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蛋传免疫抑制疾病及防控

2013-04-07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6期
关键词:马立克法氏囊膜炎

张 勇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巴中 636000)

1 蛋传免疫抑制疾病

1.1 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病

1.1.1 流行特点。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病的自然宿主有火鸡、鸡、鸭、鹅、雉和日本鹌鹑,鸡和火鸡是常用的实验宿主。本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和经蛋垂直传播,病鸡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携带病毒。新生雏鸡可因接种带毒的马立克氏病疫苗而感染。

1.1.2 主要危害。急性型患禽表现为死前嗜睡,慢性型表现为矮小综合征,其生长发育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冠髯苍白,运动失调,肢体麻痹。剖检可见患禽肝、脾肿大,肝脏、肌肉、肠道等组织器官中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腺胃肿胀、出血、坏死,胸腺、法氏囊萎缩。组织学检查可见各器官中有大量网状内皮细胞瘤增生。

1.2 鸡贫血病毒病

1.2.1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2~3周龄内的雏鸡,以1~7日龄雏鸡最易感。1日龄的雏鸡经口接种该病毒后,10~16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50%。本病以肉鸡,尤其是公鸡更易感染,其主要通过蛋垂直传播。该病毒与马立克氏病毒混合感染后可造成鸡早期死亡,其与法氏囊病毒混合感染后可造成鸡的死亡率升高。

1.2.2 主要危害。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苍白,翅膀有皮炎或翅蓝,全身或头颈部皮下出血、水肿,病禽发病2~3d后开始死亡,死亡率为10%~50%。本病的最大危害是造成贫血,导致贫血症状,患禽血稀如水,血凝时间延长,血细胞容积降低到20%以下,红、白细胞数量减少,分别降到 100万/mL和 5 000万/mL以下。剖检可见患禽肌肉、内脏器官苍白,肝脏肿大,脾、肾肿大,腺胃黏膜、肌肉、皮下有出血斑,胸腺和法氏囊明显萎缩。本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患禽骨髓萎缩性变化。

1.3 传染性鞘膜炎病毒病

1.3.1 流行特点。本病潜伏期为1~15d,鸡和火鸡最易感染。带毒鸡是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可在鸡只机体内存活289d,其可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经空气传播。球虫、法氏囊病毒感染可增强传染性鞘膜炎病毒的致病性。传染性鞘膜炎病毒病则可加重鸡传染性贫血、大肠杆菌病和新城疫的症状。

1.3.2 主要危害。本病导致鸡群生长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急性感染可引起鸡跛行,慢性感染者跛行更显著。小部分患鸡踝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不能活动,可见踝关节呈枯草色或带血色渗出物,其踝上滑膜有出血点。典型病例出现关节炎或腱鞘炎症状,解剖可见趾曲肌腱区肿大。传染性鞘膜炎病毒病还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2 防控

2.1 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和进行封闭式管理。给禽只提供清洁饮水,保持禽舍卫生,供给禽只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种鸡场应根据本场的用药情况、鸡只日龄等制订预防措施,以控制蛋传免疫抑制疾病发生。

2.2 加强免疫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选择高质量弱毒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制订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场情况的免疫程序,及时做好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及马立克氏病毒病疫苗的接种工作。同时,定期做好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马立克氏病毒病的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效价不达标的应及时补免和进行加强免疫。

2.3 净化禽群 淘汰病弱禽是防控蛋传免疫抑制疾病的重要措施。初生禽进入育雏室前要进行严格挑选,凡脐带愈合不良,有白痢、脐炎,毛色不纯正,体重过轻者应淘汰。家禽在育雏期结束,转入育成舍时,应结合选种淘汰病、残禽。家禽转入产蛋舍时,进行最后一次挑选,消瘦,排黄白粪便、排绿粪的要严格淘汰。从育成舍转入产蛋舍前2~3周,应每天巡群,发现异常个体应立即淘汰。

2.4 加强环境消毒 采取定期消毒和不定期消毒相结合的措施,每周用三种以上的消毒药物对进场人员、车辆、用具、饲养场及周围5m内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

猜你喜欢

马立克法氏囊膜炎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