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东地区小水电发展的SWOT分析

2013-04-08肖弟康李锦秀

水利水电快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农牧区小水电农牧民

肖弟康 李锦秀

(1.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2160;2.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10)

藏东地区的水能、太阳能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较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小水电(在我国,小水电系指装机容量25 MW及以下的水力发电站和以小水电为主的地方小电网)的发电成本仅为太阳能的1/4,加之以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为主的用电负荷很低,所以长期以来,藏东电力建设以小水电为主。但小水电建设出现了不能很好适应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情况,特别是小水电站提前报废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小水电作用的发挥。因此,分析研究小水电在藏东地区的发展前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SWOT分析方法是以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为基础来寻找和制定战略的方法[1]。通过SWOT分析,对藏东地区发展小水电的条件、困难和机遇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可以找出其自身具有的优势因素、弱势因素、外部的机会因素,以及威胁因素,从而明晰适合藏东小水电的战略发展模式。

1 发展优势

藏东在行政上以昌都地区为主,在藏东地区建设小水电,对缓解藏东城镇及广大农牧区用电的紧张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能有效避免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带来的资源枯竭问题。①水的循环使水能可以再生循环使用,水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性,利用水能发电可有效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藏东小水电理论蕴藏量400万kW,在地区能源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②昌都地区已发现的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储量约为3 700万t[2],按目前昌都地区电力总装机容量约1.3万kW,而每吨煤可发电2 500 kW·h计,800多年后昌都的煤矿资源将被开采殆尽。

(2)生产效率高、成本低。①同火电站相比,水电站的能源利用率是火电站的两倍以上(水电站的能源利用率达85%以上,火电站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发电成本仅为火电站的15%左右[3];②与太阳能相比,建设小水电成本为3万元/kW,而建太阳能电站成本则高达16万元/kW。大规模持续利用水电资源,可大大降低电力生产成本。

(3)社会效益良好。①小水电可满足农牧民生活照明、生产辅助动力的最基本需求,让地广人稀的居民更快地结束酥油点灯的历史;②小水电可以解决青藏高原农牧区缺少薪柴的问题;③小水电可满足农牧民看电视、上网等文化生活需要,这对于破除迷信,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西藏社会政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④电力发展可促进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牧民摆脱贫困、增收致富提供基础条件[4]。

(4)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①可解决广大农牧区的生活燃料问题;②以电力做燃料,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颗粒等,可以有效避免空气污染;③以电力做燃料,可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5)规模小、工期短。一般情况下,藏东小水电的建设工期为1~2 a,工期短、规模小,可解决用电负荷小且用电点分散的藏东农牧区供电问题。

2 发展劣势

藏东小水电的发展也有劣势因素,若处理不当也能造成严重的危害,轻则使建成的电站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重则造成重大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影响环境。藏东现运行的小水电中98%以上为引水式电站,引水距离平均长1 300 m,最长达4 700 m,最短117 m。引水渠道开挖会引起地表土垮塌而诱发地质灾害,且取水口下游会形成减、脱水河段,对沿河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如2006年8月建成的昌都县百格·野堆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引水渠施工土石方开挖量大,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后通过人工植草固坡13 340 m2等生态恢复工程处理措施,生态才得以逐步恢复。

(2)电站的实际负荷小且难以外送。由于藏东农牧区用电负荷小,近90%的小水电出力过剩,实际发电不到设计能力的40%,如洛隆县加玉桥电站,2004年投产装机容量640 kW,现有最大负荷实际160 kW。此外,昌都地区除5万余人口集中于县城,其余则分布在4 600个村落中,平均每村人数不足120人,平均乡镇间距离大于50 km。由于地域辽阔(10万km2),且沟壑纵横、山高坡陡、险峻跌宕,因此难以建成覆盖全地区的电网。在这种情况下,小水电只能在局部小范围供电,不能发挥效益,故经济上难以为继[6]。

(3)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差,电力不足,季节性缺电现象严重。由于绝大部分电站不能调蓄径流,加上藏东地区丰水期和枯水期来水流量差很大,夏秋季发电量大但负荷小,冬春季用电负荷大但发电量小,形成负荷与出力的峰谷错位。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电网支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难以保证,电力不足、季节性缺电现象严重。

3 发展机会

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藏东小水电发展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1)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更加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水利部和国家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昌都小水电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昌都地区党委和政府将小水电列入重点行业予以政策扶持,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支持并广泛参与小水电建设。

(2)小水电资源丰富。藏东地区处在横断山区“三江”流域,山势陡峭,沟谷纵横,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理论蕴藏量4 046万kW,其中,小水电理论蕴藏占总蕴藏量的10%,目前,小水电开发利用率不到4%。

(3)农牧区群众急需用电。2010年,全地区正常运行的小水电站112座,县城与乡通电率虽为100%、89.8%,而村、户、人口通电率实际分别为49.6%、44.3%、43%,全地区 61 万人口中,还有 36万以上的农牧民群众未用上电。因此,小水电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4 发展面临的威胁

(1)地质灾害影响。横断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在洪水季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非常高[7],对小水电造成很大威胁;另外,由于电站引水渠分布面广线长,遭受破坏的概率很高。以上原因导致藏东小水电提前报废率高达90%,平均服役年限不到正常使用寿命的50%[8]

(2)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全地区基本属于半农半牧区,第二、三产业比较落后,以2010年为例,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51.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粮食总产量8.87亿kg,肉类总产量约为600万kg,人均年收入2 830元。鉴于藏东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要依靠国家继续增加无偿投入或引入社会投资来发展小水电。

5 发展战略模式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发挥优势,克服弱点,抓住机遇,化解威胁”[9],寻找适合昌都小水电发展的战略模式。

(1)抓住机遇。把握好藏东小水电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小水电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努力实现藏东农牧区人口通电率100%的目标。①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发布了如“西部大开发”、“对口援藏”等支持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助推藏东地区小水电的快速发展;②要把解决广大农牧民用电问题作为护贫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昌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牧民急需的用电问题;③出台相关政策,激发中小投资者参与昌都小水电开发的积极性。

(2)消除外界不利因素。①当地政府要充分了解阻碍小水电发展的各种因素和现实困难,化解各种危机,制定有利于小水电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②在地区经济落后及国家投资小水电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力争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引入中小型企业投资;③在小水电审批中,一定查清站址及库区主要工程地质、地震情况;④新建电站要重视环保、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工作。

(3)克服小水电产生的不利影响。①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减少小水电建设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②对现有问题严重的小水电站进行改建和扩建,延长电站使用寿命;③在建设小水电时,将解决农牧区群众“以电代柴”的能源替换作为一项基本任务;④大力发展农村电网,尽量把电网延伸到人口较为集中的乡村,尽早建成藏东电网;⑤在缺水地区采用太阳能或风能发电。

综上所述,采取这些措施后,必然会促使藏东小水电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司有和.现代管理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昌都地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3]袁俊森.水电站[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4]肖弟康.藏东地区水电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10.

[5]肖弟康,温汝俊,吕 红.藏东地区引水渠道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节水灌溉,2008,(4):48-49.

[6]温汝俊,肖弟康,吕 红.藏东地区通电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能源,2007,(10):34 -36,47.

[7]林学锋,瞿学波.藏东三江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的规划构想[J].人民长江,2008,(18):40 -42,66.

[8]肖弟康,温汝俊,吕 红.藏东地区小水电提前报废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2):91 -92,94.

[9]王月琴,刘 毅.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1):160-163.

猜你喜欢

农牧区小水电农牧民
农村小水电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小水电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