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常压浸出前后的矿物学特性

2013-04-09刘艳

湿法冶金 2013年3期
关键词:矿物学蛇纹石褐铁矿

红土镍矿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可行的镍资源。然而,低成本的常压浸出实际方案却因回收率低和形成对环境有危害的残渣(如黄钾铁矾)而受到一定制约。因此,采用易操作的实验室方法确定矿石、残渣中镍的矿物学特性,以及残渣中二次沉淀物的组成,作为日后优化浸出参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为此,Rong Fan等对常压酸浸后的红土镍矿和残渣进行了矿物学研究。浸出第一步在硫酸溶液中浸出褐铁矿3h,然后浸出腐泥土11h,硫酸、干褐铁矿和腐泥土矿石的质量比为1.4∶1∶1,在100℃条件下,整个浸出过程总镍浸出率大于80%。

褐铁矿中的镍(1.2%)主要存在于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蛇纹石及层状锰酸盐中;残渣中的镍(0.4%)则主要以高度结晶的耐酸矿物,如尖晶矿形式存在;腐泥土矿石中的大部分镍(1.6%)主要存在于蛇纹石中,小部分存在于层状的锰酸盐中。这通过相似的腐泥土矿中Ni、Mg浸出曲线进一步得到证实。在腐泥土残渣中还发现有针铁矿和黄钾铁钒,这与腐泥土浸出过程中Fe浸出率降低相一致。在浸出11h的腐泥土残渣中,镍(1.6%)主要存在于难溶解的利蛇纹石、耐浸出的辉石和尖晶石中。

猜你喜欢

矿物学蛇纹石褐铁矿
改性蛇纹石对Pb2+的吸附机理及吸附条件优化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0年总目次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国外某铁锰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石盐类矿物药的矿物学探究
自然铜矿物药的矿物学鉴定及成分对比
NaF对蛇纹石表面电性的影响
褐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的实验研究
褐铁矿选冶技术进展概述
羧甲基纤维素对微细粒蛇纹石的絮凝及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