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技术

2013-04-08江苏省涟水县畜牧兽医站223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产仔数生产能力哺乳

王 娟 (江苏省涟水县畜牧兽医站 223400)

畜牧生产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技术

王 娟 (江苏省涟水县畜牧兽医站 223400)

养猪业生产中,母猪是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我国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约15~18头,但有些省份不足14头,欧美25~28头,有些地方更高,相差10头左右,差距就是利润。许多专家教授多次提出这个差值,但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母猪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母猪不发情、死胎流产问题严重、空怀期长、年产胎次低、死亡率高等诸多因素因响,致使养猪业表现不太景气。

1 增产增效要素

通过推广后备母猪定向培育技术、增加妊娠母猪产仔数的饲养技术、提高哺乳母猪泌乳量的饲养技术和配套的饲养管理技术,使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由现在的14~15头提高到16~18头,养殖效益提高20%。

2 饲养技术要点

(1)后备母猪定向培育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作为后备母猪。根据品种的营养要求,提高优饲技术,使后备母猪达到理想种用体况,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年限。(2)增加妊娠母猪产仔数的饲养技术。重点是妊娠母猪控制饲养技术,提高产仔数的营养调控技术,依据当地饲料资源并选择优质饲料原料设计饲料配方,实现母猪理想体况。(3)提高哺乳母猪泌乳量的饲养技术。解决中小规模农户哺乳母猪饲养过程中主要是能量限制和蛋白质与能量平衡问题,使母猪获得最大泌乳量,同时保证母猪断奶后能正常发情、配种,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

3 提高生产能力措施

3.1 增加胎产活仔数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年产仔窝数、平均窝产断奶仔猪头数和繁殖利用年限3个方面。母猪繁殖周期决定了年产仔窝数,受胎率、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决定了窝产断奶仔猪头数。提高母猪群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影响繁殖性能的多个环节的不同因素着手。(1)因地制宜地做好免疫程序,以提高母猪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2)饲养优良品种选留优良地方品种和杂交猪作种猪能增加胎产活仔数。(3)科学饲养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种公猪的选择和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科学饲喂,看膘投料,保持健康体质;掌握初配年龄和利用年限;适时配种,提高窝产仔数;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提高群体繁殖水平;减少胚胎死亡;加强母猪分娩期管理,防止母猪生病。

3.2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1)抓初乳,过好初生关。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的食物,因此仔猪初生时要及时吃足初乳;同时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性,故应将体弱的仔猪放到胸部乳头吃乳,体强的仔猪放到腹部乳头吃乳,这样可使同窝猪生长均匀。如果产仔多,母猪乳头少,要做好仔猪的寄养工作。设置保育栏、产房,加强取暖,防冻防压以提高仔猪成活率。(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仔猪出生后20d左右,母猪泌乳量达到高峰,以后泌乳量逐渐下降。为了及时弥补母乳的不足,应提早补料,一般在仔猪出生后7d开始训练采食,饲料选用质量好的乳猪颗粒全价料,另外可在仔猪2日龄时肌肉注射铁钴剂1ml。试验表明,仔猪补Fe、Se可增重7%~11%。(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仔猪30日龄后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其体重迅速增长,食量大增,进入旺食阶段,本着饲料品质好、质量优,勤添少给的原则,用全价颗粒料补饲5~6次/d。断乳时不应过快地改变仔猪的生长环境。

3.3 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 (1)缩短哺乳期,提高第1次发情期受胎率。(2)促使母猪哺乳期间发情配种。一是人工间隔断奶法,即人为控制并延长仔猪吃乳的间隔时间,限制催产素的分泌,促使血液中催产素减少,降低了卵泡刺激素的抑制作用,促进母猪发情与排卵。二是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对分娩后18~32d的哺乳母猪注射2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注射后4~5d进行2次人工授精,哺乳母猪妊娠率可达70%。

S828.4

B

1007-1733(2013)12-0009-01

2013–10–14)

猜你喜欢

产仔数生产能力哺乳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会哺乳的树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措施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我国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概况
2015年我国聚丁二烯橡胶主要生产厂家概况
通过第1胎母猪的活产仔数预测母猪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