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跆拳道运动员临场与赛中心理失衡及干预研究

2013-04-06张玉强张祖强

关键词:临场模拟训练跆拳道

张玉强,张祖强

(1.安徽农业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合肥 230036;2.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

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体育运动竞赛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水平竞技比赛中。在1984年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美国格鲁波先生发表论文指出:“低、中级运动员的技能表现,心理因素影响占20%,生物学因素占80%;而高级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80% ,生物学因素占20%”。[1]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趋于稳定状态,他们之间的对抗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世界著名田径运动员刘易斯曾说过:“平时是身体上的准备。比赛是心理上的准备”。[2]近几年我国跆拳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赛中他们竞技的重点除了技术、战术和体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自信心、自制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对跆拳道运动员临场心理失衡及干预研究,培养他们的临场心理素质,对在大型竞技比赛中取胜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跆拳道运动员临场心理失衡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干预手段,旨在为运动员临场心理情绪达到最佳应激状态提供参考。

一 跆拳道运动员临场心理失衡的表现及原因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制约性较强的体育竞赛项目。运动员的临场状态是决定一场比赛取胜与否的重要原因。运动员临场心理失衡的表现如下。

1.临场紧张心理。

紧张是大部分运动员在临场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3]运动员由于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自我控制力减弱,产生紧张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导致运动员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肌肉僵硬,动作反应减慢,不能正常发挥出战术水平,对比赛结果有负面影响。紧张心理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过度兴奋型。这是大部分跆拳道运动员赛前会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表现为自我控制力减弱、急躁不安、行动紊乱、心跳加快、四肢颤抖、注意失调、记忆力明显减弱等问题。过度兴奋型心理失衡是一种情绪应激过大的表现,导致运动员过早地消耗身心力量。

第二种是过度冷漠型。这种心理状态对跆拳道运动员来说所占比例较小,它与过度兴奋状态相反,表现为兴奋性强度不足、动作迂缓无力、精神松弛、情绪低沉等。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多次失利而动机不足,身心过度疲劳。

2.片面认知心理。

跆拳道运动员认知片面是指赛前未全面了解和分析双方的实力,过高和过低估计自身的实力。过高估计自我导致临场盲目自信状态,表现为浮躁、骄傲自大、未冷静分析对手特点、对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估计不足、不积极准备比赛等。一旦比赛中遇到挫折,情绪立即消沉,发生连锁性的错误反应,导致最终失利。过高估计对方导致临场心理紧张状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不能沉着应战,产生未战先败甚至放弃比赛的惧敌态度。

3.赛中应激心理。

跆拳道属于格斗对抗性项目,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每一秒钟都可能是胜败的关键。多年来的实践比赛证明,受比赛环境、比赛规则和赛中局势改变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4]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抗中的失误引起情绪失衡。比赛中,运动员常会因对抗中发生失误,导致被动局面而引起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缩手缩脚不敢进攻的不良情绪,导致被动局面加重。

第三,比赛环境引起心理失衡。比赛时观众的言行常带有倾向性,一味地为喜欢的队员呐喊助威,而对另一方则起哄干扰。这种过激的言行常发生在运动员运用技术前或失误后,给予负性刺激,引起运动员心情失衡,导致比赛自信心下降。

二 跆拳道运动员临场心理失衡干预方法

1.教练员赛前情感、技能干预法。

(1)情感交流法。

教练员应常与运动员交流、关心他们的训练及生活、增进相互理解,并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性格及运动习惯,制定运动目标和计划,这样在比赛中,运动员才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教练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抑制临场心理失衡的产生和发展。

(2)信息干预法。

参赛前,应了解比赛环境、对手战术、心理特点及近期参加比赛或训练情况,使运动员上场前对比赛级对手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避免在比赛中遇到突发时事件而惊慌失措引起情绪失衡。

(3)临场心理指导法。

受国内市场资源过剩、价格体系扭曲等影响,集团公司成品油产销矛盾日益加大,按照合理的市场价格制定生产销售计划已无法适应市场变化,亟待改革调整。

在比赛中,密切关注运动员情绪状态,如出现情绪低落、信心丧失、技战术发挥差时,教练应及时鼓励并分析原因,使运动员情绪调整到最佳应战状态。特别是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临场心理指导显得更重要。

2.赛前心理干预法。

(1)动机激发法。

动机是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好坏,与动机水平有直接关系。强烈的动机能引导运动员克服内外困难、挖掘内在潜力、争取比赛胜利。动机主要来源于对自身客观实力的评估,一个能正确估计客观形势并能发挥自身潜力的人,会具有强烈的运动动机,且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运动员赛前为加强心理稳定性、激发成就动机,可采用回忆战绩法,具体内容是,在脑中重现个人最佳表现的比赛情景,陈述自我比赛优势,建立高昂的战斗欲望和格斗精神。

(2)注意力训练法。

跆拳道运动是一种激烈的对抗性竞技运动,时机稍纵即逝,因此运动员比赛中的注意力集中很重要,在对抗中如注意力分散,就可能会被击中失分,所以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应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注意力转移训练。这里讲得适当转移注意力是指比赛时,运动员把注意力从对比赛名次及比赛局势等多方面的焦虑和担忧,转移到自我和对手本身上。适当转移注意力能调节临场失衡心理,抑制消极情绪不断蔓延,进而使自己的情绪得到调节和稳定。具体方法是:主动分心,把注意力从原来的目标转移到新目标上,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进行自我转移可以充分利用兴奋与抑制的诱导规律,将一时产生的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中去,使原有的消极情绪被某种强烈的兴奋所代替,从而抑制或消除消极情绪。

有意注意训练。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期目的、需意志努力的主动注意。这种注意要求运动员在赛场上有意识的注意某些对象,包括自我的技术动作、比赛结果和场上对手。正确的有意注意对象应是场上的对手。具体训练方法很多,比如注视手表秒针的转动,先看1分钟,如果1分钟内没有离开秒针,再延长注视时间,找到自我注意力集中的最高时间限后为一个阶段,每天进行几次这样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抗干扰能力也会增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身上,冷静分析对手的技术特点、战术安排和心理变化,以此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压制对手强项,攻击弱点。

(3)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模拟实战演练,在训练中,人为地制造大量与现实比赛相似的气氛,使运动员模拟感受比赛氛围,并模拟制造不利气氛,如现场混乱、观众喧哗、裁判失误等,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加强运动员情绪调节能力。模拟训练法包括不利局势模拟训练、比赛节奏模拟训练、比赛环境模拟训练等。日常训练时,教练可根据比赛性质、规模,进行不同内容的模拟训练。

3.临场自我干预法。

(1)自我暗示法。

情绪是客观事物刺激大脑皮质活动的结果,大脑皮质起主导作用,所以,可运用自我暗示来调整情绪,形成良好竞赛心理状态。自我暗示法是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体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暗示能够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增加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都是非常有效的。具体方法是,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学会自我语言暗示,通过调控性的语言来消除紧张感、放松自己的神经,如“放松”“我一定会成功”。

(2)自我放松法。

自我放松法又称松弛反应训练或自我调整疗法,是一种通过自主调节身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我们的自我调控能力的有效方法,包括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5]其原理是通过让你有节奏的控制你的肌肉收缩、放松,并反复交替,使你体验到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缓解自身紧张状态,从而最后能达到全身心放松的目的。适合跆拳道运动员的临场自我放松法是呼吸放松法。具体内容是,改变呼吸节奏。慢慢的深吸气,想象着把自身所有的能力都激发出来;然后呼气,想象着把外界所有的干扰都排除体外,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和对手身上。

三 结论

跆拳道运动员临场心理失衡的干预,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赛前进行全面、科学的心理准备是取胜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在长期的训练工作中应认真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全面训练,以下提供几种思路,可供参考。

1.坚持长期的系统的训练。

心理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时之劳,跆拳道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须经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有所提高,在短期训练中很难有所突破,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应依照合理的训练计划,坚持长期系统训练。

2.取得运动员的积极配合。

心理训练的效果首先取决于运动员的自觉积极性,如果他们对心理训练不重视,否认心理训练的作用,持一种阻抗的态度,仅为了应付教练而敷衍了事,产生厌烦和对立情绪,那便失去了心理训练的意义,所以教练应正确引导运动员自觉积极的参与心理训练。

[1]李梅.对速滑运动员要加强临场比赛的心理咨询[J].中国科技信息,2006(4):318.

[2]李小兵.跆拳道比赛运动员临场心理失态及调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96-198.

[3]王双忠.武道跆拳道[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5.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

[5]张瑞林.跆拳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0-63.

猜你喜欢

临场模拟训练跆拳道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模拟训练(二)
嘻哈跆拳道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社交临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研究
让怯场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