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生态学研究:传统领域的坚守与新兴领域的探索
——2013厦门景观生态学论坛述评

2013-04-10杨德伟赵文武吕一河

生态学报 2013年24期
关键词:城市化尺度景观

杨德伟,赵文武,吕一河

(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85)

1 论坛概况

党的十八大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交流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探讨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尤显必要。

为此,2013年11月1—3日,由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厦门景观生态学论坛,在风景宜人的国际旅游城市厦门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云集了中国科学院、国内高校和国土资源部的30多名景观生态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论坛主题“景观生态学研究:传统领域的坚守与新兴领域的探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从报告讨论的焦点来看,论坛的科学议题集中在:(1)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的尺度推绎和区域集成;(2)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形态、足迹与系统可持续性;(4)景观的生态过程与全球化响应。

会议还安排了厦漳泉龙地区的城市景观规划、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区域资源开发和区域环境调控等主题的考察。景观生态学者们就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讨论。

2 论坛主题与特色

本次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学学会副主席傅伯杰研究员指出,景观生态学的尺度转换(推绎)和区域集成是未来研究的重点[1]。在人类-环境系统研究中,基于过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互作用和时空耦合,是当前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赵景柱研究员就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发表了深刻见解,认为生态文明的两大核心理念是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福利[2]。生态文明是指具有保持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并能够为民众提供可持续福利的文明形态,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可持续福利评价应以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满意度为评判标准[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马克明研究员就传统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做了精彩报告。与会交流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无论是传统的景观生态学,还是景观生态学的新兴领域,都日益需要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可持续性科学的交叉与融合。

本届论坛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发展。围绕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和城镇化战略,与会者在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城市形态演变、城市生态足迹、新兴乡村形态、城市化的区域环境响应等热点问题,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入分析和把握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对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瞄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前沿,把握国际生态学发展趋势。景观生态学融合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景观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基础,在生态系统服务、城乡景观格局演变、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区域生态恢复等领域,正迅速成为区域可持续性研究的主导学科。当前,生态系统过程及其服务的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集成及优化调控,正成为国际生态学的前沿领域。

(3)学科、区域和尺度的多元融合与交叉研究。论坛涉及生态学、地学、可持续性科学、农学、林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环境教育等多学科的参与和讨论。围绕快速城市化、区域环境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跨学科、跨领域、多尺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3 论坛启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环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政府为应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经济环境问题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采取切实行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乡景观品质。因此,为应对景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景观生态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创新传统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寻求突破。基于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的基本理论范式,在跨领域、跨学科、多尺度的研究过程中,景观生态学需要耦合自然生态过程和人类需求进行探索[3-5]。我国景观生态学近3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国际上的理论影响和应对国内的实践需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加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多学科背景景观生态学者的交流,是缩小国际差距,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有待加强尺度转换(推绎)与区域集成的综合研究、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研究、生态文明与景观可持续性的结合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等。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可持续性的城乡景观生态体系,推动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建设,将成为景观生态学者未来研究工作中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1] Fu B J,Lü Y H,Chen L D.Expanding the bridging capability of landscape ecology.Landscape Ecology,2008,23(4):375-376.

[2] Zhao J.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15):4552-4555.

[3] Fu B J.Blue Skies for China.Science,2008,321(5889):611.

[4] Liu J G,Dietz T,Carpenter S R,Alberti M,Folke C,Moran E,Pell A N.Complexity of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Science,2007,317(5844):1513-1516.

[5] Yang D W,Kao T M W,Zhang G Q,Zhang N Y.Evaluating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and sustainability of Xiamen urban metabolism using emergy synthesis.Ecological Modelling,2014,272:40-48.

参考文献:

[2] 赵景柱.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评价的理论思考.生态学报,2013,33(15):4552-4555.

猜你喜欢

城市化尺度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宇宙的尺度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9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