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取得的经验及启示

2013-04-08胥信平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庆市节水型节水

□胥信平

(作者系黑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

大庆市是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在2006年被水利部列入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来,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加大节水工程建设投入,在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可观成效。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为我省探索一条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全新的启示。

一、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大庆市水资源状况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嫩江左岸低平原区,属嫩江洪泛区,乌裕尔河、双阳河洪水和明青坡水的承泄区。大庆市区内无较大江河,呈现明显的闭流区特征,市区内水资源量2.27亿立方米,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9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城市。大庆市是新兴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全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在我省地级行政区中排名第四位。大庆市供水主要以地下水和引嫩江地表水作为水源,其中地下水现状开发利用率达到72%以上,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已列入到我省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量短缺已经成为大庆市工业、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由于工业、生活废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市区内湖泡水质加剧恶化,主要排水干渠和百余个泡沼均为劣Ⅴ类水体,当地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二)面临的问题

1.大庆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庆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石油石化基地,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十个项目区正在逐步实施,这些项目区乃至整个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都需要水资源的强力支撑和保障。大庆市水资源十分缺乏,可利用的地表径流很少,城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而石油化工基地、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的实施造成了大庆市用水需求的刚性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2.水生态环境恶化。大庆市属于闭流区域,湖泡水体交换周期较长,水体的盐碱化和富营养化严重,同时,市区内大多数泡沼还承担城市工业、生活纳污的任务,工业、生活废污水不达标排放造成了泡沼的湿地功能不断地退化,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农业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展现。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困扰大庆市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水田缺水现象日趋严重,水田面积急剧缩减,而旱田灌溉几乎全部依赖地下水开采,但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和水量逐年下降,农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主要作法和取得的成效

为解决大庆市水资源问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庆市从2005年开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并于2006年被水利部列入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

1.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的工作。大庆市自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以来,积极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了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和制度体系,大力开展了工业、农业、城镇节水工程建设。一是加大节水工程建设投入,夯实节水基础。首先,积极推进工业节水工程建设,引导企业进行节水设施改造。引导工业企业投资2.6亿元,开展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油田注水处理工程,大庆石化公司化工循环水、净化水系统及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大庆炼化公司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凝结水和新鲜水回收系统改造工程等节水设施建设,极大提高了工业用水的利用率。其次,大力开展了高效节水示范性工程建设。自2005年以来,共投资6.46亿元,建成旱田节灌面积644万亩,改善水田面积近20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受到水利部充分认可,作为东北四省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示范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次,加强城市污水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管网更新改造。大庆市投入6亿元,完成了乙烯污水处理厂、陈家大院污水处理厂、八百垧污水处理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的建设,更新改造管网135公里,极大提高了污水处理达标和回用率。二是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管理体系。大庆市颁布了《关于大庆市地面水域环境保护功能保护区划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告》、《关于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决定》等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节水管理制度、计划用水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节水“三同时”制度、节水统计报表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三是加强节水宣传,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有效促进了节水工作的广泛开展。四是加大力度推广节水新技术。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培训,利用典型示范点积极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新技术。加快石油石化行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采用先进的工业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逐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2.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效。一是工业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大庆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46立方米减少到27立方米,减少37%,石油石化大企业基本建成节水型企业,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1.11%以上,试点期间,在工业增加值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工业用水总量零增长。二是农业节水工作迅速发展。旱田节水灌溉面积率从2005年的36.2%提高到2010年的7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8增至0.55,年节水在4.7亿立方米以上。三是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率得到较大提高。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设施256处,日处理能力265万吨,已建生活污水处理厂8处,日处理能力43.5万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1.92%,回用率达60%以上。市区更新改造供水管网135公里,主管网漏损率从18%下降到12%,年节水量2400万立方米。四是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施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面积由2005年的5560平方公里缩减到2010年的375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区地下水位由平均降深58米回升到平均降深28米,平均上升30米。

通过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大庆市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了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实现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大庆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四)主要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大庆市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以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明确了节水发展思路和措施,将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到的工作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逐级落实目标责任,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加大资金投入。稳定的资金投入是推动节水工作的保障,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纳各方面资金,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筹措资金。大庆市利用自身工业优势,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投资力度,2005年至2010年累计投入资金达23.08亿元,资金投入约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投资的3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切实的资金保障。

3.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杠杆作用。发挥市场配置水资源基础作用,适当调整水价,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试点期间市本级征收水资源费1.1亿元。积极推行阶梯式计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水价制度,在农业灌溉供水上推行按方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灌区按计量收费,有效促进了农业灌溉节水。

4.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大庆市着力改革不同形态水资源、城乡与行业用水以及各类涉水事务分割管理的体制,进一步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多种水源统一配置和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水资源整体配置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目标的实现。

5.增强公众节水意识。大庆市在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公众节水认识和意识的提高。通过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推动示范性节水工程建设、鼓励公众参与节水监督等举措,有效提高了公众的节水意识,赢得了全社会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支持。

二、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启示

(一)我省水资源主要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我省水资源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水资源总量较大,亩均占有量不足。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10亿立方米,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368立方米,仅有全国亩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我省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丰水年、枯水年降水及径流差异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干旱频发。再次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全省水土资源呈现的特点是东、西两大平原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耕地面积占全省89%,而水资源总量只占全省的50%。

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与我省水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我省用水需求的刚性增长,而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我省2020年、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353亿立方米和370亿立方米,按现状各业的用水效率很难满足国家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其次,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担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预计2030年我省农田灌溉面积将达到1.2亿亩,其中水田稳定在6000万亩左右、旱田稳定在6000万亩,由此将带来灌溉用水的大幅度增长。如果农田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我省水土资源条件很难满足农田灌溉面积增长要求。再次,我省部分地区河湖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水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为解决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达到2020年、203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6、0.6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0立方米、3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5%、85%的节水目标,进一步推进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结合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实践经验,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加以推进。一是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水资源规划实施管理,统筹考虑开发、利用和保护,合理确定水资源可利用上限,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二是推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根据综合规划、节约用水规划,将用水总量逐级分解落实,修订完善行业、产品与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三是强化工业节水。以电力、纺织、钢铁、石油化工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加快利用先进工业设备进行节水改造,鼓励污水回用及循环用水。四是加强农业节水。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进度,抓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推广高效输水技术。改进田间灌水方式,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五是推进城市节水。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更新改造进度,降低管网漏损率。加强节水器具和节水产品的推广普及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节水技术标准。六是构建公众全面参与平台。深入开展节水教育基地建设,推进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学校、节水型社区等节水型载体创建活动,把节水型载体建成公众有效参与的平台。

猜你喜欢

大庆市节水型节水
坚持节水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节水型抽水马桶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大庆市房地产业供需现状与建议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