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文章评点本考录

2013-04-02张秋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刻本国家图书馆评点

张秋娥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宋代文章评点是指宋人用“评(评语或批语)”和“点(点线等符号)”对文章进行的随文评论。宋代文章评点本蕴涵着丰富的文章学内容,是文章学宝贵的学术资源。它具体而准确地反映出宋代的文章学观念,包括文章阅读学、文章写作学及文章修辞学等多方面的观念。祝尚书就曾指出:评点者结合具体作品相当具体而详细地讨论了于古文、时文都适用的文章写作法则,突破了前人象喻式模糊描述方法,使文章写作进入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操作性,具有极重要的文章学意义。这种文章理论不但是联结唐宋古文运动和明代唐宋派、清代桐城派的桥梁,也是明清轰轰烈烈的小说、戏曲评点出现的契机之一[1]80-82。但迄今为止,学界少有专门、系统梳理宋代文章评点本的成果,《宋人总集叙录》[2]、《宋人别集叙录》[3]、《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4]等著名论著里面虽然涉及宋代文章评点本,但因并非是专门从文章评点角度进行的研究,故相关内容较为分散。为使学界更系统地了解、研究宋代文章评点文献,我们尝试对宋代文章评点本进行系统的梳理。从现存文献看,《苏评孟子》是北宋唯一一本文章评点本,署名苏洵。《苏评孟子》对《孟子》进行评点,有眉批、旁批,墨色朱黛相间。评点符号有大圈、小圈、连圈、重圈、三角号等,皆用朱墨,连圈间用黛色,重要之处皆用朱笔涂抹。最早著录《经义考》,书名为《苏氏洵孟子评》,疑为伪作[5]卷232。《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苏评孟子》二卷,为纪昀家藏本,亦断此书为伪书[6]307。笔者对宋代文章评点的宋刻本、元刻本进行细致查考,从最早评点本《古文关键》到宋元之际遗民刘辰翁的评点中皆无重圈、三角圈,仅以评点符号来判断,此书的确不似宋人评点。因此,下文仅叙录南宋文章评点文献。

(一)《古文关键》

署名吕祖谦辑。《古文关键》又名《东莱先生古文关键》、《增注东莱吕成公古文关键》。另有署名吕祖谦的《评点八大名家古文钥》,细察其内容,除字体不同之外,所选与《古文关键》全同,当为一书二名。关于《古文关键》的编选者和评点者存在着三种分歧意见,多数学者认为吕祖谦是评点者和编选者,但也有少数学者或认为吕祖谦非编只评,或认为应慎重阙疑。《古文关键》版本较多,有二卷本和二十卷本之分。《直斋书录解题》[7]451、《文献通考·经籍考》[8]1798、《四库全书总目》[6]1698等均载《古文关键》为二卷;《宋史·艺文志》[9]157、《季沧苇藏书目》[10]27载此书作二十卷,当是增加了蔡文子注解。北京图书馆藏宋刻蔡文子注本《增注东莱吕成公古文关键》为二十卷,中华再造善本据此影印[11]。

(二)《东莱标注三苏文集》

署名吕祖谦辑。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皆未著录,《天禄琳琅书目》著录[12]369。今仅存宋刻本五十一卷,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据此影印[13]。

(三)《崇古文诀》

楼昉编评。《崇古文诀》又名《迂斋古文标注》、《迂斋标注诸家文集》、《迂斋标注崇古文诀》、《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等。《崇古文诀》大约作成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版本有《迂斋古文标注》五卷、《迂斋标注诸家文集》五卷、《迂斋标注崇古文诀》二十卷、《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关于《迂斋古文标注》、《迂斋标注诸家文集》与《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的关系及版本流变,张智华[4]74-82、祝尚书[2]241-258皆有深入、细致的考辨,此不赘述。常见版本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著录内府藏本,三十五卷,删掉了评点符号。中华再造善本据国家图书馆馆藏元刻本三十五卷影印。

(四)《文章正宗》、《续文章正宗》

真德秀编评。《文章正宗》与《续文章正宗》以理学家标准选编诗文,因宋、明重理学,故两书版本较多。张智华清晰地梳理了《文章正宗》的版本流变[4]34-35,于此不再详述。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明修本二十四卷本,中华再造善本据此影印[14],但无真德秀所作《纲目》,亦无点抹符号,只有题下注、夹批、尾评;而此书原是使用了符号的,宋末元初建安残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正宗》所存有评点符号①据日本学者高津孝先生《宋元评点考》而知,他曾据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所藏缩微胶片,对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宋末元初建安刊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正宗》所存评点符号进行描述。原文载高津孝著、潘世圣等译《科举与诗艺——宋代文学与士人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著录内府藏本,未存评点符号,但保留着书首《纲目》、随文评语。

《续文章正宗》是真德秀晚年所编,二十卷,而末卷议论之文有目无文,缺诗歌、辞命两类,“盖未成之本”[6]1699。真氏去世后,梁椅从其子处录其所选作品篇目及批点评论处,后与倪澄从诸家文集中选录全文,加上批点,刻印完成。此书有宋刊本、元刊本、清刊本等多种刊本,皆属于一个系统。

(五)《新刊诸儒批点古文集成前集》

王霆震编评。《新刊诸儒批点古文集成前集》未见宋、明书目著录,最早著录见《季沧苇藏书目》:“宋刻《诸儒批点古文集成》四十一本,不全。”[10]29《宋史艺文志补》著录七十八卷[15]51,《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浙江汪启淑家藏本[6]。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新刊诸儒批点古文集成前集》。

(六)《圈点龙川水心二先生文粹》

饶辉编。包括前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一卷。今存南宋建安刻本,藏日本庆应义塾附属研究所[4]50。

(七)《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

关于该书的编评者是滕珙还是马括、最早版本为宋版还是元版及卷数等方面皆有分歧。元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卷2、《天禄琳琅书目》卷六、《千顷堂书目》卷11。笔者认为马括当为《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编评者[16]。今存元泰定元年(1324)梅溪书院刊本,收藏于清华大学图书馆,为该馆珍藏的19部元刻本之一种,中华再造善本据此影印。

(八)《东涧先生妙绝今古文选》

汤汉编评。四卷。《宋史·艺文志》未著录。《增订四库简目标注·叙录》著录有“宋宝祐丁巳刊本”,《菉竹堂书目》著录二册[17]55,版本不详。《季沧苇藏书目》著录“宋板《妙绝古今》四本”[10]29,《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七《宋版集部》著录一函六册不分卷,皆散佚无传。《藏园群书经眼录》著录元刻本[18]1496,《涵芬楼烬余书录》著录为宋刻本,国家图书馆善本室藏本著录为元刊本。中华再造善本《东涧先生妙绝今古文选》据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影印,此书内书名页为《妙绝古今》,与一般所言书名《妙绝古今》相同,惟封面书名为“东涧先生妙绝今古文选”。

(九)《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脍》

题杨万里撰,李诚父编。《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脍》不见于宋代书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分类诚斋文脍后集十二卷》,云:“不著编辑者名氏。其书分三十二类,取杨万里易传千虑策中之语摘录标题各加批点,殊为庸俗。又有题见此集,而注云文见前集者,亦非完书。相其板式乃麻沙旧刻,葢宋末书坊陋本也。”[6]1540翁方纲认为此非宋版,云:“其书内止称‘诚斋’,惟函首题云‘宋版杨诚斋诸类后集’,然其版则亦非宋也。”[19]726从现存版本看,最早为元刻本,另有明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中华再造善本《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脍》据此影印。

(十)《新编诸儒批点古今文章正印》

刘震孙编。此书前有咸淳九年(1273年)刘震孙序及“新编诸儒批点古今文章正印目录前集”(墨围阴刻),后有廖起山序。此书未见于宋、明书目中,《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最早著录,云:“书分四集,前集十八卷,分书、记二门;后集十八卷,分序、说二门;续集二十卷,分论、铭、箴三门;别集二十卷,分传、赞、颂、碑、图、解、辨、原、辞九门。藏台湾故宫博物院。”[20]328台湾故宫博物院编《国立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总目》(下)对此书的著录中无续集二十卷[21]1194,其余内容与《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著录大致相同。《新编诸儒批点古今文章正印》现藏台湾。

(十一)《蛟峰批点止斋论祖》

陈傅良撰,方逢辰批点。有成化四年(1468)王埙刊《蛟峰批点止斋论祖》不分卷,明余庆堂刻本《蛟峰批点止斋论祖》不分卷,明正德九年鲍雄刻本《蛟峰批点止斋论祖四卷论诀一卷》,明刘弘毅慎独斋刻本《新刊蛟峰批点止斋论祖》二卷。

(十二)《文髓》

周应龙编。《宋史艺文志补》著录九卷,版本不详[15]51。今存明宣德三年(1428年)周岐凤刊本,有周岐凤所作“刊《文髓》跋”,庋藏江西省图书馆、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十三)《批点分格类意句解论学绳尺》

魏天应编选,林子长笺注。《四库全书总目》谓《批点分格类意句解论学绳尺》“盖建阳书肆所刊”[6]1702,可知此书于宋已有刊本,但因岁久散佚。成化本当为现存最早刊本,署名为:京学学谕笔峰林子长笺解,乡贡进士梅墅魏天应编选,福建按察司签事游明大升重辑校正,有“成化乙丑二月丁未丰城游明序”,国家图书馆有该书缩微胶片,所据底本藏吉林图书馆。另有天顺本,书名为《校正重刊单篇批点论学绳尺》,增加了明何乔新序,庋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十四)《文章轨范》、《批点陆宣公奏议》

谢枋得编评。《批点陆宣公奏议》有为数极少的眉批,寥寥数字,内容多为“辞婉而切”、“灼见人情”之类,批点内容皆不出《文章轨范》,故本文专论《文章轨范》。

《文章轨范》又名《叠山先生批点文章轨范》等,张智华[4]93-105、祝尚书[2]267-292均有考辨。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中华再造善本据此影印,书名为《叠山先生批点文章轨范》,为清钱谦益批点、清许运昌跋元刻本,谢枋得批点皆为黑色,钱谦益批点皆为红色。

(十五)《大戴礼记》

汉戴德撰,刘辰翁等人评,以刘辰翁评点为主。今存明人朱养纯花斋刻本《大戴礼记》中收录有刘辰翁评点,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宁波天一阁。

(十六)《越绝书》

汉袁康撰,刘辰翁评。袁康,字君高,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著《越绝书》(一名《越绝记》),多记述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史实及地理概况。有明嘉靖二十一年刻本,藏于国家图书馆,明万历间刻本藏于上海图书馆,明刻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十七)《班马异同评》

宋倪思撰,刘辰翁评。《班马异同》有《史汉异同》、《班马异辞》、《马班异辞》等多名,明代对其作者或言倪思,或言刘辰翁,《四库全书总目》断定倪思撰《班马异同》,带有刘辰翁评语则为《班马异同评》。有明天启四年《合刻宋刘须溪点校书九种》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台湾亦收藏有明万历间本、明孙鑛增订本两种。

(十八)《老子道德经》

李耳著,明杨谶西编,刘辰翁评。《现存宋人著述总录》“子部·周秦诸子类”中云:“刘辰翁评点,明杨谶西编,明天启刻体《合刻宋刘须溪点校书九中附一种》之一。”[22]91笔者在国家图书馆见到缩微胶片。

(十九)《列子冲虚真经》

列御寇著,刘辰翁评。《现存宋人著述总录》“子部·周秦诸子类”著录:“《列子冲虚真经》二卷,刘辰翁评点,明杨谶西编,明天启刻本《合刻宋刘须溪点校书九种附一种》之一”[22]94,此书藏于国家图书馆和福建省图书馆。

(二十)《南华经》

庄周著,刘辰翁点校。此书有三种套印刊本:一是明吴兴凌氏刊五色套印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23]48,南京图书馆收藏;二是明凌氏刻四色套印本,《现存宋人著述总录》著录[22]94,此书现藏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另有清覆刊明刻四色套印本《南华经》十六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点校,明王世贞评点、陈仁锡批注,清张照批校、莫棠跋,现藏于北京市文物局[24]179-184;三是明凌君寔三色套印本,藏国家图书馆,行款与明凌氏刻四色套印本全同。从凌氏三种套印本中对各注家所用相同颜色和三种版本的行款全同来看,“凌氏极有可能是一版多印”[25]14。

(二十一)《庄子南华经》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著录:“《庄子南华经》十卷,晋郭象注。明末刻本,四册。半页九行十九字,四周单边,白口。此书书眉刻王宗沐、袁宏道、孙矿、李贽、唐顺之、刘辰翁等人所评。”[26]

(二十二)《庄子南华真经》

明杨谶西编,刘辰翁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云:“《庄子南华真经》三卷,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点校,明万历十年徐常吉刻本。”[27]下册1017《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书,现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现存宋人著述总录》中另著录:“《庄子南华真经》三卷,刘辰翁评点,明杨谶西编,明天启刻本《合刻宋刘须溪点校书九中附一种》之一。”[22]94此书存于国家图书馆和福建省图书馆。

(二十三)《虞斋三子口义》

宋林希逸著,刘辰翁评。元朝始有刘辰翁批点《虞斋三子口义》合刻本。此书又名《须溪点校三子口义》、《刘须溪先生批注三子》。明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目录》、清姚际恒《好古堂书目》记载:“《须溪点校三子口义》,六本。”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著录《虞斋三子口义》云:“老子口义二卷,列子口义二卷,庄子口义十卷。元刊本。四册。宋林希逸撰,刘辰翁批点。”又著录《刘须溪先生批注三子》云:“老子二卷,列子二卷,庄子不分卷。明末叶刊本。”此书存明人韩敬序。《虞斋三子口义》和《刘须溪先生批注三子》皆收录了林希逸口义,二书“内容全同,惟韩敬以刘辰翁批注为刻书主体,故书名、编著者与前书不同。”[28]298从其行款与韩敬的序文可知,《刘须溪先生批注三子》本当为明天启四年《合刻宋刘须溪点校书九种》本,后世流传最广。《郋园读书志》卷三对其内容和性质做了较为详尽的说明[29]502页-503。

(二十四)《荀子》

荀况撰,唐杨倞注,宋刘辰翁、明孙鑛评。二十卷。明末刻本,清傅山批校,存十七卷(四至二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27]上册27、《现存宋人著述总录》[22]91均有著录。现藏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

(二十五)《阴符经》

刘辰翁评。一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现藏浙江省图书馆[27]下册1043。《现存宋人著述总录》亦著录[22]168。此书保存了刘辰翁的圈点和五条批语,其批语的内容、语气似注而不似评,但此书是现存唯一一部收录刘辰翁批点的《阴符经》版本,有独特价值。

(二十六)《广成子》

苏轼注,刘辰翁等评。一卷。《中国丛书广录》著录[30]643。明天启武林坊刻本《合诸名家批点诸子全书》中收录。藏于湖北省图书馆。

(二十七)《古三坟》

一卷。《中国丛书广录》记载,明天启武林坊刻本《合诸名家批点诸子全书》中收录[19]643。

(二十八)《合刻宋刘须溪点校书九种》

一百零一卷,附一种八卷。该丛书集中保存了刘辰翁的评点,包括《老子道德经》二卷、《庄子南华真经》三卷、《列子冲虚真经》二卷、《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等文章批点。明天启年间杨谶西收录须溪点校诸种书而刻,现藏国家图书馆和福建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明天启刻本。闻启祥《刻刘须溪评九种书序》详细叙述了刊刻的由来。《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十六[31]、《鸣野山房书目》卷五[32]155、《香祖笔记》[33]234、《明代版刻综录》[34]等均著录。还需指出的是,刘辰翁的文章评点还有不少不见于其评点专书,而被其它著作所收录的,如《史记评林》、《汉书评林》等。在刘辰翁文章评点中,以《班马异同》评点最详,可为其评点代表作。

(二十九)《古文真宝》

黄坚选编。关于黄坚生平今有异议。台湾《中文大辞典》标为宋黄坚[35]35,《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元黄坚[36]中册1612。据《元史》和明清著作所记,元代名为黄坚者有二人,一为元初左江总管黄坚,一为元末丰城人黄坚。熊礼汇据大量的文献资料考证《古文真宝》的作者应为宋末元初的黄坚,滁州来安麟峰人,其选编《古文真宝》当在宋元之际,或始于宋末而成于元初[37]213-256。《四库全书总目》未收《古文真宝》,《中国善本书提要》列有《诸儒笺解古文真宝二十卷》[38]443。今存元刻本藏于绍兴鲁迅图书馆,明刻本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明万历十一年司礼监刻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日刊本、韩刊本。

[1]祝尚书.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2]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张智华.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2.

[6](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5.

[9](元)脱脱等.宋史·艺文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0](清)季振宜.季沧苇藏书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11](宋)吕祖谦.增注东莱吕成公古文关键[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2](清)于敏中等.天禄琳琅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3](宋)吕祖谦.东莱标注三苏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4](宋)真德秀.文章正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5](清)倪灿.宋史艺文志补[M].卢文弨,订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张秋娥.《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编者释解[J].图书情报工作,2010(13).

[17](明)叶盛.菉竹堂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清)翁方纲,撰.吴格,整理.瓮方纲纂四库提要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0](清)彭元瑞等.天禄琳琅书目后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1]台湾故宫博物院.国立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总目[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3.

[22]刘琳,沈治宏.现存宋人著述总录[M].成都:巴蜀书社,1995.

[23](清)莫友芝,傅增湘,訂補.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4]杨黛.林希逸《庄子口义》知见版本考述[M]//文史:第47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

[25]张静.刘辰翁评点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2004.

[26]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7]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8]台北中央图书馆特藏组.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M].台北:台北历史博物馆,1998.

[29](清)叶德辉.郋园读书志:卷三[M].海王邨古籍书目题跋丛刊,北京:中国书店,2008.

[30]阳海清.中国丛书广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1](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2](清)沈复粲,潘景郑,校订.鸣野山房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3](清)王士祯.香祖笔记[M].湛之,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4]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35]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六册[K].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68.

[36]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7]熊礼汇.《古文真宝》的编者、版本演变及其在韩国、日本的传播[M]//于可训,陈国恩.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

[38]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刻本国家图书馆评点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点图书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点图书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书评点讯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论
山西发现北宋刻本《崇宁藏》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