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尺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2013-04-08朱祚亮曹诗红胡光灿杨家祥王德胜

湖北植保 2013年3期
关键词:外缘宜都市历期

廖 勇 朱祚亮 曹诗红 胡光灿 杨家祥 王德胜

(1.宜都市潘家湾乡农技中心 443309; 2.宜都市植保站 443300;3.宜昌市植保站 443005; 4.宜都市农业执法大队 443300;)

2012年宜都市茶树栽培面积6333hm2,总产量1.2167万t,总产值3.38亿元。茶叶已成为宜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宜都丘陵、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是,近年来茶尺蠖在宜都王畈、五眼泉、聂河、松木坪、潘家湾等茶主产区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全市发生233hm2。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发生严重时,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抗寒力差,易受冻害。聂家河镇柑子园村茶场面积13.3hm2,2012年茶尺蠖大发生,有1.7hm2茶园被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

1 形态特征

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俗名拱拱虫、拱背虫、量尺虫、吊丝虫。主要危害茶、大豆、豇豆等。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易暴发成灾。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

成虫:体长9mm~12mm,翅展20mm~30mm,雄蛾较小。头部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色。全体灰白色,头胸背面厚被鳞片和绒毛,翅面疏被黑褐色鳞片,前翅具黑褐色鳞片组成的内横线、外横线、亚外缘线、外缘线各一条,弯曲成波状纹,外缘线色稍深,沿外缘具黑色小点7个。外缘及后缘有灰白色缘毛;后翅稍短,外缘生有5个黑点,缘毛灰白色。足灰白色,杂有黑色鳞片,中足胫节末端、后足中央及末端各生距一对。体形大小及体色随季节不同而异,秋季发生体形大且体色较深;翅面波纹明显。

卵:长1mm,椭圆形。初绿色,后变灰褐色,孵化前为黑色。常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上覆白色絮状物。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6mm~30mm,体圆筒形,头部褐色。初孵幼虫黑色,体长1.5mm,头大,胸腹部各节均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1龄幼虫后期体褐色,白点白线逐渐消失;2龄幼虫体长4mm~6mm,体黑褐色,白点白线消失,腹部第一节背面具2个不明显的黑点,第二节背面生 2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3龄幼虫体长7mm~9mm,茶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二节背面有一黑纹呈“人”字形,第八节背面亦有不明显的倒“人”字形黑纹;4龄幼虫体长13mm~16mm,浅茶褐色,腹部2节~4节背面具不明显的灰黑色“回”形斑纹,第六节两侧生两个不明显的黑纹,第八节背面倒“人”字形斑纹明显,并有小突起一对;5龄幼虫体长18mm~22mm,灰色,体背斑纹与4龄幼虫相近,但较4龄幼虫明显。

蛹:长10mm~14mm,长椭圆形,雄蛹较小。赭褐色,头部色较暗。触角与翅芽达腹部第4节,第五腹节前缘两侧各具眼状斑一个,臀棘近三角形,雄蛹臀棘末端具一分叉的短刺。

2 生活习性

茶尺蠖在宜都一年发生5代~6代,以蛹在树冠下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产卵,4月初第一代幼虫始发,危害春茶。第二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以后约每隔一月发生1代,10月后以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越冬蛹羽化进度不一,发生代数多、不整齐,除一、二代尚可分清外,以后各世代重叠。各世代生活历期因气候不同而异。成虫多于黄昏至天亮前羽化,白天平展四翅,静息于茶丛中,受惊后迅速飞走。傍晚开始活动,雌虫飞翔力弱,雄虫活泼,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日或次日前半夜交尾,翌日黄昏开始产卵,晚上8时~12时产卵最多。卵成堆产在茶树枝干裂缝、土缝、土面落叶或枝叶间,上覆有白色絮状物。一般每雌每天产卵一次,一生产卵2次~4次,多为2次。产卵量300余粒,多者700余粒。正常情况下卵能全部产出,若产卵时受惊则停止产卵,腹内遗卵提早死亡。未经交尾的雌蛾亦能产卵,但不能孵化。成虫产卵后2d~3d死亡。初孵幼虫经半日后停息在嫩叶上取食。l龄幼虫仅咬食芽叶上表皮和叶肉,致叶面成褐色点状凹斑;2龄则从嫩叶边缘向里咬食形成缺刻;3龄后食量大增,往往连叶脉、叶柄一并食尽。幼虫畏阳光,晴天日间多躲在叶背或茶丛荫蔽处,以尾足攀着枝干,体躯离枝,形似一枯枝,清晨、黄昏取食最盛。受惊动后可吐丝下垂。幼虫4龄~5龄,每次蜕皮前后均有1d~2d不食不动的静息过程。各代幼虫历期除越冬代和第一代历期分别为30d和24d外,一般为13d~19d。历期长短与气温关系密切,均温12℃约24d,26℃为19d,29℃时约13d。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至茶丛树冠下表土中化蛹,化蛹前先筑一土室,经1d~2d化蛹,入土深度一般在1cm~2cm,越冬蛹约2cm~4cm。入土部位多在离根基33cm半径范围内5cm深度居多,越冬蛹则多在茶树的向阳面。蛹期除第一代为13d外,2代~5代均为6d~7d,越冬蛹长达5个月以上。茶尺蠖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其猖獗发生常有间隙现象,气候和天敌对其影响较大。冬季若特别寒冷则越冬蛹死亡率高,翌年虫口基数减少,发生较轻。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有利该虫发生,危害重。相对湿度在80%~90%时有利卵的孵化,如气候干旱,相对湿度低于75%卵的孵化和成虫羽化率降低。避风向阳及小气候较温暖的阳坡茶园,一代茶尺蠖发生早且重。平地茶园常较高的茶园发生重。砂质壤土较粘重板结土和砾质砂土发生严重。

3 综合防治方法

3.1 加强测报

密切注意茶尺蠖的发生发展动向,在掌握其基数、发育进度的基础上发布病虫预报,及时指导茶农进行防治。

3.2 农业防治

秋冬季深耕施基肥,进行灭蛹,清除树冠下表土中的蛹,减少虫源;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习性人工捕杀。

3.3 物理防治

用频振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

3.4 生物防治

放鸡啄虫;对一、二、五、六代茶尺蠖,施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在一至二龄幼虫期,每667m2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150亿~300亿个多角体病毒或苏云金杆菌制1亿个孢子。

3.5 药剂防治

茶尺蠖一、二代发生较整齐,因此要认真做好挑治工作,在此基础上重视7月~8月防治。在幼虫三龄前选用2.5%鱼藤酮300~500倍液、0.36%苦参碱1000~1500倍液、2.5%联苯菊酯1500倍液、15%吡·联苯1000~1500倍液、10%氯氰菊酯6000倍液、20%除虫脲2000倍液喷雾防治。该虫喜在清晨和傍晚取食,在早、晚喷药防治效果好。

猜你喜欢

外缘宜都市历期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中国白肩天蛾属记述与一新记录种(鳞翅目:天蛾科)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MIKE FLOOD软件的建模要点讨论——以宜都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为例
浅析藏医学中的疾病产生机理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湖南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4)
宜都市2015年度柑橘销售走势及特点
宜都市2015年部分橘农柑橘减产不减收带来的启示
茶尺蠖的饲养温度和发育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