其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内容是不一致的,并且呈现出不同、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可以被客观认识的生理参数波动。也就是说,一个人说谎时与诚实回答时的心理情绪反应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并且表征为一系列不受大脑控制的生理变化,因此通过测谎仪对这些生理数据的收集及测试人员的分析,可以实现对受测人是否是犯罪行为人的甄别。

(一)有罪者和无辜者在关于犯罪事实情节上存在着心理内容上本质的区别。

犯罪事实由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行为人、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要素构成。投毒杀人犯罪案件的犯罪行为人,从初起犯意到犯罪实施、产生危害结果,一般经历了负面情绪的郁积、犯意的萌生、犯罪的预谋、实施犯罪等多个心理过程,积淀了大量的、较为丰富的关于犯罪行为及其过程的心理内容。此外,投毒杀人作为一种反常的社会行为,犯罪实施前的精心设计、犯罪行为过程中的高度紧张、犯罪危害结果带来的恐惧,犯罪行为实施后的内疚、悔恨等心理,都会不断地作用于犯罪行为,引发犯罪行为对于投毒杀人整个犯罪行为过程的回忆和“重现”,这无疑会强化犯罪行为人关于投毒杀人犯罪行为的心理联系。无辜者由于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因而无法建立自身与犯罪行为的心理联系。这种心理内容本质上的差异,是测谎技术实现对犯罪行为人甄别的基础。

(二)有罪者和无辜者面与案件信息刺激时必然会输出不同的生理信息。

从对测谎仪采集到的受测人生理图谱,分析受测人在不同问题上的生理图谱产生的原因,来判断受测人在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刺激下的心理内容,实质上是传统心理学研究中“黑箱”方法的有效利用——根据外在的反应来推测内在的心理过程[2]。研究表明,有罪者和无辜者在面对与案件信息刺激时,其心理过程有本质的差异,相比较而言,无辜者实话实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一般只有涉及到知觉和记忆 ,而有罪者说谎则显得非常复杂,首先会产生矛盾的心理状态,大脑同时会进行分析,进而对说谎的后果加以考虑。因此,除了知觉和记忆之外,说谎还会引发说谎者出现动机冲突、决策等心理过程。上述的心理过程,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种反应必然引发交感神经系统自动发生作用,由此引发受测人心血系统功能的变化、呼吸的变化、手的皮肤传导性的变化。当然,不同的心理过程,其生理变化是有差异的,有罪者和无辜者由于心理内容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迥异,必然会呈现不过的心理过程,输出的生理信息特征具有本质差异,即有罪者会在生理指标上出现异常反应。正是基于“外界刺激——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这样的心理学理论模型,测试人员可以有效地甄别有罪和无辜。

三、投毒杀人犯罪行为人的特点为测谎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现实应用条件

(一)投毒杀人行为人对毒物、投毒点的明确感知为情节测试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投毒杀人犯罪行为的实施,必然经过对毒物的选择和获取阶段。犯罪行为人通常采用购买、讨要、借用、盗窃等方法获取毒物;有的犯罪行为人在医院以治疗的名义获取能致人死地的针剂或药品,积少成多,用于投毒;还有的犯罪行为人采集有毒动植物毒液、汁,用于投毒[3]。这种选择、获取或购置毒物过程,也是犯罪行为人对毒物性能、作用 、种类、名称、毒性强烈程度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过程,并形成相应的犯罪心理痕迹。

投毒点的选择,关系着投毒犯罪行为目的能否有效实现。投毒杀人行为,无论是针对公众,还是针对具体的侵害个体,即针对某一人或某几人,犯罪行为人都需要将毒物投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或公众使用的水源地,或受害者经常使用的容器、饮用水中或饭菜、糕点等食品里,才能达到犯罪目的,即犯罪行为人对投毒点有较为精心的选择过程,也是其犯罪心理痕迹形成的过程。

由此可见,投毒杀人犯罪行为其大脑里储存有大量的关于犯罪行为的心理信息,当犯罪行为人在面对与案件相关信息刺激时,必然自动地建立起自身与犯罪活动的心理联系,引发其对于犯罪行为过程的回忆和再认,进而产生在血压、皮肤电、呼吸等生理的特异性变化。而无辜者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犯罪心理信息,在面对与案件相关信息刺激时,这种刺激由于找不到相对应心理内容,更谈不起激活无辜者特异性的心理生理反应,当然也不会呈现与有罪者相同或似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这种显著的本质差异,为在对投毒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测谎中情节测试方法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投毒杀人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利害冲突为准绳问题测试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测谎技术中的准绳问题测试法,是通过比较受测人在准绳问题和与案件相关问题上的生理反应,并做出量化分析,得出受测人与案件相关与否结论的一种测试方法。准绳问题测试方法有一基本要求:准绳问题应该是受测人可能实施犯罪行为的思想基础,但该思想基础对于无辜者和有罪者而言,有不同的行为结果,即对于无辜者而言,该思想基础可能会发展成其为实施犯罪的动机,但由于自身的抑制,犯意逐渐弱化或消失,或尚未转化为促使其行为发生的内驱力,犯罪行为没有发生;而有罪者则相反,该思想基础最终发展成为了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并促使犯罪行为发生。因此,当受测人在面对准绳问题以及与案件相关问题时,由于自身其与案件关联程度出现了有罪和无辜的差异,则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定向:无辜者由于为了避免加重侦查机关对其的嫌疑,因此会从各方面否认自己有任何犯意出现或存在,并在描述自己犯意的准绳问题上以撒谎应答,且由于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也必然在与案件相关的问题则做出诚实的回答,因此呈现出其在准绳问题上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反应强于与案件相关问题上的反应;有罪者由于不愿意暴露自己有犯罪动机,在准绳问题上会撒谎,且出于法律惩罚的规避心理,在与案件相关的问题,也会做出撒谎的回答,由此可见准绳问题和与案件相关的问题,均是对有罪者有直接利益威胁的问题,但由于这两者的威胁程度的区别,导致犯罪行为人在这两个问题上注意力的分配有本质区别,即在准绳问题上无意注意突出,而在与案件相关的问题上有意注意突出,这必然导致有罪者在与案件相关问题上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应强于准绳问题上的反应。

从侦查的角度来分析,投毒杀人犯罪行为的发生有较强的因果原因,即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着较为显性的矛盾冲突,多数是由于私情、奸情或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引起。因此,侦查机关也常常循着这样的规律摸排出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都与被害人有矛盾冲突并呈显性的特征。测谎技术人员由此可以实现深入地分析犯罪嫌疑人心理,找出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或者可能会发展成为犯罪动机的思想基础、情绪积淀,进而确定引发受测者,无论其是无辜者还是有罪者,在测试时都会做出撒谎回答的准绳问题,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图谱分析比较模块,保障准确和明确结论的得出。

四、影响测谎技术在投毒杀人案件侦查中应用的因素

(一)受测人以往“漏罪”对测谎的影响。

在投毒案件侦查中,对受测人进行测谎,是针对其是否实施了所侦案件涉及的犯罪行为来开展的。但应该注意的是,受测人既存在着有罪或无辜的可能性,同样也存在着实施过其他投毒杀人行为,且其还未纳入本次侦查范围的可能性,即出现所谓的“漏罪”的情况。由于投毒杀人行为的相似性,如投毒时所使用的毒物、投毒点也与本次测试所涉案件呈现种类的一致或相似,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对毒物、投毒点也以种类去概括和表达,易得出受测人对犯罪行为过程呈现知情反应,即受测人实施了投毒杀人的行为。这样一种测试结论,虽然某些时候,能起到意外侦破其他案件的效果,但就整体而言,对侦查是害大于利,无利于对侦案件的查处。因此,在测谎方案制订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用时间限制词等方法来表达相关案件信息,以实现与其他案件的区别,从而才有采集到准确的刺激反应,保障结论的准确性。

(二)受测人对毒物的熟悉度对测谎的影响。

投毒杀人案件的犯罪行为,基于实现犯罪目的和掩盖犯罪事实的需要,常选择易获取的毒物,如鼠药、农药等毒药。这些毒物,对于犯罪行为人社交范围内的人常常也能获取或拥有。如果这些人员人员中的无辜者被作为嫌疑对象接受测试,在测试中面对多种有毒物品的信息刺激时,其注意力常常会集中在自己熟悉的毒物名称或种类上,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向,这就导致采集到的无辜者的生理图谱与有罪者的生理图谱呈现相似的特征,从而影响结论的准确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考虑制订测试方案,应充分考虑到受测人本人对于毒物是否熟知,并做出符合测试条件要求的选择。

(三)受测人本身的相似经历对测谎的影响。

部分受测人虽然是无辜者,但由于有对以往投毒杀人案件的感知或经历,如目睹过中毒者毒发的惨状,投毒杀人者被发现后其家庭的悲剧等等。这些经历使其在涉嫌犯罪而面对测谎时,会引发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引发相应的情绪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测谎的顺利进行。为此,在测试前,应通过测前谈话的有效调节和激励测试方法的使用,强化受测人对测试科学性的认知,限制其思维范围,使其主动把心理调控到对所涉嫌案件的测试上。

(四)受测人与被害人关系对测谎的影响。

投毒杀人是一种有预谋的犯罪行为,大部情况下也是犯罪行为人长期情绪郁积,且无法得到合理宣泄的结果。在一些投毒杀人案件中,投毒者和被害人是夫妻、母子等关系,投毒杀人虽然使犯罪行为人自身的心理得到一时的宣泄或满足,但亲人的离去又会使投毒暂时平衡的心理受到强烈的冲击,强烈的内疚、悔恨、悲痛、茫然,以及涉嫌的重压,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该类犯罪行为人在测试时的心理生理反应强度,导致所测谎仪采集到生理图谱的可比性弱,影响确定性测试结论的得出。对此类嫌疑对象的测试,要注重时间的选择,即测试时间与案发时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而把相应的影响测试顺利进行的因素尽最大可能排除,保障测试质量。

[1]张 斌.论美国测谎技术研究的进展及法律态度[J].东方法学,2012,(6):132.

[2]郑红丽,丁同春.测谎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48.

[3]牛 勇,刘 嫒,卢延旭.投毒案件的特点[J].刑事科学技术,2005,(4):46.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graph Technolog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oisoning Murder

SHOU Hai

Due to the in fluence of conditions fo r poison murder,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its investigation.Polygraph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investigation helps to ident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criminal detection.Strong premeditation of poison murder makes crime behavior facts with strong psychological trace in poison,poisoning point and etc.and also it presents the specific physiological response,providing good condi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olygraph technology.In the test plan,besides strictly the polygraph technology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we should also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for factors,as subject"leaking",know-or-not-know toxica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victim,which influence of the test results,also,we need to chose reasonable test time so as to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polygraph conclusion.

Poison Murder;Investigation;Polygraph Technology;Application Condition;Influencing Factor

DF793

A

1674-5612(2013)06-0070-05

(责任编辑:吴良培)

2013-09-03

寿 海,(1970-),男,四川崇州人,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侦查学、审讯学、心理测试技术。

猜你喜欢

无辜者投毒有罪
食物中毒案
麦克尤恩《无辜者》冷战背景下的创伤叙事
小说《无辜者》中的“征服”与“被征服”特征探析
伊朗总统要求释放“无辜者”
回到规范分析:克隆人行为是否有罪的方法论审视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无辜者》解读
来 都 来 了
因妒成恨“投毒” 女博士悲产畸子
投毒凶手
应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