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海州区职务犯罪四级分类预防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10陶羡华

社会治理理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海州区犯罪预防职务犯罪

陶羡华

连云港海州区职务犯罪四级分类预防的实践与思考

陶羡华*

连云港海州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际,开展了四级分类预防工作。本文就分类预防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相应的方法以及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

分类预防工作 分类标准 科技支撑

2013年以来,海州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胆尝试,结合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际,探索开展了四级分类预防工作,有效缓解了预防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进一步提升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质效,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

一、分类预防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开展分类预防工作的构想。“四级分类预防”的工作构想来源于银行系统的贷款分类管理,笔者曾在银行工作多年,早在20年前,国有商业银行就已经开始试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经过多年的试点试验推广到所有银行,这充分说明分类管理模式的科学性。贷款面广量大、管理起来非常有难度,这与监督面广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极为相似。笔者认为,可以进行跨行业跨系统借鉴,把分类管理模式借鉴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这从检察机关的角度来讲,不光是一次行业借鉴,更是一次社会管理创新。

2.开展分类预防工作的可行性分析。在银行系统成功使用的分类管理模式,能否运用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呢?笔者认为,一是要认真筹划,收集相关材料,为后面的分类打好基础;二是要科学设置分类条件,有根据就可以划分类别,突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管理重点;三是要做好每个类别的职务犯罪预防方案,这样可以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只要抓住这三个重点环节,就可以试行分类预防工作。

3.开展分类预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开展分类预防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是可以缓解预防工作事多人少矛盾,对筛选出的连续发案或多人发案的重点单位高度关注,对没有发案和举报情况的单位可以少花点时间和精力等,这样就可以最小的人力成本做最多的工作;二是根据每个等级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职务犯罪预防方案,可以增强管理的针对性,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三是根据不同类别实施不同的预防方案,可以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提升职务犯罪预防的质量和效果。

二、开展分类预防工作的方法

1.收集整理资料。借鉴银行系统围绕借款人还款情况收集资料,预防部门可以围绕单位的职务犯罪情况收集资料。如海州区检察院以2005年为起始点,调阅了2005年以来海州区院查办的43件职务犯罪案件的卷宗,复印、扫描保存了37份判决书、6份不起诉决定书;同时与本院控告申诉科联系,对2005年以来的职务犯罪举报和查处情况进行整理,商请控告申诉科整理与职务犯罪举报相关的单位及被举报的次数,把其作为分类预防的一项内容充实到每个单位的材料中,使每个单位的档案材料中都存有2005年以来的发案情况和举报情况。

2.明确分类条件。银行对贷款分类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按时还贷,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等情况均不作为分类依据。但是与银行贷款工作相比,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复杂得多,因此只以职务犯罪发案情况作为分类条件太单一,会发生和实际情况不相符问题,可以综合单位的职务犯罪发案情况和职务犯罪举报情况作为分类条件,这样更接近实情。如海州区检察院把2005年以来一直无发案、无举报的情况作为一个分类条件,把2009年以来有职务犯罪举报情况的作为另一类的条件;把2005年以来发生1件职务犯罪案件、或连续两年以上有职务犯罪举报的又作为一个分类的条件等。

3.划分单位类别。在全面收集单位材料的基础上,海州区检察院对应设置好的条件,把单位划分为正常、可疑、预警、关注四个类别,如正常类对应的条件就是2005年以来一直无发案、无举报情况,而关注类对应的条件则是2005年以来发生2件或2人以上职务犯罪案件。按照这样的标准,海州区检察院对全区80家单位进行了分类,其中正常类63家,预警类8家,关注类9家,无可疑类单位。

4.制订预防方案。银行推行贷款分类管理的目的是全面掌握贷款情况、控制不良贷款的发生,同样,检察机关分类预防工作的重点是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遏制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因此,根据不同类别,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是分类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海州区检察院在制订正常类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案时,是以法制宣传为主,另外辅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双先”评比活动和配合其单位需要;而在制订关注类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方案时,即强制其单位组织旁听法庭审理、组织召开案件剖析会、组织开展职务犯罪风险源点排查防控活动,同时预防部门要到其单位开展预防调查,要求其单位定期上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情况反馈等。

三、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资料单一。目前,只限于在检察机关的内部收集整理了单位的职务犯罪发案情况和举报情况,存在收集资料的渠道窄、资料单一问题,也存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有差距问题。

2.分类标准粗放。由于收集的基础资料单一,导致在设置每个类别的条件时受到了限制,使当前的分类仅限于“粗放式分类”,会降低预防工作的针对性。

3.分类模式简单。银行采取五级分类模式管理贷款,目前预防只能做到对单位四级分类,与银行相比,精准度有一定的差距,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重点部位。

4.缺乏科技支撑。目前,银行对贷款的分类全部进入“计算机处理时代”,也就是说,贷款分类是由先进的技术支撑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不需要手工操作,这也正是分类预防工作所欠缺的。

四、完善四级分类预防工作的思考

1.扩大收集资料范围。针对目前收集资料单一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和纪委、信访局等单位沟通、协调,把这两个单位办理的经济类案件和受理的举报情况,也充实到每个单位的档案中,进一步拓宽资料来源,为细化分类标准打好基础。

2.进一步细化分类标准。在广泛收集单位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细化分类条件,解决目前存在的分类标准粗放、分类模式简单问题,在基础资料条件许可时,可以把单位细化成六个乃至于八个、十个类别,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充分挖掘内在作用。当前,分类预防仅限于缓解了事多人少矛盾问题,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要对收集的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利用掌握的资料去分析发案规律、发案趋势,充分发挥其对单位、行业、系统的职务犯罪预测预警作用。

4.进一步增加科技含量。要像银行系统那样,用科技支撑其发展,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要组织人员研发系统软件,达到自动评级分类、自动生成职务犯罪发展趋势分析、预警的水平,这样,分类预防工作才会具有生命力。■

*陶羡华,连云港海州区人民检察院。

猜你喜欢

海州区犯罪预防职务犯罪
奇妙的音乐盒
连云港市海州区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以新型政商关系为视角
犯罪预防模式研究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海州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PP项目常见犯罪预防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浅议社区青年志愿者培训基地建设
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动真格促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