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鸭常见瘫痪的发病原因及防制

2013-04-07姜良娟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兽医局276034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6期
关键词:卧地病鸭跛行

姜良娟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兽医局 276034)

肉鸭瘫痪是指鸭不愿行走或不能站立,卧地不起,两腿后伸等症状的统称。是养鸭场经常遇到的常见症状,造成肉鸭瘫痪病的原因很多,现分析如下:

1 引起肉鸭瘫痪的原因

1.1 传染病引起

1.1.1 鸭流感 高致病力毒株引起肉鸭除呼吸道、下痢、神经症状外,有的引起褪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死亡率高可达100%。

1.1.2 鸭瘟 鸭衰弱、行走困难、长卧地不起、双翅扑地前行。

1.1.3 鸭瘟毒性肝炎 鸭行动呆滞,常侧卧、挤压成堆、发热怕冷、角弓反张、两腿痉挛反复抽搐,迅速发病,死亡率较高。

1.1.4 鸭里默氏菌病 鸭发病腿软、喜卧、行动蹒跚、共济失调。

1.1.5 鸭细小病毒病 病鸭呼吸困难,角弓a反张、腹泻、腿麻痹、卧地不起、瘫痪。

1.1.6 鸭霍乱 急性病例、双腿软弱、翅下垂、角弓反张、瘫痪死亡。

1.1.7 鸭大肠杆菌病 病鸭喜卧、不愿行动,常出现腹部膨大,腹膜炎或浆膜炎、心包炎、肝周炎。

1.1.8 鸭肉毒梭菌中毒 病鸭双翅下垂拍地向前行动、颈直伸、腿麻痹、不能行走。

1.2 关节肿胀

1.2.1 鸭霍乱 一侧或两侧关节肿大、疼痛、行走困难、跛行、严重时瘫痪死亡。

1.2.2 鸭葡萄球菌病 关节肿胀疼痛以及邻近腱鞘肿胀、发热、跛行、常卧地不愿行走。

1.2.3 鸭链球菌病 病鸭关节肿胀,跛行、蹲卧、瘫痪。

1.3 寄生虫病引起肉鸭瘫痪

1.3.1 鸭球虫病 鸭出现精神委顿、缩颈、不食、排血便,剖检肠道呈出血性肠炎。

1.3.2 鸭的绦虫病 病鸭后期常卧地不动、拉稀、消瘦死亡,剖检肠道有血色带状的虫体或散在的节片。

1.4 代谢病引起维生素缺乏性疾病

1.4.1 维生素A缺乏 病鸭流泪、干泪严重的失明,伏卧不起。

1.4.2 维生素B1缺乏 神经麻痹、头缩后仰,呈“观星”状姿势,常卧地不起。

1.4.3 维生素B2缺乏 脚趾向内弯曲、腿呈现“O”型。两腿交叉、左右摇摆,后期伸腿、伏卧不起。

1.4.4 维生素D3缺乏:鸭生长阻滞、行走吃力、腿软、运动失调、腿骨弯曲变形,严重时造成瘫痪。

1.4.5 维生素E缺乏 肌肉萎缩、不能站立、常伏卧、不能行走可引起瘫痪。

1.4.6 泛酸缺乏 除引起皮炎,骨短粗症外,可导致不能站立,严重时运动失调。

1.4.7 烟酸缺乏 跗关节肿大,腿呈“弓”型,骨短粗、常卧地不能站立。

1.4.8 生物素缺乏 胫骨弯曲,跗骨变短或扭曲。

1.4.9 胆碱缺乏 骨短粗、胫跖关节扁平踁骨扭曲呈“弓”型,不能行走、卧地不起。

1.4.10 痛风 由尿酸盐沉着,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导致病鸭伏卧、跛行。

1.5 无机元素缺乏或失调引起瘫痪

1.5.1 钙磷缺乏或失调 引起佝偻症,腿呈“八”字形,不能站立,常卧地不起,上喙变软弱。

1.5.2 锰缺乏 导致骨短粗症,跟腱常从髁滑出,严重时卧地不起不能行走。

1.6 氟中毒

由于饲料中含氟量超标,造成骨质疏松,脚软弱步行困难不能站立,上喙呈橡皮状。

2 防制措施

(1)严格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对应接种的疫苗要及时接种,如禽流感疫苗,鸭瘟疫苗,鸭肝等疫苗。对免疫过的肉鸭,必要时再投喂抗病毒等药物,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2)为防止球虫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饲养场的环境卫生,饮水应没有污染,地面应垫土或新沙,尽可能保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以消灭卵和其他致病微生物,要防止饲养人员乱串圈,杜绝外来人员的参观,以免带进球虫卵,一旦发生球虫病,应及时投用抗球虫药物治疗。(3)对鸭场应及时清扫消 毒,勤换垫料,鸭舍要保持干燥,通风,保湿,防雨,防晒,对饲养的肉鸭要实行全进全出。要科学地配制饲料。本病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饲料配方最为重要。在自配料时,应选择可靠的添加剂,特别是优质的钙粉,胆碱,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猜你喜欢

卧地病鸭跛行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
奶牛卧地不起防治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黑龙江东部某牛场泌乳牛跛行调查及其与产奶量、胎次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研究
鸭传染性鼻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