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组织 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

2013-04-09集贤县水务局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堤防征地河流

□集贤县水务局

集贤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境内有6 条河流,5个中小型水库。近年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结合实际,以“强化治理、生态优先”为目标,按照“流域统筹、重点防护、突出生态、兼顾风貌”的思路,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作。2011年以来,先后对小黄河、二道河、安邦河三条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堤防13.45公里,加固堤防99.82公里,疏浚拓宽河道4.1公里,新建穿堤建筑物8座,完成总工程量407万立方米,使 2.6万人、43.8万亩农田、42公里公路铁路、20公里通讯输电线路受益。初步实现了河道综合整治、农业增产增效、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品位提升“四位一体”的同步效益。

一、精心组织,强化推进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将其做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干部目标考核体系之中。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抽调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参与治理工作。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我们把规划设计作为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的第一要务,组织有关专家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因素,编制完成了《集贤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用以指导全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同时,制定工程建设方案,理清治理工程建设步骤,明确工程建设标准,使治理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县政府牵头与相关部门、乡镇签订责任状,明确治理工作职责任务。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机制,确保工程建设依法依规顺利推进。

二、创新举措,破解瓶颈问题

征地、资金和附属物迁移是制约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共性问题,也是三大难题。我们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一是多管齐下征用土地。在治理工程的征地过程中,群众惜地如金,阻力极大。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三个工作组,深入村屯,反复与涉地农户协商,最大程度地争取村民的支持与配合。采取串地、让地、延长承包合同、资金补偿等多种征地办法,最终完成了1 235亩的征地任务。二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治理工程需要大量的配套资金,我们县财政是保盘子、保运转的财政,财力不宽裕。面对难题,我们积极主动,不等不靠,采取对上争资、整合内资、银行融资等办法,多渠道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两年来,集贤县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上投入配套资金1 800多万元,为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积极协调解决难题。治理施工中,涉及迁移通讯、供电线路等各种难题,且涉及的铁路、供电、部队、电信、农垦等部门大多为中省直单位,协调难度较大。我们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听汇报、看现场、想办法,多次协调相关部门的市级、省级主管部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为治理工程的顺利施工扫清了障碍。

三、严格管理,提高建设标准

建设中严格质量要求,功能与功效并重。一是严把工程施工质量。坚持高标准建设原则,在低洼地段施工时,对含水量较大的堤防填筑土方增加了倒运、晾晒工序,将土方含水量降至施工要求的最优值并分层压实,建成后堤防碾压密实、表面平整、轮廓线顺直,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切实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二是功能与功效紧密结合。在治理工作上,我们将河流流域进行综合考量,在满足河流防洪安全和资源功能的前提下,加大了景观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安邦河城区段治理上,把河道治理与滨水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在安邦河两岸的适宜节点建造亲水平台、休闲设施、活动空间等,重点打造了全新的城镇滨水景观带,使安邦河两岸土地增值,实现了水利建设与城镇建设、环境整治、人文休闲等有机融合,不仅提高了河流防洪标准,而且提升了城市品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堤防征地河流
河流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流放自己的河流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南方CASS结合Excel在茅坡水库征地量算与统计中的应用
当河流遇见海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