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

2013-04-10李荣华孙莉丽郭培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1期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李荣华,孙莉丽,郭培国

(广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0 引 言

众所周知,实验室由于它所担负的使命,其场所不但是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源头,也是产生“三废”的源头,有些还是危险、有毒、有害物质的集散地[1-2]。由于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和人流量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都比较高,这些工作场所就形成相对高危区域[3]。为保障在这些区域工作和和学习的人的健康与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1,4-5]。

1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状况分析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涉及多学科的众多领域,比如:生物、物理、化学、医疗、卫生、环境等,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管理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行政机构的领导和执行力度。由于这些复杂性,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有效管理机制。尽管国家已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和《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等等,各单位也有其自行建立的规章制度,但是,当从多个角度来了解和观察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时,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安全管理仍然是松散式或形式上的居多,全面、系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的占少。大多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把重心放在水、电、火、卫生、防盗的日常安全管理上,而把员工和学生的教育培训、事故的综合预防、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应急措施、“三废”排放的管理等忽略了,这些被忽略的部分恰恰才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在思想上,同样存在“坏事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侥幸心理,主动去防范、主动去约束的意识薄弱,这就为安全隐患埋下了伏笔[2,6-7]。如2007 年10 月23 日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18 名学生做实验时受实验室紫外线伤害,导致眼角膜灼伤(http://bbs. foodmate. net/thread-151320-1-1.html);2005 年3 月,成都某校一化学实验室因处理实验材料不当引起实验室内突然瞬间起火;2007 年7月,浙江某高校化学系一博士研究生因吸入过量有毒化学物品昏厥在实验室里,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008年12 月,美国加州大学一名实验室研究助手在一起叔丁基锂事故中灼伤致死[2]。国外及国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亦出现SARS 病毒泄漏事件[8]等等。多起实验室事故,究其根源,不单是当事人的无知与过错,或者实验室的管理未到位;更直接的是,用人单位没有对接触危险品或工作在危险场所的员工和学生实施严格的教育和培训,特殊、危险场所没有必要警示标志和和操作规程,以及某些实验室没有必要的应急设备[7,9]。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对教育、科研大力投入,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成为近几年来投资的重点。过去简陋、拥挤、设备落后的实验用房,现在正逐渐被各种设施齐全、功能不同、宽敞明亮的专业实验室所取代。作为在实验室长期搞教学和科研的一线人员,深感美中不足的是,虽然实验室总体的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实验室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也有各项规章制度,但仍感到不安全,为什么?走进实验大楼,一股浓重药品味弥漫在实验楼里,直觉告诉你,有实验室在直排或者通风系统有问题;多次碰到搞科研、做论文的学生长时间开着无菌室的紫外灯;工作区域内找不到洗眼和喷淋装置;周围工作和学习的人基本上没受过专业的应急训练;实验室直接排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等等[10-11]。

要彻底改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现状,不但要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安全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自己的一套可操作的安全管理系统[12]。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迈出重要的一步,中国化工网建立了中文的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MSDS,因国际上MSDS 使用的语言中没有中文,此网站的建成极大方便使用中文的各界人士,将为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初步拟出一个着重强调7 个方面内容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希望与同行共同倡议,共同完善,使之成为国家和个人的一个基本保障。

2.1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1)强化安全培训。用人单位必须对将在“潜在危险区域”工作和学习的新员工或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培训。“潜在危险区域”指放置有危险物品或设备的工作场所,例如:实验室有压缩气体瓶,高压、高温设备,超低温设备,危险化学药品,紫外线发光装置等等。

(2)编写培训教材。培训内容由国家级、或省市级机构、或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聘请行业专家撰写。为了使培训内容尽量做到指导性、全面性和可信性,聘请行业专家执笔是发达国家的做法。培训围绕着危险物品如何安全管理、使用、贮藏、排放和紧急事故的一般处理步骤。安全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个人是无法通晓其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应寄托在“纸质的”规章制度和个人有限的认知上,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都有共同责任和义务做好这项工作。

(3)培训制度应该常规化。除专业培训外,其它形式的教育可以配合进行,如:开设课程、发放宣传册,开讨论会等等。在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中,面对大学生开设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识选修课[13],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人手一册。每个专业实验室应有自己基本的安全手册。相关人员应人手一册。

2.2 工作场所的警示标识

(1)按照国家《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实验室放有危险品时,应在显著位置或容器上贴出警示标志,提醒人们的注意。

(2)实验室内药品和试剂瓶必须标明名称、含量、浓度、配制时间等信息。

(3)使用某些特殊或危险实验室时,如:无菌、放射线室,应该在醒目位置贴出警告和注意事项。

2.3 建立实验室出入制度

(1)实验室是特殊的工作场所,为保证其正常转,防止设备或技术被盗,或无关人员进入增加不安全因素,重要实验室的出入制度应该建立。有条件单位可安装门禁系统,条件不许可就采用来访登记制度。

(2)进入实验室工作和学习前,应仔细阅读相关实验室基本安全手册。签名,并确认本人已明白和会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3)学生在非工作时间使用实验室,其研究的内容应经过主管老师的批准、登记后才可进入。

2.4 强化实验室废物排放管理

废弃物排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最复杂、最薄弱、花费最昂贵的部分。因实验室产生的“三废”污染种类齐全,排放总量惊人,直接排放对人体健康、生态、水体、大气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7,10]。

对“三废”的管理我们没有强制性措施,教育部、国家环保局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虽然强调“要提高认识”,“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严禁直接排放”,但是,我们知道这个《通知》不足以约束和管理实验室的任何排放问题,其原因在于高校、科研机构、各大医院实际上是监管空白地带,各单位对“三废”排放基本上实行自治,那么,在无监管和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有多少单位肯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治理。从长远考虑。

(1)我们必须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些机构的“三废”排放。

(2)建立监管机构或在已有的监管机构中,增加他们职能。

(3)定期不定时对高校、科研机构、各大医院的排放实施针对性的调查,结果公开发布,排放不符合标准的上黑名单,限期整改,再不合格,实验室暂时封闭。

2.5 规范实验室基本着装

为了保护身体免遭意外事故伤害,实验室有基本的着装要求:①实验室工作服。②防护眼镜。特别提醒,禁止在实验室戴隐形眼镜,由于实验室中漂浮的气体有机溶剂很容易集积在隐形眼镜的内壁,因此,极易对眼睛造成伤害。③不许穿短裤、短袖衣服、拖鞋和凉鞋。

2.6 建立应急预案

为了使意外事故发生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至最低,应急预案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组织方式。②应急措施。③第一救助的实施和基本步骤。④基本救助物品的配备。⑤信息传递的通畅。包括紧急联络人名单及及联系电话,保卫处、110、119、120等公共救援电话的使用,最近医院的联系方式。

2.7 MSDS 信息系统的使用

2.7.1 MSDS 简介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是指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它发展至今有相当长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朔到5000 多年前埃及法老时代留下的纸沙草记录和墓穴墙上的雕刻。先民们把一些药品和染料的毒性、加工和使用方法一一记录下来,传承给后人。这些知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不同民族的智慧的注入,形成了今天MSDS 的庞大信息基础。把MSDS 整理成为现在公众可免费使用的知识,最终分别由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经历了150 年的时间逐步完成[14]。

现MSDS 信息库中有超过250 万份的资料记录,实验室所使用的药品在相关的网站上都可以查到,内容覆盖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稳定性与反应活性、接触可能造成的人体危害和中毒症状、如何预防中毒和爆炸、急救、消防、泄漏处置措施、储存、包装与标志及生态环境信息等16 项数据[15]。因此,所有从事实验室教学和研究的工作人员都应具备使用MSDS 知识的能力,并对实验室具有的各种药品的MSDS 有所了解。

2.7.2 MSDS 的使用

MSDS 有很多网站可免费登录,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语言主要以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为主。我国有一个中文网站-中国化工网,使用中文的同事,可方便地登录此网站查找化学药品的相关资料。以下列出几个容易使用的网址,及它们的简单操作步骤。

(1)http://www. jtbaker. com/asp/catalog. asp 这是一个国际药品商的网站。登录后,直接输入药品名称,比如:h2so4(不需要大、小写或上、下标),选择J.T.Baker,Mallinckrodt,Both 三项中的任何一项,点击Search,最后,点击MSDS,与之相似的药品随即出现;再点击你所需要的选项,即可得到相关的信息。

(2)http://www.msdssearch.com 这是一个美国股份公司的网站。登录后,在窗口右边的NAVIGATION里选择Databases;介面出现后,在Find 里直接输入药品名称,比如:h2so4(不需要大、小写或上、下标),点Search,与之相似的药品和供应商随即出现,点击你所需要的选项,即可得到相关的信息。

(3)http://cheman. chemnet. com/notices/ 这是中国化工网站,登录后,输入中文药品名称,比如:硫酸,与之相似的药品随即出现,点击你所需要的选项,即可得到相关的信息。

3 结 语

鉴于实验室是一个巨大的隐形高危场所,特别是带有教学科研任务的高校实验室,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和人员的流动性,实验室管理流于文件和会议,没有形成实质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安全隐患和恶性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根除和预防的[16]。因此,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把从业人员和学生的教育培训、事故的综合预防、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认识、应急措施、“三废”排放综合到一个管理平台,也是实验室监管迈向科学管理的第一步。

[1] 廖庆敏.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2] 孙 晨.谈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 广东化工,2010,37(1):166-167.

[3] 黄伟华. 刍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53-54.

[4] 周 黎,谷大丰,李五一. 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75-178.

[5] 范强锐,赵 平. 以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139-142.

[6] 徐建斌,赵涛涛.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09(4):164-165.

[7] 林荣锋,文惠玲,陈秀娟,等. 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429-431.

[8] 赵小剑,朱晓超. SARS 病毒泄漏调查[J]. 财经,2004(10):24.

[9] 范强锐. 强化意识、转变观念,探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途径[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16-118.

[10] 龚跃华,叶青妍. 加强高校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排放的管理[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216.

[11] 吕明泉,焦书明. 实验室常见有毒有害废液的危害及无害化处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23-124.

[12] 刘浴辉,向 东,陈少才. 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81-185.

[13] 孙立权,范强锐,陆 捷. 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 现代科学仪器,2008(2):126-127.

[14] Phillips C C,Wallace B C,Hamilton C B,et al. The Efficacy of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 and Worker Acceptability[J].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1999,30(2):113-122.

[15] 由继红. 利用MSDS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 生命科学仪器,2011,9(6):31-33.

[16] 姚宇江.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和法规,保障师生安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5):41-43.

猜你喜欢

实验室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