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与服务

2013-04-09

水力发电 2013年1期
关键词:溪洛渡导流洞水电站

政策与法规

国家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方案

2012年1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发出《关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 (2010年10月~2011年4月)的通知》 (发改价格 [2012]3762号)。

通知指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范围为2010年10月~2011年4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网费用。

就配额交易与电费结算问题,通知指出: (一)继续通过配额交易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调配,不足部分通过2011年5~12月征收的附加资金中预支。配额卖方向买方出售配额证,配额买方应在收到配额证后10个工作日内,按额度将款项汇入卖方账户,完成交易。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在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以内的部分,由省级电网负担;高出部分,通过本次电价附加补贴解决。 (三)2010年10月~2011年4月电价附加有结余的省级电网企业,应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结清2010年10月~2011年4月电费(含接网费用补贴)。2010年10月~2011年4月电价附加存在资金缺口的内蒙古、黑龙江等电网企业,应在配额交易完成10个工作日内,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结清2010年10月~2011年4月电费 (含接网费用补贴)。 (四)对2010年10月~2011年4月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的电价附加补贴,按通知附件所列的项目和金额,由所在省 (区)的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级电网企业负责组织实施。

通知要求各省 (区、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电力监管机构和各区域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配额交易、电费和补贴结算行为的监管,坚决纠正和查处违反本通知规定的电费结算行为,确保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按时足额到位。

(彭源长)

前期工作动态

国家能源局批复内蒙、河北和湖北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

为做好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建设,规范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抽水蓄能电站有序开发和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2012年10月20日和11月6日国家能源局以 “国能新能 〔2012〕335、361、362号文”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和湖北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

同意内蒙古自治区芝瑞 (120万kW)、美岱 (120万kW)、乌海 (120万kW)为2020年新建抽水蓄能电站推荐站点,牙克石、索伦和锡林浩特为后备站点。

同意河北省丰宁 (拟装机360万kW,京津塘电网)、易县 (120万kW,河北南网)、抚宁 (120万kW,京津塘电网)为河北省2020年新建抽水蓄能电站推荐站点。

同意湖北省大幕山 (拟装机120万kW)和上进山(120万kW)站点为湖北省2020年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的推荐站点,紫云山 (120万kW)为后备站点。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核定稿)通过审查

2012年11月22日~23日,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 (核定稿)通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组织的审查。

会议审查认为,《规划报告》 (核定稿)的编制内容全面,贯彻执行了 《移民条例》和四川省有关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政策的规定,符合有关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并履行了移民安置规划的移民意愿征求和地方人民政府确认等相关程序,基本同意该 《规划报告》 (核定稿)。

两河口水电站是雅砻江中下游的 “龙头”水库,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河段,其坝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雅砻江干流与支流鲜水河的汇口下游约2 km的河段上,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865 m,电站建设征地涉及四川省甘孜州的雅江、道孚、理塘、新龙四县的20个乡 (镇)82个村。

根据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国务院令第471号)以下简称 《移民条例》)的要求,项目法人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两河口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2012年8月,《四川省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以下简称 《规划大纲》)通过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共同主持的审查,2012年10月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于审批。根据审批的《规划大纲》,在地方人民政府和项目法人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大量的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并于2012年10月编制完成了 《规划报告》。该报告经会议认真讨论,形成了审查意见初稿。成都院根据审查意见初稿,对 《规划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2012年11月提交了 《规划报告》 (核定稿)。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两河口水电站可研阶段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基本完成,为下一步可研审查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程建设近况

溪洛渡水电站大坝开始挡水

2012年11月16日,溪洛渡水电站最后一条导流洞——3号导流洞下闸,标志着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溪洛渡水电站大坝开始挡水,大坝导流底孔开始过流。

溪洛渡水电站共有6条导流洞,自2007年大江截流时开始运行。导流洞采用5洞截流6洞导流的方式运行。其中1号和6号导流洞于2011年汛后下闸并实施封堵与改建。2、3、4、5号导流洞按计划分别于2012年9月底至11月中旬陆续下闸。

2012年11月16日上午8时,3号导流洞正式启动下闸,此时溪洛渡坝址流量3000 m/s,大坝上游水位约391.5 m。9时,3号导流洞顺利下闸到位,大坝上游河段水位逐步上涨。至下午17时,江水漫过上游围堰。由于导流洞全部下闸后,上游水位从391.5 m涨至大坝导流底孔410 m高程并从导流底孔过流有一个过程,大坝下游二道坝至佛滩河段约7、8 km出现减水。中国三峡集团协调从永善县云乔水库调水为下游河段引进补水,减水河段维持了生态流量。16日下午19时30分,大坝1~6号导流底孔开始过流。在3号导流洞下闸过程中,溪洛渡工程建设部在采取补水措施的同时,协调永善和雷波两县政府及水电武警、交通武警采取交通管制、河道管制、鱼类救护和水情监测、库岸监测等综合措施,确保了下游减水河段的安全。

溪洛渡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永善县和四川省雷波县交界的金沙江溪洛渡峡谷,是我国已建和在建的第二大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电站和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1386万kW,年发电量约640亿kW·h。电站主要供电华中、华东地区,兼顾川滇两省能源需求。

目前,溪洛渡水电站各项建设任务满足进度要求,水库435 m以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已于截流前完成。溪洛渡工程建设正按照川滇两省和中国三峡集团把溪洛渡水电站建成“西部典范”工程的要求有序进行。

(刘 鑫)

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

2012年11月30日上午,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大坝具备挡水条件,为2013年首批机组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从1956年开始雅砻江流域水力资源普查,1988年开展卡拉至江口河段的规划,1999年底开展锦屏一级可行性研究选坝阶段的设计工作,2003年9月底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月工程进入筹建期施工,2005年9月8日,锦屏一级电站正式核准开工。成都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克服困难,挑战极限,付出了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有效解决了工程复杂地质条件评价、300 m级高拱坝的结构温控设计与基础处理设计、高边坡稳定与加固处理、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与支护设计、窄河谷大泄量泄洪消能技术、大坝混凝土骨料与碱活性抑制以及高山峡谷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施工组织等关键性技术难题,为锦屏一级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锦屏一级水电站自2005年11月12日正式开工以来,8年迈出八大步。2006年,实现了导流洞过流和工程截流目标;2007年,实现了上、下游围堰工程按期完工;2008年,实现了大坝530 m超高边坡、左岸基础处理工程安全开挖、垫座混凝土按期浇筑三大目标;2009年,实现了大坝混凝土浇筑年度形象目标;2010年,实现了大坝混凝土浇筑过百米和基础处理工程过60万m的目标;2011年,实现了大坝混凝土浇筑再过百米和基础处理灌浆过百万米的目标;2012年,实现了导流洞下闸蓄水的目标。

电站在8年的艰难建设历程中,广大建设者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科学管理、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在高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拱坝建基面开挖、左岸抗力体基础处理、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及变形问题处理、大坝混凝土骨料生产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作为雅砻江干流下游河段的控制性“龙头”梯级电站,电站下闸蓄水将对雅砻江下游锦屏二级、官地、二滩和桐子林水电站产生显著的补偿效益。

(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提前投产发电

2012年11月17日日,由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承建的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该机组是目前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自行研究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的抽水蓄能机组,机组的投产对填补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技术新领域空白具有划时代意义。

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境内,电站装机容量100万kW,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电站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开关站和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是华东电网内继天荒坪、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之后的又一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水电五局承建电站上水库工程,主要包括主坝、南副坝、北副坝、库盆等建筑物组成。主、副坝均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分别为88 m、62 m、53 m,坝顶宽度均为8 m。自2006年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以来,水电五局项目部为了实现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在上水库土石坝施工过程中,不断的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精心组织,加强质量管控,严格控制进度节点目标,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克服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不断加强施工节点控制,为电站的投产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相继完成1~4号机组安装运行,提前实现了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全部投产发电的目标。

(拓学渊)

糯扎渡水电站实现“一年三投”目标

2012年12月2日,糯扎渡水电站7号机组提前29天完成调试及72 h试运行,顺利并网发电,电站实现一年 3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境内,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规划 “二库八级”中的第五级。设计安装9台65万kW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85万kW。

2011年7月,电站7、8、9号机组蜗壳安装全部通过充水耐压试验,焊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2012年2月,3台机组定子叠装全部完成,每台机均顺利通过磁化试验,叠装质量超厂家设计及国标要求。3月,3台机座环加工全部验收合格,加工精确度高于厂家要求。7月,3台机组先后通过定子绕组耐压试验。8月23日,首台9号机组比计划工期提前3年投产,9月28日第二台8号机组也提前投产,开创了国内大型电站连续两个月实现两台机组发电之先例。第三台机组7号机并网发电后,12月3日顺利移交电厂,机组振动、摆度、瓦温值显示,安装质量达国内领先水平,各项系统运行稳定。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以优质、高效的成绩完成了3台机组的安装。

(王丽娟)

水电站运行

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正式实施

2012年11月12日,向家坝水电站泄水中孔、右岸500 kVGIS和7号机组等设备的监视、控制权正式切至三峡梯调成都调控中心。由成都调控中心实现对向家坝电站设备的远程调度、监视和控制,这标志着中国三峡集团和长江电力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顺利实施,实现了金沙江特大型水电机组远方集控。

中国三峡集团所属长江流域各梯级电站调度、运行管理采用 “水库调度统一、电力监控分区”的管理模式,成都调控中心做为溪洛渡、向家坝及未来重庆河段电站的区域集中控制中心,负责其区域水库、电力调度与集中控制,实行“调控一体化”管理。 “调控一体化”的实施,使电力、水库调度指挥与运行监控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梯级电站的综合效益,优化整合运行系统核心资源,实现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显著提高梯级电站的掌控能力和事故的快速分析与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成都调控中心通信及自动化系统建设有条不紊稳步推进,水调、电调、气象等自动化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并实现正式运行,通信光传输网 (一期)采购及安装工程通过验收并正式投运。

(李 乐 周 敏)

新技术新材料

“超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评价体系研究”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2012年11月19日,“超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评价体系研究”科技项目通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验收。

该项目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主要依托溪洛渡、锦屏一级、瀑布沟等水电站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围绕洞群围岩地质信息快速收集与评价、施工期快速监测与信息反馈、基于松弛圈的围岩稳定分析、围岩稳定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和动态设计等五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该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溪洛渡、锦屏一级、瀑布沟等水电站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成功解决了施工期围岩稳定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主要研究成果:①系统提出和完善了地下工程围岩地质信息快速收集方法和稳定性评价的工作流程,完善了地下洞室群三维地质建模思路和建模方法。②提出了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快速监测系统构建方法,开发出具有信息化、远程可视化的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安全监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建立了复杂地下洞室群的监控评价流程。 ③采用考虑洞周松弛参数场的自动反馈、基于松动圈的围岩参数场并行智能优化、考虑复杂地应力场及围岩松弛时效性的智能反馈等分析方法,对依托工程的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经典波速-弹模关系式与地下厂房围岩深度和变形弹模联系起来,建立了岩体扰动场与岩体损伤程度的统一关系,开发并实现了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弹塑性本构模型。④系统完整的提出了施工期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综合评价体系,首次建立了3个层次、4个等级、7个指标的量化分析评价标准以及稳定安全评价工作流程,完善了动态设计理念、方法和流程。

(刘 娟)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质测绘和工程测量中的综合应用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2012年11月24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质测绘和工程测量中的综合应用研究”科技项目通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验收。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无接触测量、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可满足高陡边坡、高山峡谷地区地质测绘和工程测量等专业的应用需求。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在系统分析三维激光扫描仪器适用性、数据现场获取、数据处理与精度等方面的基础上,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边坡位移变形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①提出了水电工程现场目标体"海量数据"快速获取、点云数据拼接、去噪、彩色信息配准等技术方法,解决了点云数据扫描时间和采样间距的设置、彩色信息和灰度值的融合、坐标转换与控制、信息提取及数据的输入输出等技术难题。 ②通过对三维点云数据中地质体几何信息识别、提取方法及地质信息输出方式等技术的研究,首次提出了结构面的直接判识、类比判识、推理判识等方法,解决了地质特征点、地质界线、空间几何形态等地质信息解译技术难题。使得快速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岩体结构精细调查、滑坡和危岩体调查、开挖面地质编录等成为现实。 ③通过对地形数据的精简算法和生成地形图方法的研究,解决了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成图中的点云抽稀间距、特征地形点的合理提取、点云数据成图与地物匹配等技术难题。 ④通过对边坡表面位移变形监测和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技术融合,探讨了大变形地质体监测的适应性,并成功应用于拉西瓦果卜错落体不同部位、不同时段的动态变形监测分析中。

该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怒江桥、罗拉、鲁地拉和滚哈布奇勒等工程,拓宽了水电工程勘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明显提高了地质测绘及工程测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刘 娟)

猜你喜欢

溪洛渡导流洞水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水下机器人在长河坝电站导流洞闸门堵漏中的应用
白鹤滩水电站导流洞金属结构安装技术总结
湖北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导流洞水力计算
溪洛渡水电站转子一点接地保护的应用
溪洛渡水电站
溪洛渡电站运行仿真系统的实现
溪洛渡电厂水头采集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