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车列检劳动组织改革的探索

2013-04-08卢晓波上海铁路局杭州北车辆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人机分工货车

卢晓波 上海铁路局杭州北车辆段

1 货车列检劳动组织改革的背景

2010年5月10日,上海铁路局正式推行货车列检“人机分工”作业方式。“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可概括为:TFDS系统(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通过高速摄像头自动拍摄进站列车车辆运行的技术状态,自动将图像信息储存并传输到站内列检所检测室,室内检车员利用列车到站前的短暂时间,完成对照片的浏览分析,发现车辆故障后及时通知室外检车员到现场进行处理。“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可大大减轻现场作业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工检车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漏检,提高了检车质量。

“人机分工”作业方式为货车列检作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由人控向人机联控、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探索改革货车列检劳动组织,全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车辆检修质量,促进减员增效,更好地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而紧迫的课题。

2 货车列检劳动组织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 货车列检劳动组织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人工检查作业方式下,货车列检一直实行“检修合一”的传统班组设置模式。在生产组织方面,由于人工检车质量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为确保典型故障发现率,通常更侧重于到达列车检查作业,强调“以检查促修理,以到达保始发”。在人员配备方面,由于近年来列检人员普遍紧张,为加强到达列车检查作业,往往优先考虑到达列车检查人员的需求,修理人员、始发列车作业人员的配备始终严重不足。

传统的货车列检劳动组织已不能满足作业方式转变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不利于强化专业管理。“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在检查监控手段、规章、标准等方面与传统的人工检查作业方式差别很大,需要有一支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业务水平的专门队伍。

(2)不利于提高车辆检修质量。“检修合一”的传统班组设置模式不能实现外部异体监督,室内、室外检车员对作业范围和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不能通过外部机制得到有效监控,从而影响了对规章、标准的执行力度,给车辆检修质量带来了隐患。

(3)不利于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行“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后,技检工作效率和检车质量已得到了较大提高,若再以传统的人员配备模式来组织生产,则会造成到达列车检查人员相对过剩,而修理人员、始发列车作业人员紧缺的状况却得不到缓解。当到达列车检查作业发现的重点故障较多时,修理人员往往来不及处理,造成不必要的甩车临修。在始发列车较为密集时,受技检作业时间的限制,始发作业进行不充分,不能保证始发列车的运行安全。

2.2 “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的特点及其要求

(1)TFDS系统的高技术、高标准,要求相关使用人员须专业化、规模化。

TFDS系统是集成了电子、通信、网络等各种新技术的一种先进的检测系统,对相关使用人员及配备有较高的要求。上海铁路局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室内检车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具有从事列车检查作业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车辆结构,熟知车辆配件名称,上岗前需经过铁路局组织的专门培训,持证上岗率须达到100%。对室内检车员的配备也有明确规定:按照TFDS系统检测方向分别建立动态检车组,每组按转向架底部、车钩缓冲、车底、转向架侧架4个工位配备4名室内检车员,另配备组长1名,按四班制配齐。

(2)“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的协作性、时效性,要求必须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目前由于TFDS系统技术上尚需完善,“机检”还不能完全代替“人检”,过渡期内将使用“人机共检”的模式。“人机分工”作业方式需参与各方分工协作、快速协调,因此必须制订室内、室外检车员相应的作业范围和质量标准,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确保技检作业不漏项,提高技检质量,同时尽可能减少重复作业,提高技检工作效率。必须建立、规范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在作业过程中对故障的发现、处理通过信息传递→确认→反馈形成闭环管理,以达到快速协调、迅速响应的目的。

(3)“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的高质、高效,要求必须调整相应的生产组织。

推行货车列检“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目的是为了压缩列车在站编组时间,加快车辆运转周期,提高货物运量,确保车辆检修质量与运输生产安全,实现减员增效。实行“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后,一是货车车辆运行状态检查由列车到站后的“静态”检查转变为列车进站前的“动态”检测,使现场作业人员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加强对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关键部位的检查、修理,提高车辆的检修质量。二是改变了以往靠检车员手敲、眼看、耳听的落后检测手段,避免了人工检车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漏检,提高了检车质量。三是通过室内、室外检车员检查范围及责任的划分,有效减少了重复作业,提高了技检工作效率,缩短了技检时间。四是改善了职工的作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释放了一部分劳动生产力。

因此,实行“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后,可相应减少室外检车员的配备,目前列检人员普遍紧张的情况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给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列检生产组织应从目前的“以检查促修理,以到达保始发”逐步过渡到“检修并重,强化始发作业”,配齐、配强相关作业人员。

3 货车列检劳动组织改革的内容

根据“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的特点及其要求,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匹配的角度出发,实行“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后,货车列检劳动组织的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班组的设置及职能界定

(1)成立动态检测班,并按照TFDS系统检测方向分别设置作业组,每组按转向架底部、车钩缓冲、车底、转向架侧架4个工位配备4名室内检车员,另配备组长1名,按四班制配齐。动态检测班主要负责对TFDS系统的信息进行分析、传递,并对现场检车员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上报。

(2)在目前“机检”还不能完全代替“人检”的情况下,既有列检生产班组主要负责现场作业范围内的车辆检查作业,对室内检车员传递的信息进行确认,并按规定进行故障处理。

3.2 开展制度性建设工作

(1)根据TFDS系统的技术发展状况,定期修订室内、室外检车员相应的作业范围和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作业,不断提高技检工作效率。

(2)建立、健全室内检车员交接班、考勤、统计分析、台帐等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3.3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1)按规定要求配齐、配强室内检车员,充分发挥TFDS系统的动态检测作用,确保货物列车的运行安全。

(2)随着TFDS系统技术的逐渐提升,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检测质量与技检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应逐步减少既有列检生产班组到达列车检查人员的配备,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3)加大对既有列检生产班组修理人员的配备力度,进一步提高重点故障的处理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甩车临修。

(4)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配备始发列车作业人员,加强始发列车作业,充分发挥始发列车作业的“安全保障”作用。

3.4 建立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计件工资分配办法,将室内检车员的计件工资与其检测工作量、质量挂钩,充分发挥计件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自觉性。

(2)建立以技能水平、实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行岗位等级动态管理,提高职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遵章守纪、敬业爱岗的自觉性,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

3.5 强化专业化管理

加强对室内检车员的培训组织工作,切实做好新补充人员的选配工作,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认真落实“定期考核”相关规定要求,做好5T系统动态检车员档案库的建立与日常维护工作,积极开展技术练兵活动,调动职工学习技术业务的积极性,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4 结束语

2010年上海铁路局推行“人机分工”作业方式以来,TFDS系统运行正常,检车质量全面受控,这项旨在提高货车检车质量、优化检车人力资源配置的列检作业方式变革,实践效果明显。

货车列检劳动组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安全稳定、技术装备、生产组织、规章制度、劳动定额、人员调整、教育培训等方方面面,当前工作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还很多,如TFDS系统技术、室内外技检重复作业、人员素质和来源、专业教育培训等问题,均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我们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统一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把握好安全底线,重视投入产出研究,以生产业务部门为主导,突破传统规章制度,强化定员定额管理,建立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不断提高劳动效率,更好地适应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

猜你喜欢

人机分工货车
人机“翻译员”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智能OBU在货车ETC上的应用
货车也便捷之ETC新时代!——看高速公路货车ETC如何实现
推货车里的爱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