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

2013-04-07万遂如

兽医导刊 2013年12期
关键词:肌注每千克兽药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吉林长春 130122)

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吉林长春 130122)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宝库中的国宝,其源远流长,内涵非常丰富。本草著作中记载的中药有3 000多种,目前已知我国现有中草药资源约12 807种(其中有动物药1 600种),进入流通使用领域的中药材只有1 200种左右,其中70%~80%来源于野生动植物。本文就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兽医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因子制剂

目前在猪病防控中使用效果好的细胞因子制剂有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排疫肽(五种高免球蛋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胸腺肽、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等。这些制剂均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提高免疫力与抗病力的功能。对动物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目前在兽医临床上配合中兽药制剂使用,已取得良好的防制效果,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二、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

1.中兽药制剂的保健预防。

(1)保育仔猪的保健预防。仔猪断奶时,由于断奶应激、营养应激、饲料应激、温度应激及环境应激,常诱发仔猪发生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以及呼吸道病综合征、气喘病、链球菌病、水肿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痢疾等疾病,常造成30%~40%的仔猪死亡。因此,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提高仔猪的免疫力,进行保健预防,保障仔猪健康生长,提高仔猪成活率。

保健预防方案推荐如下,可根据猪场的实际选用。方案1:香菇多糖粉1 000 g、口服排疫肽(五种高免球蛋白)400 g、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400 g、抗菌肽2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 d。方案2:黄芪多糖粉1 000 g、干扰肽600 g、转移肽400 g、溶菌酶(水解酶)3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 d。方案3:双黄连粉500 g、水援(MHC-Ⅱ类分子)400 g、电解质多维500 g,兑水1 000 kg,连续饮用7~12 d。方案4:穿心莲粉800 g、细菌素200 g、黑课(免疫晶蛋白)300 g、电解质多维500 g,兑水1 000 kg,连续饮用7~12 d。以上方案于仔猪断奶时开始实施,在产房使用5 d,转圈到保育舍再使用7 d即可。同时做好疫苗免疫接种与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可有效的防止仔猪断奶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育肥猪与后备猪的保健预防。这一阶段,猪只基本完成了疫苗的免疫接种,发生疫情的可能性较少。但不能放松,还要注意散发性流行的圆环病毒病(皮炎与肾病综合征)、蓝耳病、口蹄疫、流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和弓形虫病等。至此,可于猪只转群进入育肥舍与育肥中期各进行1次保健预防,每次7 d,并驱虫1次。直至出栏上市,猪只能健康生长。

保健预防方案推荐如下,可结合猪场实际选用。方案1:金银花粉1 200 g、甘草粉200 g、溶菌酶4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 d(寒冷季节多用)。方案2:黄连解毒散(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1 000 g、排疫肽600g、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400 g、抗菌肽3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 d(三仪研发,四季均可使用)。方案3:大青叶粉1 200 g、细菌素300 g、加立健(免疫增强剂)4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 d(夏、秋季节多用)。方案4:柴葛解肌散(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等)1 000 g、抗菌肽3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 d(三仪研发,四季均可使用)。

(3)生产母猪的保健预防。母猪妊娠后,不要轻易的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类及镇静药物等,要严格控制使用。为保护胎儿的正常生长与母子的健康,可于母猪妊娠的中期实施1次保健预防,为期7d;产前与产后各7d,再实施保健预防1次,可有效的防止繁殖障碍性疾病、高热综合征、口蹄疫、流感、产前便秘及“三炎症”(即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的发生,母猪能顺利产仔,不会发生难产及胎衣不下,仔猪健康,乳水充足。

保健预防方案推荐如下,可结合猪场实际选用。方案1:鱼腥草散(鱼腥草、蒲公英、黄芩、桔梗、苦参、葶苈子等)1 500 g、干扰肽800 g、转移肽6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14 d(四季均可使用)。方案2:小柴胡散(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甘草等)100 g、溶菌酶4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14 d(三仪研发,四季均可使用)。方案3:清开灵粉1 200 g、口服排疫肽(5种高免球蛋白)500 g、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400 g、抗菌肽300 g,拌入1 000 kg料中,连续饲喂7~14 d(四季均可使用)。

2.中兽药制剂在猪病治疗中的科学应用。猪病的治疗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用药、早治疗,并采用中兽药疗法与细胞因子疗法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侧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既抗病毒又抗细菌和抗应激,只有这样才可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推荐如下,可结合猪场发病情况选用。

(1) 猪只发生高热综合征,体温升高到43℃至高不下,精神高度沉郁、不食,皮肤发紫、腹式呼吸、气喘、粪干、行走后肢无力等,可选用下列方案进行治疗。

方案l :柴胡注射液(三仪研发,每头猪5~10 ml),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每25 kg体重1 ml,重症加量),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免疫增强剂,每30 kg体重1 ml,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 次,连用3 次;同时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5 mg),每日1次,连用3次。方案2:大青叶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干扰素(每40 kg体重1 ml,重症加量),排疫肽(每50 kg体重1 ml,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 次,连用3 次;同时肌注泰拉菌素注射液(每40 kg体重1 ml),每2 d注射一次,连用2次。在实施上述方案治疗时,同时改饮:电解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溶菌酶400 g,VC 200 g,混合饮用7 d。

(2)猪只发生呼吸道病综合征,由流感病毒、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如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等共感染或继发感染时,可采用下列方案进行治疗。方案1:清开灵注射液(金银花、黄芩、栀子、牛黄、水牛角、板兰根、珍珠母等),小猪每头5~10 ml,中猪每头10~15 ml,大猪每头每次15~20 ml,加倍健、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次;同时肌注3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每日1次,连用3次。方案2:银黄注射液(金银花、黄芪、柴胡、连翘等,三仪研发),每千克体重0.1 ml,加干扰素、转移因子(每50 kg体重1 ml,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次;同时肌注地米考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0 mg),每日1次,连用3次。气喘咳嗽严重者,下午加注冰蟾熊胆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每2 d 1次,连用2次即可。在实施上述治疗方案时,同时改饮:电解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VC 200 g、抗菌肽400 g,混合饮用7 d。

(3)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综合征,造成流产、产死胎与弱仔,产后高热,乳水不足,便秘及发生“三炎症”(即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时,可选用下列方案进行治疗。方案1:鱼腥草注射液(三仪研发,每头猪5~10 ml)加倍健、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肌注速解灵(第五代头孢),每20 kg体重2 ml,每日1次,连用3~4次。方案2:香菇多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 ml)加干扰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肌注施美芬(第四代头孢类,每25 kg体重2 ml),每日1次,连用3~4次。在实施上述治疗方案时,同时改饮:电解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VC 200 g、细菌素400 g,混合饮用7 d。

(4)猪群发生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链球菌病或弓形虫病时的治疗。方案1:穿心莲注射液(每kg体重0.1ml),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肌注30%磺胺六甲氧嘧啶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每日2次,连用3~4 d。方案2:仙方活命三联注射液(板兰根、大青叶、白芷、紫花地丁),每千克体重0.2 ml,加干扰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肌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次每头20~40 ml,每日2次,连用3~4 d。神经症状明显者,加注氯丙嗪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3 mg,每日1~2次,连用2 d。重症者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加Vc与VB ,每日1次,连用3 d。

(5)猪群中发生多种病毒共感染并继发附红细胞体病时的治疗。方案1: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加干扰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 d;同时使用血虫净(贝尼尔,每千克体重5~7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分点肌注,每日1次,连用2次;下午肌注长效多西环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 ml),每2日1次,连用2次。方案2:香菇多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 ml)加倍健、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肌注三氮脒(每千克体重0.1 ml),每日1次,连用3次;下午肌注复方强力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每日1次,连用3次。病重者要注意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补充VC和VB1等。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300~500 ml,5%碳酸氢钠溶液50~100 ml,10% VC 10~20 mg,维生素B1 100~300 mg,混合使用,每日1次,连用2~3次。

由于本病严重破坏红细胞,易诱发贫血,免疫力低下。因此,治疗时要注意补血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使用补血富铁力-100(每头2~8 ml),VB12注射液(每头0.5~4 mg),混合肌注1次;同时每头肌注猪用转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4注射剂1次,可有效的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加快康复,减少病后僵猪的发生。

(6)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案1: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降真香,专治心肌炎、心绞痛。每瓶5 ml,小猪每头3 ml,中猪每头4 ml,大猪每头5 ml)加干扰素和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 d。同时肌注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2 mg),每日1次,连用3次。方案2:洗心清毒注射液(柴胡、葛根、甘草、羌活等,每120 kg体重10 ml),加倍健和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 d;同时肌注速解灵(每20 kg体重2 ml),每日1次,连用3 d。在实施上述治疗方案时,下午肌注复合VB1,每千克体重0.2 ml,每日1次,连用2次。同时改饮:电解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溶菌酶400 g,兑水1 000kg,饮用7 d。

(7)猪腹泻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我国猪场发生的腹泻主要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新毒株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及新出现的博卡病毒、细环病毒、科布病毒、杯状病毒等共感染,并继发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而共同引发的,故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发病猪只可选用下列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方案推荐如下:方案1:黄芪多糖注射液加干扰素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 d;同时肌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2~5 mg),每日1次,连用3次;口服杨树花口服液,每日上下午各1次(用于大猪的治疗)。方案2:双黄连注射液(三仪研发,每头猪10~20 ml)加倍健、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肌注14%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口服杆诺泰(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小猪每头3 ml,大猪每头5 ml),加口服补液盐混合口服,每日2次;也可用口服杨树花口服液(每头5~10 ml)加口服补盐液(每头50 ml),混合口服,每日上下午各1次(大小猪只均可用)。方案3:穿心莲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 ml)加英特富(黄芪、干扰素)每千克体重1 ml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肌注氟苯康注射液(氟苯尼考、抗病毒因子等)每千克体重0.1 ml,每日1次,连用3~4次。口服止痢宝(嗜酸乳杆菌、细菌素、多种酶类等,仔猪每头3~5 ml)或者口服杨树花口服液加补盐液也可以,每日上下午各口服1次,连用3 d(大小猪只均可用)。

病情严重者,应使用5%葡萄糖溶液100~200 ml,加5%碳酸氢钠注射液30~50 ml进行腹腔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次。药液的温度要与猪体温一致,严格消毒,1次注完。腹腔注射时,仔猪用倒提法保定,在耻骨前3~6 cm腹白线(正中线)的侧方,于皮肤垂直刺入腹腔2~3 cm深注射药液。

(8)猪群中发生霉玉米毒素中毒,出现临床症状时,要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对猪只进行综合治疗。可按下列治疗程序实施。①用硫酸钠25~50 g、液体石蜡50~100 ml,加水500~1 000 ml,混合灌服;同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加2%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灌肠,每日上下午各1次。以保护肠道黏膜,尽快排除肠内毒素。②甘草多糖注射液(每kg体重0.15ml),加排疫肽和转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同时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300 ml、25%VC 5~8 ml、40%乌洛托品20~60 ml、10%樟脑磺酸钠溶液5~8 ml,混合静注,每日1次,连用3 d,以强心利尿、解毒排毒,保肝利胆与保护肾脏的功能,提高猪只的免疫力。③止血敏2~4 ml或者VK33~8 ml,肌注,每日2次,连用2 d,以制止中毒可能造成的内脏器官与肠道的出血。④ 电解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VC 200 g,抗菌肽400 g,兑水1 000 kg,连续饮用12 d。

三、猪病防控中应用中兽药制剂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改变兽医临床上用药的旧观念。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控猪病,造成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低下,诱发产生多重耐药性菌株,甚至出现“超级细菌”;特别是药物在猪体内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也给动物疾病的防控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猪病防控中要改变旧的用药观念,少用抗生素,多用中兽药制剂。因为许多中兽药制剂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可以替代抗生素的作用,又不会产生耐药性,不出现药物残留,安全性好,可达到标本兼治的防治效果。

2.选用优质合格的中兽药制剂用于防控。购买中兽药制剂时,要多了解兽药市场信息,选择信誉好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有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兽药GMP验收通过企业生产的品牌产品,优质合格的产品,不要轻信虚假宣传,以免受骗。否则,不仅会使猪病防控失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的影响到养猪生产的健康与持续的发展。

3.兽医临床上要重视联合用药。中兽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如三仪集团研发的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MHC~II类分子、胸腺肽等)在兽医临床上联合使用,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得到了广大养猪户的公认。过去一直认为中兽药制剂防治动物疾病发挥疗效作用缓慢,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中兽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联合使用,不仅药物发挥疗效快,而且两种药物相互配伍能明显的增强药效,产生协同作用,扩大治疗范围,更能适应当前猪群多种病原共感染与继发感染的复杂病情,提高防治效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使用中兽药制剂时要注意对疫苗免疫产生的不良影响。中兽药制剂中有的对疫苗免疫有提升作用,也有对疫苗免疫产生抑制作用的。因此,在选用中兽药制剂实施保健预防或治疗时,要注意对疫苗免疫产生的不同影响。一般情况下,猪场进行活的弱毒疫苗免疫接种时,在注射疫苗之前3d与后3d不要使用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中兽药制剂,否则会影响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免疫接种灭活疫苗(死疫苗)时,不会受其影响。

5.使用中兽药制剂产品要认真进行选购。我国传统的中药多为复方制剂,主要的给药方法是将中药先用清水浸泡30~60 min后,再用文火或武火煎煮二次,然后混合口服。这种给药方法药效好,疗效确切。而当前我国兽药市场上大量的中兽药制剂产品多数是以生药材组合成方剂,经超微粉技术加工后包装成散剂,用以拌料喂猪。这种粗制剂的中兽药产品,对动物的有效剂量范围往往比较窄,量效关系很难表现。因为生药植物细胞壁没有被破碎(中草药粉碎中破壁技术没过关),进入猪体后药物的有效成份不易全部释放出来,吸收量少,明显的影响到中药的临床疗效。为此,厂家就想通过加大中药的用药剂量(现在的中药散剂一般都是大包装,1 000kg料中添加1~2 kg)来保持药物的疗效。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造成中药材的大量浪费,真是得不偿失。因为中药中的有效成份主要包裹在植物的细胞壁内,除了有效成份之外,还混杂有蛋白质、果胶、淀粉、植物纤维等非必需成份,这些成份会影响植物细胞壁中的有效活性成份的释放,同时也影响中药液体制剂的澄清度。为此,在兽医临床上选用中兽药制剂时,一定要选择经过超声波破碎中药植物细胞壁后,又经纳米级超微粉技术处理,再经水溶性微囊化包被专利技术加工后生产而成的中兽药制剂产品。大连三仪集团研发的中兽药制剂小柴胡散、黄连解毒散、柴葛解肌散、清热散、止痢散及三子散等产品就是采取这些现代化技术而生产的,使用这样的产品,既可通过拌料又可经饮水给药,使用方便,用药量少(一般每千克料拌入中药为500 g),而且药效能得到完全保障,临床疗效确切。

6.母猪妊娠期间使用中兽药制剂要慎重选择。母猪妊娠期间禁止使用的中药有:巴豆、牵牛子、水银、砒霜、雄黄、轻粉、马钱子、蟾蜍、川乌、藜芦、胆矾、瓜蒂、甘遂、芫花、大戟、班螯、三棱、三枝、麝香、莪术、水蛭;妊娠期间慎用的中兽药有:红花、大黄、附子、干姜、肉桂、芒硝、冬葵子、木通、牛膝、桃仁、瞿麦等。在这些中药中有的是毒性较强,影响胎儿发育与母体的安全;有的是药物发挥作用激烈,可能会造成流产,有的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导滞药、辛热温里药,对母体及胎儿不利等。

7.注意中兽药的不良反应。目前,我国中药品种已多达12 800多种,能引起人与动物中毒的有100余种,使用时安全范围较大。有毒中药所含的主要毒性成分有生物碱类、毒苷类、毒性蛋白类,萜类和内酯类等。中兽药的不良反应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中兽药中毒反应。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含有生物碱类中药中毒,如曼陀罗、莨菪、乌头、附子、钩吻、马钱子、雪上一支蒿等,中毒表现为唇舌和肢体麻木,头痛,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抽搐,惊厥,昏迷,严重者死亡。②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含有毒苷类中药中毒,如黄花夹竹桃、万年青、北五加皮、福寿草、羊角拗、铃兰、毒筋木、蟾酥等。中毒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下降,心力衰竭,严重者死亡。③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含有氰苷类的苦杏仁、木薯、枇杷仁、桃仁、樱桃仁等;含有皂苷类有毒中药胆南星、商陆、白头翁、黄药子、川楝子、皂荚等。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急性肺水肿、呼吸中枢麻痹窒息而死亡。④ 对消化道系统的毒性反应。中药苍耳子、黄药子、川楝子、雷公藤、独活、青黛等含有花椒毒素和靛玉红等化学成分,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黄胆、肝肿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⑤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中药斑蝥、木通、马兜铃、粉防已、延胡索、钩藤、青木香等含有钩藤碱、斑蝥素、马兜铃酸,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引发肾小管坏死。中毒表现为腰痛、尿频、尿少、尿闭、尿毒症、肾衰竭等。⑥对造血系统的中毒反应。中药洋金花、芫花、狼毒、斑蝥、雷公藤等发生中毒时,表现为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死亡。⑦其它有毒植物的中毒反应。如瓜蒂、白果、细辛、鸦胆子、甘遂等植物可引发中毒。白果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腹泻、呕吐、烦躁不安、昏迷等。瓜蒂中毒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症状,如胃痛,剧烈呕吐与腹泻,血压下降,昏迷,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细辛中毒表现先兴奋后抑制、头痛、呕吐、烦躁、强直、肌肉震颤、痉挛、昏迷、呼吸麻痹而死亡,主要是由毒性成分挥发油而引发的。⑧矿物类中药的中毒反应。这类中药常见的有砒霜、朱砂、雄黄、水银、胆矾、铅丹、硫磺等。比如砒霜含有三氧化砷,朱砂含有硫化汞,有剧毒作用。中毒后对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系统及肝肾等内脏器官均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2)中兽药的“三致”作用。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发现雷公藤、槟榔、款冬花、千里光,石菖蒲、广防已、关木通、马兜铃、细辛、土荆芥、雄黄、砒霜、土贝母、野百合等长期应用可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特殊毒性反应。

(3)中兽药的长期毒性反应。中药或中成药长期使用或反复多次使用所引发的毒性反应称为长期毒性反应或慢性中毒。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发现,青黛、青蒿、虎杖、鱼腥草、小豆根等,长期反复的使用,对肝、肾及胃肠道有损伤作用,影响心脏,骨髓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4)中兽药可引发过敏反应。动物性中药中的蛋白质和植物中药的多糖类极易与抗原或半抗原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药疹、皮炎、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以中药注射剂引发过敏反应率最高。

猜你喜欢

肌注每千克兽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卖 葱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兽药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
兽药GSP认证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