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2013-04-09刘富堂朱振菊姬克伟

山东水利 2013年7期
关键词:蒙阴县山洪雨量

刘富堂,朱振菊,姬克伟

(蒙阴县水利局,山东 蒙阴 276200)

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刘富堂,朱振菊,姬克伟

(蒙阴县水利局,山东 蒙阴 276200)

通过分析蒙阴县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效,针对系统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监测预警系统管理维护水平。

蒙阴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

蒙阴县总面积1605km2,辖11个乡镇、464个行政村,总人口53.8万。境内山地、丘陵分布广泛,占总面积的94%,属典型的山区县。受地形地貌条件和不稳定气候系统影响,极易发生山洪灾害。为探索山丘区山洪灾害防御途径,蒙阴县建成了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系统建设情况

蒙阴县为山东省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项目于2011-06下旬动工,2012-01上旬完成安装调试,2012-03通过初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项目主要包括监测系统、县级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系统以及防御预案编制、宣传、培训、演练等群防体系建设,共建成10个遥测雨量水位监测站、21个自动雨量监测站、50个人工雨量站、41处人工水位站,11个乡镇无线预警发射站、50套村级无线预警接收站,县预警中心平台等工程建设;同时还编制完成了11个乡镇及464个行政村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建立了群测群防组织体系。

2 系统建设成效

2.1 实现了预警信息自动发布

多年来,蒙阴县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虽已建设了雨量、水位监测站点,但仍有部分小流域存在监测盲区和空白地带。该预警监测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统筹考虑气象、水文、水利部门已建站点的基础上,在小型水库、河道等重点部位或监测盲区增设自动水位、雨量监测站点,在主要小流域增设人工雨量站,实现了重点区域或主要小流域内的降水量、水库水位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报送。县预警中心平台自动处理收到的各站点雨情、水位数据,根据设定的临界雨量值,自动向可能出现山洪灾害区域内的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2012年汛期,县预警中心平台自动发布预警信息120条,人工发布预警信息300多条。

2.2 丰富了预警发布手段

从以往山洪灾害预警发布手段看,多以县、乡、村逐级电话通知或村内大喇叭广播为主,基本满足预警发布的需要。但在电力、通讯系统保障能力较差或中断时,只能靠口头传递预警信息。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时,在运行维护和通讯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布设了无线预警广播站,其他村配备了人工预警设备,如手摇报警器、手持扩音器、锣哨,实现了远程预警和当地人工预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灾预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3 提高了灾害防御能力

从以往值班经验看,防办值班人员需及时调度、汇总、分析相关雨水情信息,对值班人员的要求很高。该监测预警系统具备的信息自动发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值班人员可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当地基础资料,及时向防汛指挥部领导和威胁区内的群众发布信息,为转移群众和应急抢险赢得充足的时间。2012-07-10T03:00:00,黄仁站累计降水量达172mm。县防办工作人员在向相关防汛责任人通报雨情信息的同

时,利用县预警中心平台远程启动了村级无线预警广播系统,及时广播预警信息和群众转移要求,提高了灾害应对处置能力。

3 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设备稳定性有待提高

部分系统设备存在运行不稳定的情况,如个别自动雨量站太阳能电池供电设备若遭遇5d的连阴天,就会出现数据发送不及时、不准确现象;个别村级无线预警接收站,受地形制约,有时不能正常接收无线预警发射站的信息;短信发送平台有时死机,信息发送不及时等。

3.2 基础资料录入工作量大

依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需要,该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涉及小流域、历史洪水、受威胁区域面积及人口、监测站点信息及关联乡镇、村防汛人员信息等,特别是防汛人员联系方式经常变动,相关数据需及时搜集、整理、修改,且要逐一录入,工作量极大。

3.3 临界雨量难以准确界定

该系统的临界雨量,主要是依据所选典型区长系列雨量站资料,通过频率分析和计算,确定典型区内站点的临界雨量,即警戒雨量和转移雨量。但因地形地貌、前期雨量、山洪灾害类型(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难以划分,引发山洪灾害的降雨量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布设的各站点的临界雨量也不尽相同。对各站点的临界雨量的确定,需在今后的运行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3.4 运行维护难度大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雨量站、水位站、无线广播站等设备均露天外置,且大部分位置偏远,无专人管理,极易发生设备被盗或人为破坏等情况。另外,现有防办人员中,既懂防汛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十分缺乏,设备维修问题解决不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应用的难度较大。

3.5 群测群防体系未真正落实到位

乡镇、村虽编制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但操作性不强,且宣传不到位,很多群众不知晓。另外,许多群众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虽发放了明白卡,但多一放了之,未真正落实其用处。

3.6 信息共享难度大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需与国土、气象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但对于共享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另外,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各自开发了一套系统,每遇降雨,均给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短信,致使各级防汛责任人每天收到内容大致相同的预警信息,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

因雨量水位监测、预警等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8年,且每年均需投入运行管理费用。根据山洪灾害防治需要,应将监测预警系统维修养护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明确系统维护经费来源。同时,建立健全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的相关规定、办法,落实好技术、人员、物资保障,以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4.2 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建议上级出台统一的标准规范和信息发布规程,由防汛办统一整理汇总水文、气象部门的数据资料后,利用监测预警系统发送至各防汛责任人。同时,加大防灾减灾资源整合力度,真正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共管,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

4.3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因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运行管护需要懂信息技术和水利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议由省水利主管部门牵头,委托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对各山洪灾害防治县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掌握开展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发挥监测预警系统优势。同时,针对基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指导县、乡、村制定详实、周密、易于操作的防汛预案,加大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完善基层群测群防体系,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4.4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按照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安排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规范人类自身活动,严厉查处非法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控制和规范生产、开采、开发建设项目,鼓励灾害易发区内的群众主动搬迁避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科学设置临界雨量值(警戒雨量和转移雨量),确保山洪预警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发挥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

4.5 协调推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在管好、用好监测预警系统的同时,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水利、国土、气象、环保、住建的项目资金,统一安排部署山洪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同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山洪灾害防治专项基金,逐步实施山洪沟整治、病险塘坝加固、河道综合治理等,努力完善抗御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

(责任编辑赵其芬)

P426.616

B

1009-6159(2013)-07-0025-02

2013-04-15

刘富堂(1979—),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蒙阴县山洪雨量
宁夏红柳沟流域水沙变化及产沙分析
含羞草
省级家庭农场系列之
——蒙阴县蒙林家庭农场
蒙阴县金崮园家庭农场
优雅地表达
基于小波去噪的称重雨量数据分析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之基础数据质量控制
SL—1 型雨量传感器故障分析排除和维护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