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学术史的开创之作

2013-04-07刘曙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术史交朋友刊物

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871)

余三定老师的《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出版了。这本专著从内容到形式,可以说无可挑剔。在内容方面,是一部在中国当代学术史方面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著作,对今后的研究具有导向、引领作用;从形式方面看,封面设计清新、淡雅,富有学术气息。

春华秋实,《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的出版是一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情,它是作者十数年辛勤耕耘的收获,对于这朵“成功的花”,作为一个读者,我们不仅“只是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更能领悟到她“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我们特别能体会到作者十年磨一剑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艰辛。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不是一本孤立的著作,而是作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产物。它让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云梦学刊》及其特色栏目“当代学术史研究”。《云梦学刊》这本刊物是余三定老师开展当代学术史研究、与校内外学者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平台。作为主编,他业务精、能力强,写稿、约稿、编稿,刊物声誉日隆。刊物虽然不全是余三定先生“写”出来的著作,但却是他“编”出来的作品,倾注着他对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和思考。这本专著也让我想到余三定先生的其他几本著作,如《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术史研究》、《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等等。这些前期成果是《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的铺垫之作。在这本专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材料的熟练驾驭,旁征博引,爬梳剔抉,参互考寻,闪光的思想火花时时出现。

余三定先生集学者、官员、教师、编辑多重身份于一身。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礼贤下士。在生活中,他以读书为乐,以文会友,以书交友。余先生爱好广泛,全面发展,但与有的官员贪财、好色不同。他也贪“才”,得天下之英才而交之,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不藏娇,但藏书。藏书之外,教书、读书、写书,保持书生本色。他的追求是学术,追求“研究、编辑、教学、管理”四者的良性互动,这种追求体现了他的德性、品位。

三定先生为人随和、风趣幽默、热情好客,与人为善,而且,工作十分细致认真。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也就是说“一个乡村的优秀人物便和那一乡村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全国性的优秀人物便和全国性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性的优秀人物便和天下性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从他组织的八届当代学术史研讨会,从他编的刊物、图书和他写的专著,我们可以说余三定老师是全国性乃至天下性的优秀人才,作为天下性的优秀人物,便和天下性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这也体现了三定先生在学术界、期刊界的人格魅力以及亲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从论世这方面,正如这本书的题目所揭示的,是研究新时期学术热点、焦点和难点。以问题为中心,超然远览,视野开阔,眼光独到。该书不仅内容丰富,涉及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反对学术腐败的讨论、研究生教育的讨论、学术大师的讨论等诸多问题;而且,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和深度,在学术界、期刊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他勤奋好学,刻苦用功,体现了一个学者关心国计民生的良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体现了他的一贯学术主张“人文学者的学术研究一定要有时代性、现实性”。积极关注、追踪、研究学术热点,是他用力甚勤、长期坚持不懈的一个研究方向。

当然,当代学术史是一个正在生成的学科,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学科建设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我曾经指出,我们作为“当代学术史”的研究者,还生活在“当代”之中,不能跳出这个时代、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历史,这也就注定了,“当代学术史”,我们这一代人只能书写碎零的、不完整的一部分。由于学科本身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完备,还需假以时日,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猜你喜欢

学术史交朋友刊物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与“都”交朋友
刊物贺词
与『和』交朋友
系列刊物介绍
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决定了你这一生是什么样的人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们”字交朋友
临洮考古之余的“学术史”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