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汉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3-04-07王小中任厚连唐贵成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宣汉宣汉县单产

□王小中 任厚连 唐贵成

宣汉县是四川省玉米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玉米常年播种面积2 0多万亩,从海拔3 0 0~2 0 0 0 m区域内均有玉米种植。近年来,宣汉县玉米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功创造了最高田块亩产1 1 8 1.6 k g和万亩平均亩产8 1 0.8 k g的高产纪录,同时连续4年实现了全县玉米平均单产突破6 0 0 k g。但宣汉县玉米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确分析当前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才能实现宣汉玉米产业持续发展。

一、宣汉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玉米单产、总产不断提高,但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根据近1 0多年的统计资料分析,宣汉县玉米总产、单产和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总产由2 0 0 0年的8.4 4万吨增加到2 0 1 2年的1 7.8 2万吨,增幅达到1 1 1.1%;单产由2 0 0 0年的4 3 6 k g/亩增加到2 0 1 2年的6 0 4 k g/亩,增幅达到3 8.5%;面积由2 0 0 0年的1 9.3 6万亩增加到2 0 1 2年的 2 9.5 1万亩,增幅达到5 2.4 3%。但宣汉地处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比重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玉米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玉米单产和总产年际间波动较大,如2 0 0 6年和2 0 0 7年由于受到夏伏旱的严重影响,造成单产、总产均出现大幅度下降。

2.品种“多、乱、杂”,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宣汉县市场销售和推广的玉米品种多达1 0 0多个,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导致技术指导难,良种良法配套能力低,影响品种生产潜力的发挥。同时品种结构上主要以饲料型玉米品种为主,品质较差,多为长生育期、高秆大穗型品种。高赖氨酸玉米、高蛋白玉米、甜糯玉米等玉米优质品种只有零星种植,未能形成批量商品,又没有配套加工作为支撑,价格优势难以体现,抑制了生产的积极性。

3.高产技术初步形成,农机化程度低,轻简栽培技术缺乏 虽然近1 0多年来,通过各级科研部门、技术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以“早、盖、垄、肥”(“早”即盖膜增温早育,“盖”即盖膜移栽,“垄”即聚土超垄栽苗,“肥”即增施有机肥)等为重点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多次创造了玉米高产纪录,全县玉米平均单产也连续4年突破6 0 0 k g。但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2 0 0 8年外出务工人数达2 5.8万人,占农业人口2 3.9%),农村劳动力减少和素质下降,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广十分困难,生产上急需精简化、机械化的生产技术。目前宣汉县农机化水平低,仅为2 5.4 5%,且主要集中在水稻上。玉米的农机化水平只有8.5 6%,且主要集中在耕整上,缺乏播种、管理、收获等适宜山区实用的新机具。

4.玉米综合利用已起步,产品加工亟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畜牧等产业的发展,玉米芯、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正在逐步扩大。如宣汉现代食用菌园区山荣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利用玉米芯2 0 0多吨作为食用菌基质;天成牧场年收购玉米秸秆2 0 0 0多吨作为青饲料。但同时应该看到,全县范围内玉米加工企业只有1 3家,且主要开展玉米的饲料加工,年加工玉米籽粒1 5 0 0 0多吨。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加工规模小,深加工程度低,加工增值少等问题,生产上急需引进加工龙头企业,促进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实现玉米加工增值。

二、宣汉玉米产业发展潜力

1.市场需求旺 四川省玉米生产总量不足,而消费却呈明显的刚性增长趋势。每年需从外省调入玉米5 0 0万吨以上,随着四川省养殖业、酿造业的发展,玉米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随着北方玉米消费量逐渐增加,南运和出口数量开始减少,立足省内实现玉米基本自求平衡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产量的提升潜力大 一是单产的提高空间仍较大。2 0 1 2年宣汉县玉米单产已实现6 0 4 k g/亩,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本地的高产典型相比仍然有3 0%~6 0%的潜力可挖。二是种植面积还有一定的潜力。山区高塝望天田面积大且产量低而不稳可改种玉米,加上积极发展田埂玉米、间套作、扩大秋玉米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尚有潜力。

3.深加工综合利用前景广 玉米除食用、饲用外,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 2 0 0~3 0 0种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玉米穗轴可生产糠醛;玉米秸秆和穗轴还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玉米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等。玉米可加工的产品多、产业链长、增值高,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三、宣汉玉米产业发展建议

1.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实现产业持续发展 结合相关产业发展布局,将玉米生态区划与产品区划布局相结合,进一步细化玉米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品种布局,以科学指导产业持续发展。如城郊或低海拔区以发展反季、特色鲜食玉米为主;中山区以发展优质饲料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为主;高山区和畜牧业建设重点区域,以发展优质蛋白杂交玉米和青饲玉米为主,与养殖业配套。

2.积极引进加工企业,实现综合加工利用增值 通过积极培植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必将提高玉米种植效益。据资料,3 t玉米可生产1 t酒精,还可得到1 8 9 k g玉米蛋白粉、2 7 0 k g玉米纤维蛋白饲料、9 0 0 k g D D G S饲料(全价干酒糟颗粒饲料),最高获利是玉米籽粒产值的3.3倍。

3.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对玉米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按照中央和省政府有关农业政策文件精神,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着力改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和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玉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一是建立完善的品种推优机制和试验示范场站;二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以及配套机具的筛选引进;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技术集成与示范。

4.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玉米生产条件 玉米种植区域立地条件差是制约宣汉玉米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加大中低田改造、坡改梯的力度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水土配套,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山区优先发展农田小水利;大力实施土壤改良工程。

5.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发展 粮食产业的市场化发育一般慢于经济作物产业,需要政府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一是在全面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粮食,尤其是玉米主产区的补贴;二是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玉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合作社和玉米种植大户的扶持,充分调动农户在土壤培肥、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玉米规模化生产、规模化流通。

猜你喜欢

宣汉宣汉县单产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水土保持助力宣汉乡村振兴
宣汉之夜
宣汉之夜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