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捏积疗法配合八珍糕治疗小儿疳积36例

2013-04-07李永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背脊脊背食量

李永虞

(四川省三台县芦溪镇建设街李永虞中医诊所,四川 三台621101)

2009年2月以来,笔者以捏积疗法为主配合服加味八珍糕治疗小儿疳积3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7个月~8岁,病程2个月~5年,乳积2例、食积15例、痞积4例、虫积3例、疳积12例。

诊断标准为厌食或拒食,病程2个月以上,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不振,腹臌胀。有断奶过早,喂养不当史,如进食不定时定量、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油炸坚硬食物,零食。

2 治疗方法

捏积疗法:患儿伏卧在床上(或母亲两腿上)露出脊背,医师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在患儿的背脊上,用两手拇食指提起肌肉,从尾根长强穴位开始,轻轻向上推捏至大椎穴位,又再从大椎向下推捏至尾根长强穴,如此反复6~8次,最后两手大拇指按揉肾腧穴4~6次为止,3分钟左右结束,1天1次,14天为一疗程。间隔2天,病未愈再行第2疗程。

加味八珍糕:为著名儿科专家刘弼臣处方。用党参30g,土炒白术45g,土炒山药45g,茯苓30g,陈皮30g,莲米30g,芡实50g,白扁豆50g,粳米50g。若严重厌食、拒食者加入白豆蔻、藿香芳香醒脾、化湿助运,若偏食积重者加鸡内金、焦三仙消食开胃,若痞积重者加枳实、槟榔消胀除满,若虫积者加使君子、乌梅、二丑消积驱虫,若病程长久气血阴阳俱虚、气机不调者以人参换党参并加当归、益智仁益气养血温肾。共研细末,加白糖和匀,每天用30~50g加味八珍糕蒸成米糕,日服2~3次,服28天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食欲显著增进,食量明显增加200g/d以上,或与同龄儿童食量相等。显效: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在100g/d以上。无效:均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愈20例,占56%;显效14例,占39%;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95%。

5 典型病例

荀某,女,5岁,2010年2月10日初诊。出生后因母亲无奶,用奶粉、牛奶喂养,未满1岁时停食奶粉和牛奶而食米饭。饥饱无度,喜食香脆、油炸食物及冷饮、冰糕之类,但吃饭如吃“苦”,一餐饭只吃几口。面黄肌瘦,皮肤粗糙,头发黄软稀疏,眼红干燥,晚上手脚心发烧,睡眠中汗湿衣背,大便多时燥结,小便色黄,舌苔黄质红,脉细数。治以捏积疗法,每天推捏脊背1次,连续捏积2个疗程,捏积时小儿既不哭也不啼。八珍汤加白豆蔻、藿香、人参(党参换)、当归、益智仁等,共研成粉1.5kg入白糖用50g/d蒸成米糕,日服2~3次,共28天。捏积后服加味八珍糕后,胃口大开,每餐大米饭(或面条)可吃大半小碗,干饭每餐可吃完半小碗,面色变红润,精神转佳,灵敏活泼,体质量增加(原15kg)1kg,大便不燥,小便不黄,余症减轻,为巩固疗效,再行捏积疗法和服加味八珍糕1个月。

6 讨 论

小儿脏腑发育尚未完善,加之喂养不当,或断奶过早,营养失调,脾胃受损,或感寄生虫等,积久成积,终成疳积。乳食不消化是造成“积”的主要原因。即《幼幼集成》所谓:“食久积成,积久成疳……”

捏积是以中医阴阳五行,卫气营血及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捏拿小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捏积就捏背脊。背脊是督脉所经之处,督脉主一身之阳,经过推捏能够疏通气血,从而促进消化正常,食欲好转,体质量增加。

捏积实际就是综合运用捏、提、拿、按四种手法。推即两个拇指抵在小儿背脊及皮肤上,稍用力于皮下组织,沿脊柱向上连续推进。提是在推的过程中,两个拇指不断地将皮肤及皮下组织提起来。拿就是在推捏的过程中捏拿的动作。在操作过程中推、提、拿3种手法必须配合协调,方能达到好的疗效。

捏积时注意小儿要尽量卧平卧正,捏积医师两手要半握成拳,两个食指要抵在脊背上,眼要与手垂直,从尾根长强穴位开始,沿脊背向上推捏至大椎穴位,再从大椎推捏至长强,如此反复捏积6~10次,最后用两手拇指按揉两侧肾腧穴4~6次。捏积配合加味八珍糕健脾开胃,优势互补,故治疗小儿疳积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背脊脊背食量
弧线
“弱弱虎”健身记
父亲的脊背︱︱︱献给我的父亲m李茜
父亲的脊背
捏脊疗法在婴幼儿保健中的应用
平凡
食量与健康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
爸爸的脊背
冲调奶粉的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