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地方高校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A地区为例

2013-04-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国防意识大学生

李 杨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在次金融危机的异军突起,政治地位的迅速提升,在世界逐步掌握了话语权。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很多“90后”的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担负着历史重任,他们都成长在新中国生活在富裕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对战争感到遥不可及恻然对国防教育显得可有可无。现在有关人士认定90后性格特点是“性格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帮助,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权益,清醒认识现实,珍惜发展机遇,勇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思想开放独立,早熟干练而又叛逆,追求非主流的世界,生活大众化,人际交往广泛多元化,关注朋友忽略父母,代沟矛盾冲突加剧,保护个人隐私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明确。”从他们的性格特点中可以看到国防意识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能与“国防”扯上边的,要不就是“红军”的故事,要不就是国外的基地组织恐怖行为。这对于从没有经历过战争,在思想和行为上对战争都毫无概念的“90后”大学生,都显得遥不可及,这样越显得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依托区域优势在 A市四所高校针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四所高校性质分别是公办本科1所,公办专科2所,民办专科1所。学校在校人数分别为本科13000人;公办专科院校12000人、8000人;民办专科3000人。共发放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2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7.2%,所以调查统计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 A市地方高校“90后”学生国防意识现状

(一)新方式——网络文化侵略,防范意识淡薄

许多“90后”学生都是左手拿着“肯德基”,右手拿着“麦当劳”,身上穿着“耐克和阿迪”,眼睛看着日本漫画一路成长过来,被外来文化深深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我国网络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网游、娱乐、聊天等功能逐步完善,使很多“90后”学生沉迷其中。他们本来对新事物接收能力比较强,对外来文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只是注重自身直观的体会和感受,很少考虑外来文化对自己思想的腐蚀,并没有做到“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通过网络文化的“侵略”形式他们警惕性不高。具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上网至少1小时以上的高达95.8%。其中关注娱乐、体育新闻等信息的为62%,国家大事件为51.2%,国防新闻仅为16.8%,还有关注其他的信息。这是个多选题,但是从这个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90后”的学生对国防意识的认识严重不足。

(二)注重专业和技能学习更注重就业和前途,忽略国防学习的重要性及影响力

作为在安定环境和优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造就了大部分“90后”学生只是关心自己本身的发展,他们认为的未来就是读好书就好业,国家安危不管自己的事情。具调查表统计显示,知道“全民国防日”的只有 0.2%的人数,甚至有许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在调查中问道,是否有必要参加军训和参与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时,统计的数据显示军训有必要的为86%,主要是为了可以提高自己团队合作精神和加强同学间的相互了解。至于以后是否成为国家的预备力量从来没有考虑过,至于军事理论课上与没有上都无所谓,在A市参与调查的四所高校,学校本身从学校层面都认为军事理论课都没有必要开设,即使开设也是应付省厅检查,这样军事理论课就形同虚设,学生更加认为上军事理论课为多余,浪费时间。

(三)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缺乏,国防意识淡薄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处在和平时期,战争只有通过影视或者历史教材才可以感受到其残酷。这种长期和平环境让成长起来的“90后”对国防和军队主动了解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具调查显示 81.14%的学生认为“国防”与自己毫无关系,或者关系不大;有 11.28%的学生认为“国防”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如果加入部队就与自己有关系;只有7.58%的同学认为与自己密切相关。国防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严重缺乏,让我们从事国防教育研究的感到十分痛心的事情。

二 A市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从这次调查中,问卷反映出来的数据显示,国防教育的发展形式是好的,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针对这样的情况形成作如下分析。

(一)和平时期导致大众国防意识淡薄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现在已经被称为“金砖之国”,在这个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国民都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尽全力,而伴随经济实力的强大,中国在世界地位也不可小视。由于这样长期的和平环境,我国国民自身对国防意识就比较淡薄,2012年5月8日在腾讯新闻网站中网民关注刘德华生女儿的新闻点击率还超过了日本购买钓鱼岛和菲律宾侵略“黄岩岛”事件。这就是我过国民的国防意识薄弱另一个方面的体现。“90后”大学生们在这样环境成长起来,产生了种种松懈和麻痹思想,从而出现了许多轻视国防的现象,在调查显示中可以说明,许多青年没有多少自愿为国防效力的概念,更多的大学生服务国防是为了更好的就业,这样的普遍情况严重影响了“90后”大学生,很多人都认为国防建设都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如果成为军人还要为国防事业献身几乎出来没有考虑过。

(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完整、不健全

“90后”的学生都是处在青春年华,多数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由于我国利益主体发展的多元化,人们通过经济和政治地位利益来衡量个人价值,从而造就了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身发展的误区。导致他们在未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时起到阻碍作用,因为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健全,加上他们年轻易冲动,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现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四通八达,各种各样的文化渗透,对“90后”大学生不健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是一种挑战。

(三)理论教学体系的不完整,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就 A市地方高校而言,目前只有一所本科院校设有专职的军事理论教研室,其他学校都是由学工部,教务处等机构兼职,还有一所学校就根本没有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可见重视程度。设立专职军事理论教师的学校几乎没有,作为非军事院校很多地方性高校都是一样采取“兼职制”,要不就是由思想政治和从事行政老师兼课,或者外聘当地的地方军官代课。因高校的连续扩招后在校大学生的基数在逐年增加,学校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出现明显不足,很多学校都只是在新生入学时组织学生参加8-10天的军训再配合开设几次有关军事方面的讲座就这样完成了教学任务。个别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安排一个年级几百人一起上,老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几乎没有办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失去互动性和有效性。目前的军事教材都是针对军队院校设置的只是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军事训练,科技含量少,上课内容呆板,老师教学空洞,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因而学生不但不重视反而存在抵触心理。

三 依托高校资源加强“90后”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

(一)全民提高国防意识,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中国国防报曾报到这样一则新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宣传和舆论引导。在早已步入网络时代的今天,我国已有数亿网民,给国防教育信息化搭建了新的平台。上海市创新国防教育方法手段,开通全国首家国防教育官方微博,正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推动国防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实际举措。要想把国防教育信息化落到实处,最根本的是各级国防教育主管部门要树立信息化意识,加强信息化投入,丰富信息化内容。特别是要针对广大青少年,采取有效措施,搭建喜闻乐见的信息化平台,真正让国防意识植入青春血脉。”运用新兴媒体建设国防跟上时代发展,并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培养,引导他们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头脑搞好的为我过国防事业服务。今年以来我国周边的环境开始有点躁动不安,全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借此机会通过这精神的教育在他们年轻的心灵里撒下保家卫国的种子,我们一定采取多种方式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关注国防建设,投身于国防建设。

(二)落实国家国防政策,培养部队新一代中坚力量

自从2009年国家颁布了《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财教【2009】35号),大力鼓动了在校毕业生加入绿色军营,成为新一代国防兵。具了解外国一个国家现役部队中有 30%的将军和40%的校、尉级军官都来自地方大学生。作为未来高科技技术战争的兵员补充,其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高校的大学生。“90后”的这一代视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及鼓动让他们也成为中国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部队人才。国家政策的支持大大加大了地方院校在开展国防教育时为预备役军官和做好兵员动员工作务实了基础。

(三)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国防意识”

对“90后”的大学生应该加大: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尚武意识的培养。责任意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履行国防义务、承担国防责任,保家卫国成己任,要时刻保持着随时随刻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今年面临的西藏、台湾、南沙等问题都可以引发的军事冲突。至于忧患意识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强调了“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从而我们要时刻保持紧迫感和危机感。而尚武意识是指在国家利益面临各种威胁时,勇于挺身而出,坚决拥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加大对他们这三种国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树立责任意识,将国防建设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四)改进教学,多方参与

加大改进教学方式,对高校的教学采取多方参与国防教育活动,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把国防教育融入日常的学生活动中。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会为国防教育开拓出新的局面。现在的课堂教学高科技教学手段逐步成熟,积极利用学生喜欢新颖,好奇的心理,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借助各种形式如:到部队去观摩,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等等,培养他们成为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意志坚强的大学生,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国防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加大对“90后”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鼓动他们可以更好的为国防建设服务,为促进祖国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黄德恩.高校国防教育的地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2]王树平.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0,(3).

[3]王英.加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着力点[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4]谢亚洪.让国防意识植入青春血脉[EB/OL].http://www.chinamil.com.cn/,2009-07-28.

猜你喜欢

国防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