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发展概述:1994-2012

2013-04-07吴素萍

关键词:美学生态研究

吴素萍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出现了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生态失衡等世界性问题,而这一切都使得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巨大挑战。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1]当人们将生态问题与审美活动作为有机的整体来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的成果向学科建构的方向推进时,生态美学应运而生。

一 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

“生态美学”从字面上看就是生态学与美学的结合,即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具体理解生态美学?对此国内许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目前相对成熟且影响较广的是以下几种生态美学观:

徐恒醇认为,生态美是在主体的参与和主体对生成环境的依存中取得的,生态审美观的确立是生态美产生的主体条件。离开了主体的生态审美需要和生态审美活动,生态美便无从谈起,它体现了主体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徐恒醇的论述中注重生态美学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实用价值,具有生活论美学的特征。

曾永成认为,生态美学要立足于马克思的生成本体论的人本生态观,基于人本生态观的美学,可以在生命活动的节律感应中找到审美活动的生态本原,以“自然向人生成”的根本规律确立审美价值的生态尺度,从生态进化和人性生成的高度对精神之美进行本体性定位,并揭示自然之美对于人性生成的生态意蕴。[2]

袁鼎生提出了“生态审美场”是生态美学的元范畴,强调了采用生态方法研究美学的意义,认为科学审美是生态审美的中介,并由此提出了“天性”“天态”“天构”“天化”的生态美学体系。

目前关于生态美学的论述集大成者是曾繁仁先生。曾先生指出,生态美学“是指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3]

在此之后,关于生态美学观的探讨并没有停止。在第四界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上,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聂振斌认为,生态美学就是要研究环境如何为人提供审美观照,如何使人产生审美快乐,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南大学毛宣国教授认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人而非自然,美学研究是对人自身而言的,没有人类社会实践和生存的需要,也就无所谓美与不美的问题;山东师范大学杨守森教授认为,生态美学应当是关于美的生态的研究,其价值在于启发人们按照美的原则建设现代生态;浙江师范大学刘彦顺教授则认为,生态美学研究的是自然生态空间中美感的形态、内涵、特性、构成等属于造物层面的问题与艺术美的区别,是一种关注处在生态空间环境中身体审美体验的世界观。[4]

概而言之,生态美学是“从生态哲学的视野、生态科学的原理、生态伦理学的情怀和自然美学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强调生克互济、形神和谐的整体美。”(此定义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这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着重以一种新的审美高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文化间的审美关系。

二 我国生态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前后,伴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中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时至今日已成为一门新的学派——“生态美学派”。纵观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孕育阶段。

在汉语学界,公认最早使用“生态美学”这个词的是台湾学者杨英风,他在1991年初的《建筑学报》上发表了《从中国生态美学瞻望中国建筑的未来》一文,这是国内第一篇比较完整系统的有关生态美学的文章。

1994年,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文章出现在美学界的视野之下,即李欣复教授发表的《论生态美学》(《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一文,文中论述了生态美学的产生、基本原则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生态平衡是最高价值的美”“自然万物的和谐协调发展”“建设新的生态文明视野”等三大美学观念。同年涉及生态美学的文章还有陈清硕的《生态美学的意义和作用》(《潜科学》,1994年第6期)、佘正荣的《关于生态美学的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8期 )。

1999年10月,海南作家协会主办了“生态与文学”国际研讨会,这是我国第一个生态文学方面的国际研讨会。同年,北大学者鲁枢元教授创办《精神生态通迅》,作为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阵地影响至今。

以上学术成果可视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萌芽。这时的生态美学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草创阶段,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2000年-2006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生态美学在经历了90年代的萌芽、草创阶段之后,在21世纪进入了学理的探索、丰富和深化阶段。理论上的建设和争鸣极大地推动了生态美学的学科发展,并使得新世纪的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初具规模。

2001年10月,由中华美学会、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环境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市召开。紧接着2003年、2004年分别在贵阳、南宁召开了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2005年8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在青岛主办了“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至此,越来越多关于生态美学的学术会议如期召开,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了生态美学研究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们相互交流,表达了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这表明生态美学已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界的主流思潮之一。

此时期,生态美学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版并发表了一系列的生态美学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徐恒醇2000年出版的《生态美学》一书是中国第一部生态美学专著,它不仅自成体系而且相当完备,标志着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提出,“生态美学是以现代生态观念对美学理论的完美和拓展。它克服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强调了审美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它既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对审美现象的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5]这种对生态美学的基本学科定位对其后的生态美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同年曾永成出版了《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和主线,对文艺审美活动的生态性、文艺生态思维的观念、文艺审美活动的生态功能、文艺活动与生态问题等诸多层面展开了论述。

而后袁鼎生通过一系列专著如2002年《审美生态学》、2005年《生态视野中的比较美学》、2007年《生态艺术哲学》逐步呈现了自己的“审美生态”观,论述了“生态审美场”“生态美”“生态审美效应”“生态美育”等一系列有关生态审美的问题。

此后众多学者纷纷发表专著或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对生态美学进行阐述。如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王立等主编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了独特的研究;此外邓绍秋的《道禅生态美学智慧》、岳友熙的《生态环境美学》、章海荣编著的《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分别对禅宗、环境、伦理等领域进行了生态美学维度的研究。此时的中国生态美学研究无论是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深化。

3.2007年-2012年:从边缘到主流。

2007年10月,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论断,同时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这一论断对我国生态美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开始由边缘走向主流。

在此契机下,2007年11月,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围绕生态多元观及生态美学的学科建构、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及其美学特征、生态保护与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利用三大问题进行讨论,并指出生态美学不仅是一个学术话题,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同年12月,曾繁仁结集出版了近年来的美学论文集《转型时期的中国美学》,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汝信教授在《序》中指出:“我以为生态美学的提出是我国学术界首创,正好填补了生态研究的一个空白,无论是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6]这一时期出版的著作还有张晓光的《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现代文本》,周膺、吴晶的《生态城市美学》,盖光的《文艺生态审美论》,刘彦顺的《生态美学读本》,南木子的《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等,学术论文更是不胜枚举。

曾繁仁先生的另一著作《生态美学导论》则代表了当前中国生态美学界的最新思想。在本书中,作者从经济社会背景、哲学文化背景和文学艺术背景入手,对整个中国的生态美学建设作出了展望,从而呈现了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整个架构。[7]该书是对中国生态美学的系统总结,在中国生态美学发展近20年的历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今后的生态美学研究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至此,中国的生态美学走向了成熟时期。

三 生态美学的审美原则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审美视角,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审美原则,学者们对此纷纷发表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整体性原则。

曾繁仁教授明确提出:“生态美学从美学学科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突破,也可以说最重要的意义和贡献就在于它的产生标志着从人类中心过渡到生态整体、从工具理性世界观过渡到生态世界观,在方法论上则是从主客二分过渡到有机整体。这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意味着一个旧的美学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美学时代的开始。”[8]生态美学以人和自然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旁及到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与人的审美关系,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看待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同一性,超越了传统的主体性美学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无论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齐一”,还是当代的“和谐共生”,都是整体性原则的体现。

2.实践性原则。

学界普遍认为,生态美学的产生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危机发展的结果,是客观现实生活世界对审美的必然要求,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传统美学不同,生态美学不仅仅注重形而上的理论思辨,更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如何使实现“审美地生存”。生态美学扎根于美学研究的丰厚土壤中,指导人们应用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其改善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起一种健康有度、合理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秩序,进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关系。在生态美的理论观照下,人们的生活品位和文化境界得以提升,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和谐统一。

3.诗意化原则。

如果仅仅具有整体性和实践性,生态美学就不能成其为“美学”。目前许多学者对“生态美学”的认识不足,认为生态美学就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类思考如何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的一个维度。这样就将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混为一谈,只关注到了“生态”二字却忽略了“美学”的基本属性。与环境美学侧重生态构建不同,生态美学侧重的是审美理想与生态原则的统一,更注重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在生态原则中的发展,虽然其研究的对象纳入生态学范畴,但其学理地位依然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生态美学关注的不仅是人类的生存问题,更是关于人类如何“审美地生存”的问题。

四 结语

当前中国美学的理论探讨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双方各执一端互相诘难,其自身又各自存在着理论缺陷。生态美学的提出是中国美学界在后现代经济与文化的大背景下试图摆脱美学研究困境的一种积极尝试,其宗旨是用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反思,并运用生态的理论建构美学新思路。中国生态美学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存在很多的缺陷,它本身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趋于系统化与逻辑化。学者们关于生态美学的论争从来没有停止,如:生态美学是否有其新的哲学根基?生态美学所提倡的反人类中心是否可能?艺术在生态美学观中是否呈现新质?[9]应该用什么方法、站在什么立场上讨论生态美学?[10]等等。然而笔者认为,无论生态美学今后的走向如何,是否能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流思潮,无可否认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当代美学的研究视野,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局面,对中国美学理论研究的尝试与突破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生态美学主张建构和谐、自由、理想的审美生存方式,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使美学从纯理论研究走向现实,充分展现了美学学科的现实性品格。

[1]Donald Worster,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曾永成.人本生态观与美学问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60.

[3]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5.

[4]彭银修,张子程.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综述[J].江汉大学学报,2008(1).

[5]徐恒醇.生态美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6]曾繁仁.转型时期的中国美学[M].商务印书馆,2007.

[7]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10:291-302.

[8]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G].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6-17.

[9]章辉.对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10]马驰.对生态美学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2008(2).

猜你喜欢

美学生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盘中的意式美学
“生态养生”娱晚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外婆的美学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