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采高工作面动压区的防治与研究

2013-04-08杜学敏

山西煤炭 2013年5期
关键词:动压煤柱采空区

刘 扬,杜学敏

(大同煤矿集团 晋华宫矿,山西 大同 037016)

晋华宫矿煤田主要分为河北区域、河南区域、南山区域。南山区域现主采12号煤层402盘区,剩余4个工作面,平均煤层厚度5.7 m,为大采高工作面,剩余可采储量728万t,预计可采期5 a;从2011年6月开始采用一次采全高的大采高设备。

1 12号煤层8210工作面概况

晋华宫矿南山12号煤层402盘区8210工作面走向长1700m,工作面长度163.7m,煤层平均厚度5.7 m。工作面可采走向长1 630 m,工作面中部有240 m煤层变薄区,工作面里面可采走向590 m,外部可采长度800 m。工作面北为正在开拓的5208巷,南部为8212面采空区(2011年6月开采结束),西部为盘区辅助皮带巷,东部为实体煤。工作面采用沿顶留底的采煤法,上覆9号煤层工作面煤柱375~542m。

工作面伪顶为深灰色砂质页岩,厚度0.8~1.05/0.9 m;直接顶为深灰色细砂岩,厚度0~4.16/2.3 m,夹小层粉砂岩分布在东部区(正处于应力集中区);老顶为中粗砂岩,厚度13.57~21.06/18.2 m,灰白色中粗砂岩含有FeS2煤条。工作面设备配套:MG-1100/2760-GW型双滚筒采煤机一部,ZZ13000/28/60型支撑掩护式支架98架,SGZ1000/1400型刮板输送机一部,SZZ-1000/375桥式装载机一部,DTL-120/120/3×25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一部。

2 8210工作面巷道动压区显现特点及应力分析

1)大采高队12号煤层402盘区8210面9月8日夜班,当5210巷推采至286 m和330 m时,巷道超前200 m范围内出现冲击来压两次,集中表现为:a.底鼓是最为突出的动压显现之一。局部地段底鼓量达1m以上,走向长度达到60m,巷道断面收缩率达30%以上,甚至发生巷道顶板坍塌,维护极为困难。b.邻采空区煤柱炸帮,炸帮深度大1.2~2.5 m,炸帮长45 m,煤柱侧护帮锚栓及护网全部失效。c.顶底板移近量突增,发生底鼓也伴随着顶板的下沉和断裂现象。d.工作面尾部区域的支架工作阻力最高达45 MPa,有12架支架安全阀出现卸载。

2)5210巷压力区可分为三个区域:工作面前方70 m内,巷道底鼓量、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变形剧烈区;工作面前方70~120 m内,巷道底鼓量、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变形趋缓区;工作面前方120~170 m内,巷道底鼓量、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变形稳定区。

3)分析压力情况:a.5210巷南邻8212面采空区(2011年6月结束开采)老顶仍在活动期间,5210巷煤柱侧受8212面采空区老顶活动影响并不稳定,对8210工作面产生左向侧向应力。b.尾巷376~542m为上覆9号实体煤层;煤柱应力集中区一般影响为前后30~60 m,最大可达到100 m,对8210面产生垂直应力。c.两次压力均为8210工作面正处于周期来压步距;矿压曲线图显现压力值有明显增阻,也对8210面产生后方水平应力。d.在采动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的作用下,巷道两帮首先发生破坏,整个巷道都位于较松软破碎的岩层中,这时巷道周边的围岩松动圈很大,两帮的应力集中区转移到岩体的深部,煤柱对底板的约束作用减弱;然后在强大的水平应力作用下挤压底板岩体向巷道内流动。

3 预防措施

开始处理底鼓的主要方法是起底,并增加超前支护的数量,多次起底不仅会使巷道维护费用显著增加,还会影响巷道两帮和顶板的稳定性,间接导致巷道围岩整体失稳。只有在动压区对巷道进行一定的治理才是根本之策。为预防再次发生冲击来压,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理论综合考虑,采用支护加固法和卸压法联合支护具体方案如下:

1)卸压孔的合理布置,可使钻孔远端围岩发生结构性欲裂破坏,在围岩深部形成一个弱化带,使巷道围岩的高应力区向深部转移,使其围岩处于低应力区,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具体措施如下:a.在12号煤层8210工作面5210巷煤柱侧垂直施工卸压孔的方式。b.根据尾巷断面4.3 m×3.5 m,卸压孔采用双排布置,间距3 m,排拒1 m,上排卸压孔距顶板1 m。c.钻机采用ZYJ296/168J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卸压孔采用φ108 mm,考虑保护煤柱20m宽,孔深采用10m。d.要求施工采用从工作面里部向推采方向的施工顺序,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要施工地点距工作面不少于50m距离。

2)针对尾巷煤柱侧炸帮严重,顶板移近量大的现象,决定在贴近煤柱侧支设一排,间距0.5m。

3)工作面尾巷超前液压单体的数量进行增加,由原来的两梁两柱变为一梁三柱,间距由1.5m变为1m。

4)加强对顶板的支护,采用“锚+网+梁”联合支护方式,增强顶板在来压时的整体性。

5)加大对工作面尾巷的宏观和微观的观测,微观采用仪表观测和来压预报,尾巷采用在应力集中区施工顶板离层监测仪观测;要求技术科矿压组三班对微观和宏观变化进行记录和数据分析。

4 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益

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在动压区的“支护加固法和卸压法的联合支护”预防措施,取得了预期的目标;也可为采动压力大、巷道断面大、集中应力大的特殊区域的支护方案提供实际依据。

通过几次动压回采观测,没有发生较大变形,成功地实现了预防目标;运用上述预防措施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具体表现为:

1)施工卸压孔的优点。卸压工作量小,施工方便,施工速度较快,不影响回采工作。

2)采取锚网支护,它与围岩共同承载,既能释放围岩的应变能,又可以保持巷道围岩不发生失稳破坏。

3)未采取措施前工作面为每天推进2刀1.5 m,采取预防措施后每天推进7刀,由原计划月产6万t变为月产18万t,煤价600元/t,计算经济价值6000万元。由计划的两个月时间缩短为35d。

实践证明,支护加固法和卸压法的联合支护很适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的巷道底鼓;能为以后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在动压区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其实用性值得推广。

[1]钱鸣高.矿山压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社,2005.

[2]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3]吴贤振.井巷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美)R.C.Hibbeler.材料力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范钦珊,薛克宗,程保荣.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动压煤柱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国内首个现代箔片气体动压轴承技术培训班在长沙成功举办
大埋深矿井区间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强烈动压巷道支护技术探讨
某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案
回风井底附近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探讨
掌上透平弹性箔片动压气体轴承的试验研究
保护煤柱宽度的理论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