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3-04-08王传真王翠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5期
关键词:腕骨隐匿性腕关节

王传真,王翠祥,李 强

(河南省永煤集团总医院放射科,河南永城,476600)

腕关节又称桡腕关节,由尺桡骨远端、1~5掌骨近端、8块腕骨组成,为人体骨骼最多、结构最为复杂、活动最为频繁的关节之一。临床上腕关节的损伤最为常见[1],但患者常处于被动体位,X线片以及轴位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由于骨骼重叠而难以准确地显示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使得图像失真,诊断不明确,治疗方法不当,从而延误病情,严重者还可导致永久性功能丧失。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腕关节损伤的诊断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2-3]。这两种诊断方法可提供较多的影像信息,且拥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其表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较为直观、全面地显示腕关节的损伤情况,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虽然MSCT和MRI各有优势,但单独应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导致误诊、漏诊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4]。因此,本院将这2种方法联合应用于腕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以期提高其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且存在疼痛、畸形以及功能性障碍等腕关节损伤表现。其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20~55岁,平均(31.52±6.13)岁;左侧损伤65例,右侧损伤 85例;损伤原因:跌伤 75例,撞伤41例,坠落伤23例,车祸伤11例。入院后首先对患者腕骨骨折情况进行初诊,其中骨折79例,未骨折71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编入MSCT组、MRI组以及联合组,最终 MSCT组48例,MRI组49例,联合组53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及骨折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MSCT组: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腕关节损伤处进行检查。额定电压120 kV,电流大小为200 mA,扫描时间0.5 s,原始层厚5 mm,重建层厚1 mm,间隔0.2~0.5 mm进行重建。将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表面成像显示、容积显示以及曲面重组等技术,使图像显示达最佳效果,以符合临床诊断需求,保存图像。MRI组: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超导性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腕关节损伤处进行扫描,层厚5 mm,间距0.1 mm。采用矢状面和冠状面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R/TE=500/30 ms;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 2WI:TR/TE=2000/80 ms;冠状面脂肪抑制技术(STIR)序列,TR/TE=2200/28 ms。联合组:在MSCT检查基础上联合进行MRI检查。3组患者均由同2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如有不同意见应进行讨论后统一。

2 结 果

2.1 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情况

MSCT组发现骨折处115例,关节脱位56例;MRI组发现骨折处85例,关节脱位32例,联合组发现骨折处121例,关节脱位64例。其中联合组骨折处及关节脱位例数最多,因此以联合组为基准(100.00%),MSCT组发现骨折处占95.04%,关节脱位例数占87.50%;MRI组发现骨折处占70.25%,关节脱位例数占50.0%。经统计学分析,3组骨折处及关节脱位检出情况为联合组>MSCT组>MRI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2 移位碎骨折片及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

MSCT组发现移位碎骨折片59块,隐匿性骨折6处;MRI组未发现移位碎骨折片,发现隐匿性骨折58处;联合组发现移位碎骨折片66块,隐匿性骨折64处。同样以联合组为基准(100.00%),MSCT组发现移位碎骨折片占89.39%,隐匿性骨折处占9.38%;MRI组发现移位碎骨折片占0.00%,隐匿性骨折处占90.63%。经统计学分析,3组移位碎骨折片检出情况为联合组>MSCT组>MRI组,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为联合组>MRI组>MSCT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3 其他损伤及损伤范围检出情况

MRI组发现软骨损伤56处,骨挫伤58处,肌腱情况及皮下组织损伤范围均得以明确;MSCT组未发现软骨损伤及骨挫伤处,肌腱情况及皮下组织损伤范围也不能明确;联合组发现软骨损伤63处,骨挫伤64处,肌腱情况及皮下组织损伤范围均得以明确。同样以联合组为基准(100.00%),MSCT组发现软骨损伤处占88.89%,骨挫伤处占90.63%;MRI组发现软骨损伤及骨挫伤处均为0.00%。经统计学分析,3组软骨损伤及骨挫伤检出情况为联合组>MRI组>MSCT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且MRI组与联合组均可明确诊断患者肌腱情况及皮下组织损伤范围,而MSCT组无法明确诊断。

3 讨 论

腕关节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可进行屈、伸、展、收及环转等多项精细运动,由于掌侧韧带较为坚韧,因此腕关节的后伸运动往往受限,比屈曲的幅度小。腕关节中的重要结构“腕管”由腕骨构成,其中有正中神经等支配的指及指间关节的重要结构。当外力压迫或撞击时,腕关节各骨间的结构发生改变,其中腕管及关节部位最易受损,导致疼痛、运动受限等症状,而且,腕关节损伤时受到背伸方向力、尺偏方向力、旋转分力这三维方向力的共同作用,通常以混合型损伤为主,表现为多腕骨骨折,常伴有关节脱位、软骨损伤、骨挫伤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将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5]。因此,如何确定腕关节损伤部位、程度是确保治疗有效的重点。

X线平片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清晰显示骨折及关节脱位情况,但是腕关节损伤后,患者处于被动体位,尤其是复合损伤者,通常难以进行常规的正侧位摄片,而且腕关节复杂的骨性结构会发生重叠,X线平片此时就更难以清楚地显示骨折部位及程度。常规CT平扫可对X线平片的不足进行补充,可清晰反映骨折内部损伤以及损伤部位邻近的关节腔内变化等,但是轴位CT多平行于关节面,对关节面的损伤以及游离骨折碎片的显示较差。因此,X现平片及单纯轴位CT均无法全面、直观地显示腕关节损伤的情况。

MRI检查主要依据组织内氢离子浓度不同导致成像不同的原理来进行诊断的,因此在组织发生水肿性改变时,MRI的敏感性较高,导致T1加权像与 T2加权像弛豫时间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MRI可明确区分患者骨组织及周围组织,当腕关节损伤时还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可诊断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骨挫伤等情况[6-7]。但是MRI为二维图像,对移位骨碎片的显示受到限制[8]。MSCT检查包括多平面重组、表面成像显示、容积显示以及曲面重组等多种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多腕骨骨折及关节脱位情况,并可发现移位碎骨折片,但是仅可发现一小部分隐匿性骨折[9-10]。因此,联合应用MRI及MSCT可互相弥补双方的缺点[11-12],有效提高骨折、关节脱位、移位碎骨折片、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骨挫伤及损伤范围的确诊率。

本研究中,MSCT组发现骨折处、关节脱位例数、移位碎骨折片均显著多于MRI组;而 MRI组发现隐匿性骨折处、软骨损伤及骨挫伤处均显著多于MSCT组,肌腱情况及皮下组织损伤范围的确诊情况也优于MSCT组,而联合组上述指标的确诊情况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与上述理论基础相符。其中,MRI组未发现移位碎骨折片,这是由于损伤部位周围组织水肿时,MRI影像上细小的移位碎骨折片的信号与周围组织相似,难以严格区分,因此影响了诊断效果。

[1]Bancroft L W.Wrist injuries:a comparison between highand low-impact sports[J].Radiol Clin North Am,2013,51(2):299.

[2]Cerezal L,de Dios Berná-Mestre J,Canga A,et al.M Rand CT arthrography of the wrist[J].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2012,16(1):27.

[3]Moser T,Khoury V,Harris P G,et al.MDCT arthrography or MRarthrography for imaging the wrist joint?[J].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2009,13(1):39.

[4]张建国,郑汉鹏,林速建,等.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54.

[5]Watanabe A,Souza F,Vezeridis P S,et al.Ulnar-sided wrist pain.Ⅱ.Clinical imaging and treatment[J].Skeletal Radiol,2010,39(9):837.

[6]Fotiadou A,Patel A,Morgan T,et al.Wrist injuries in young adults:the diagnostic impact of CT and MRI[J].Eur J Radiol,2011,77(2):235.

[7]Jörgsholm P,T homsen N O,Besjakov J,et al.The benefi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radial wrist tenderness[J].J Hand Surg Am,2013,38(1):29.

[8]Omlor G,Jung M,Grieser T,et al.Depiction of the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in patients with ulnar-sided wrist pain:comparison of direct multi-slice CT arthrography and direct MRarthrography[J].Eur Radiol,2009,19(1):147.

[9]代小兵,李木生,何瑜.多层螺旋CT对复杂腕关节损伤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2):165.

[10]Kaewlai R,Avery L L,Asrani A V,et al.Multidetector CT of carpal injuries:anatomy,fractures,and fracture-dislocations[J].Radiographics,2008,28(6):1771.

[11]谢晓红.腕关节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1):65.

[12]Sankowski A J,Lebkowska U M,Cwika J,et al.The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different imaging techniques(conventional radiography,ultrason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in assessment of wrist joints and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J].Pol J Radiol,2013,78(1):18.

猜你喜欢

腕骨隐匿性腕关节
糖友常按腕骨穴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螺旋CT及X线平片在腕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多排螺旋CT 对腕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