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素症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2013-04-06杨秀海

时代农机 2013年3期
关键词:需肥缺素分蘖

杨秀海

(石阡县聚凤乡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 石阡 555106)

文章叙述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的需肥情况,及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和因缺素而产生的症状、危害及对策。

(1)水稻的需肥情况及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吸收各种营养元素,除必需的氮、磷、钾、碳、氢、氧、钙、镁、硫、硼、锰、锌、铜、钼、铁等 16种营养元素外,对硅元素吸收较多。其中,“氮”、“磷”、“钾”这三种元素是水稻生长发育需求量最大的,各种元素有特殊的功能,不能相互替代,但它们在水稻体内的作用并非孤立,而是通过有机物的形成与转化得到相互联系。如果在施肥过程中,不按照水稻的需肥规律施肥,就会产生缺素症,对水稻生产的质和量产生影响。

(2)水稻缺元素的危害。首先,缺氮产生的症状及危害。水稻缺氮时,蛋白质合成受阻,叶绿素形成减少,外部一般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色变黄。最初表现为:分蘖少,植株下部叶片首先褪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后期表现为:穗短小,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易出现早衰。缺氮,会造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色变黄,分蘖减弱;严重时,会造成减产或绝收。其次,缺磷产生的症状及危害。水稻缺磷时,首先表现为:老叶上形成花青素,叶片和茎表现为紫色;植株生长迟缓,矮小,根毛增多,返青慢,形成“僵苗”,分蘖少,叶片小而长,直立呈“一炷香”,叶色暗绿。水稻缺磷,不禁影响苗的生长和分蘖,而且还会造成水稻抗病率减弱,易感病,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再次,缺钾产生的症状及危害。水稻缺钾时首先老叶尖端和边缘发黄变成褐色,形成赤褐色斑点,并逐渐发展到上部叶片,而后老叶呈火烧状枯死;根系生长不良,根细且短,数量少,呈暗棕色或黑色。植株矮小,易倒伏。水稻缺钾,根系发育不良,极易感病;后期籽粒不饱满,秕谷多。严重缺钾时,还会整株苗枯死,造成减产或绝收。最后,缺微量元素产生的症状及危害。水稻生长还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如硼、锰、锌、铜、钼、铁等,如果缺少些微量元素,水稻照常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抗病率减弱,易诱发各种病害的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如缺硼时水稻发育不全,植株畸形,结实率低;缺锌时水稻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节间较短,分蘖少或迟迟不分蘖,叶片的脉间失绿,出现白化症状。

(3)水稻缺元素的处理办法。首先,根据缺肥的具体情况,进行补施肥料。从而减轻缺素症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如缺氮就补施尿素或硝酸铵;缺钾就补施硫酸二氢钾。其次,推广新的施肥技术。加强培训和指导,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单一的施肥方法。要充分利用乡镇农技人员的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民从单一施用某一种化肥,向复合肥转变;由单一的施用化肥,向化肥配合有机肥转变。因为有机肥不仅富含氮、磷、钾,而且还含有其它的微量元素。这样施肥就达到了优势互补,这样就能杜绝水稻生产过程中,因施肥单一而造成的缺素症。利用项目建设办好各种示范点,以示范效应带动平衡配方施肥全面推广,从而度绝由于施肥单一而造成水稻的缺素症。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施肥

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水稻的需肥情况不了解,只要发现水稻缺肥,就用单一的氮肥或磷肥去施,而不按水稻的需肥规律去施,这是造成缺素的重要原因。我们要利用项目建设,办好平衡配方施肥示范点,让部分农民参与到示范点的创办中来,真正了解和掌握平衡配方施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然后,加以运用和推广,从而带动水稻生产,杜绝水稻缺素症。加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和推广,是解决水稻缺素症的根本途径。所谓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对田块的供肥情况进行检测,然后根据田块的供肥情况,配制肥料。按照水稻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即:“缺什么补什么”。加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力度,只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得到很好实施和推广,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水稻缺素症的产生。

猜你喜欢

需肥缺素分蘖
向日葵缺素症如何应对
马铃薯的生长条件与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需肥特点及施肥关键技术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浅谈红干椒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第一讲 棉花缺素症及其防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