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脓汁中分离出血链球菌1 例

2013-04-08翟淑景石丽萍张云

河北医药 2013年19期
关键词:脓汁心内膜炎臀部

翟淑景 石丽萍 张云

血链球菌是口腔链球菌群的重要菌种[1],是人口腔中固有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在维持牙周微生态中起重要作用。从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中分离出此菌,但从化脓性患者脓汁中分离出此菌却少见,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5 岁。主因吸毒10 年,自行于臀部注射“杜冷丁”而感染。7 d 前出现左臀部疼痛,行走受限,伴低热,自行口服“欧意”胶囊,3 粒/次,2 次/d,症状无缓解。于2012 年3 月12 日来我院就诊,以“臀部软组织感染”收入院。查体:体温38.2℃,心率90 次/min,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白细胞总数16.7×109/L,中性粒细胞90.5%。淋巴细胞7.2%,嗜酸粒细胞1.3%,单核细胞1%,血红蛋白125 g/L。左臀部外上象限有散在针眼,局部隆起,皮肤不红、无破溃,触感较硬,面积10 cm×10 cm 大小,皮温稍高,有深压痛,无波动感。左下肢活动受限,右侧无异常,余状况可。13 日行穿刺,抽出脓汁12 ml,黄褐色,较稠,味臭,送细菌培养。14日局部麻醉,行切开引流术,脓腔位于臀大肌下间隙,15 cm×15 cm,引流脓液约750 ml,黄褐色,伴恶臭,复送细菌培养。15日观察伤口,一侧隆起,疼痛加剧,又抽出5 ml 脓液送检。术后清创、换药、青霉素静脉滴注,21 日疼痛减轻,27 日病情好转,自述无疼痛,体温36.5℃,白细胞总数8.6×109/L,中性粒细胞68.5%。淋巴细胞29%,嗜酸粒细胞1.3%,单核细胞1.2%,血红蛋白125 g/L。于3 月28 日治愈出院。

培养及鉴定:脓汁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放35℃温箱,培养24 h,观察结果: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不生长。血平板上:有α 溶血,较干,针尖样菌落生长。涂片,染色,镜检:革兰阳性球菌,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呈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生化试验采用杭州天和细菌生化微量反应管,结果:七叶苷、精氨酸、乳糖、菊糖、葡聚糖均阳性;尿素、淀粉、VP、甘露醇、山梨醇、棉子糖均阴性,6.5%氯化钠不生长,触酶阴性,杆菌肽耐药。鉴定结果:血链球菌。药敏试验(K-B 法)结果: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青霉素、菌必治、氧氟沙星、奥格门汀、西力欣、万古霉素均敏感;丁胺卡那、红霉素均耐药。

2 讨论

血链球菌常寄居于鼻咽、口腔、消化道及女性生殖道,偶见皮肤[2],因最早是从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中分离出而得名。

血链球菌属口腔链球菌群,其产生的过氧化氢和血链素等成分有拮抗引起龋齿的口腔致病菌的作用[3]。是早期牙面定植菌之一,但又属条件致病菌,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时,寄居在口腔或龈隙的细菌可侵入血流,少量细菌可被吞噬细胞清除,若心脏瓣膜有损或人工瓣膜者,细菌可停留繁殖,引起心内膜炎[4]。有免疫缺陷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导致败血症,亦可感染其他部位如肝、脑、腹腔而发病[5,6]。

血链球菌在口腔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也多有报道,但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化脓性感染至今少有报道。此例患者吸毒10 年,自行注射“杜冷丁”时,未经消毒,主因免疫力低下而感染,因属罕见病例特报道,以供探讨学习。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763-764.

2 吴波.血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机制.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262-264.

3 周村,李颖,黄萍,等.血链球菌在不同牙周状态下的分布及相关研究.中国微生态学,2002,14:150-152.

4 黄志基,陈为欢.从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血链球菌.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11:45.

5 魏宏莲,李娜,王鑫.从腹水中分离出血链球菌1 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20.

6 李洁,陈愉,孙继梅,等.尿抗原测定快速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5-48.

猜你喜欢

脓汁心内膜炎臀部
一例用饱和食盐水治疗狗化脓性炎症的报告
家畜三种常见外科病的症状和治疗
对称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诊治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牛放线菌病诊断和治疗
手到病除
激活臀部
家畜急性心内膜炎的诊治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术期护理配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