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毒邪特点浅析肺间质纤维化病机*

2013-04-09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肺失肺络外感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250014)

杨景青 朱 雪△ 李莹莹 郭俊美 郑 建 王丽芹 张 伟△

1 毒的概念

何谓毒?毒字本义,《说文解字》中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引申为厚也、恶也、害也。毒之来源有外毒与内毒之分。外感之毒指由外而来,侵袭肌体,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如中医学中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戾气等;现代医学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日常生活中大气污染、噪声、农药化肥对食品的污染、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电磁波、超声波等超高频率对人体的干扰等。内生之毒指来源于体内、人体不需要乃至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一类病邪,如肌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由于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产生的病理产物蕴积而成的痰毒、瘀毒、浊毒、粪毒以及五志过极化火而成的火毒,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记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由此可见,内毒可由邪气偏盛猛烈,蕴藏蓄积而成。

2 毒邪特性及致病病机

肺乃相傅之官,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在生理状态下,肺脏宣发肃降能够促进络中血气双向流动,而在病理状态下,肺失相傅之职影响络中血气的双向流动,产生相应的络脉病变。络病理论源于《内经》,成于东汉,兴于明清,叶天士在总结前人络病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久病入络”理论;当代医家吴以岭院士在其《络病学》中明确指出肺间质纤维化主要指肺络的病变,毒邪临床表现复杂、致病特点不一,而不论外感与内伤,毒壅肺络日久均可化热,热毒壅肺,进一步加重肺络的损伤,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缠绵难愈。

2.1 火热性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肺纤维化患者初期发病多由外来火热之毒,侵袭肺脏,气机郁滞、痰浊瘀血内生导致肺络痹阻,肺失宣肃而为病。《医学三字经·咳嗽》曰:“肺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

2.2 依附性,反复性,酷烈性 毒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极易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胶着不化,缠绵难愈。肺为华盖,外合皮毛,六淫之邪侵袭,皮毛先以受之,邪气以从其合。毒邪在外常依附于六淫侵害人体,如吴鞠通《温病条辨》“毒附湿而为灾”,外来毒邪侵袭人体后,以气血为载体,无所不及,壅阻气机,败伤血分,肺络受损,产生不同病理损害。在内毒邪往往依附于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积滞、痰浊、瘀血等,而形成痰毒,瘀毒、粪毒等多种毒,这些内毒又形成新的病因,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恶化。临床上,肺纤维化患者常因感受外邪反复感染而使咳喘加重,表现为反复性。又肺纤维化晚期邪毒与痰浊胶结形成痰毒,阻塞气道,肺失肃降,痰毒蒙蔽清窍,出现烦躁、嗜睡、昏迷等变证,发为肺性脑病;肺失宣发,清气不入,浊气不出,出现喘促、胸闷等变证,发为呼吸衰竭,是为毒邪之酷烈性。

2.3 侵害性 毒邪败坏形体,易生变证。王氏[1]强调毒邪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出中风后常有瘀毒、痰毒、热毒互结,破坏形体,损伤脑络。肺纤维化缠绵难愈,进至疾病晚期,病机转化由气及血,由肺及肾,肺肾两虚,气血不足,痰浊内生,瘀血阻滞,络虚不荣,肺脏失于濡养发为肺痿。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痿者萎也,如草木之枯萎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形象地描述了肺叶因津涸而干枯皱缩,萎弱不用的特点。临床症见胸闷气逆、咳吐浊黏涎沫、其质枯稠不易咯出,痰带血丝或咯血,爪甲青紫,面色晦暗,重者代谢紊乱,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2.4 秽浊性 毒邪秽浊之性与成因关系密切。外感毒邪除来自异常气候之外,亦容易在肮脏、秽浊的环境中产生。吴鞠通《温病条辨》“温毒者,秽浊也”说明毒邪具有秽浊之性,容易阻遏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对人体产生严重的病理损害。临床上诸多肺纤维化患者皆因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棉尘而发病;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为气之主、主出,肾为气之根、主入,一出一入,始能完成人体内外气的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散布于空气中的粉尘随呼吸进入肺脏。粉尘五行属金,其性燥烈,蕴积体内,既可耗气伤阴,亦会阻塞肺络,导致气滞血瘀,肺失肃降,而见气短干咳,胸闷胸痛。

3 现代毒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于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氧自由基、兴奋性神经毒、过敏介质、钙离子超载、凝血及纤溶产物、微小血栓、新陈代谢毒素、突变细胞、自身衰老及死亡细胞、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过度释放等,这些均被看成是中医毒邪的范畴。[2]疾病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内生毒邪”,可直接导致肺泡上皮损伤和上皮下基底膜破坏,启动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生,致使胶原和细胞外基质过度生成,损伤的肺泡上皮和炎症浸润的白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分泌TNF-α、TGF-β 和IL-8 等,这种慢性损伤和纤维增生修复过程,最终导致肺纤维化。[3]

4 结语

综上所述,肺间质纤维化病机认识的突破口就中医学而言,“毒邪”和“络病”可以作为深入研究的切入点,也即中西医共同研究的结合点。毒损肺络是肺纤维化形成的早期病理基础,同时也是导致病情进展演变的重要因素;若早期治疗及时,灵活运用解毒通络化痰祛瘀之法则病可向愈;反之,若失治误治则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邪毒顽恶难解,痰瘀胶结不化,正气损耗,毒、痰、瘀、虚互结,随着病情进展,虚愈甚,毒愈深,邪愈滞,络愈伤,病势缠绵,变证丛生,危及生命。肺间质纤维化以毒立论,对于其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化,病情演变转归的把握,治疗思路与方法的拓宽和创新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 (4):195-196

[2]王小玲,张军平,许颖智.论毒邪理论在心系疾病中的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 (8):2 090-2 093

[3]刘永平.探讨虚瘀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J].新中医,2012,44 (8):182-183

猜你喜欢

肺失肺络外感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学病机的探讨∗
“肺络微型癥瘕”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
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哮45例临床观察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从肺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