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与设计研究

2013-04-02黄闻妃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体验式情境

黄闻妃

(福建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大学生的前程和千家万户的福利,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起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就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在2013年更是达到了699万,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因此,各高校都开始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1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为落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各高校都积极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两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就业指导教育的同时,很多高校还进行了相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有些高校还针对本校的专业特点编写了自己的就业指导教材,这些成果都使得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逐渐走上了系统化的轨道.

1.1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

当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都是以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内容为主,开设5年来,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中,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1.1 课堂讲授法

传统的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方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1]它具有信息量大、灵活性强、利于教师主导课程的特点,但也由于教师主导性过强的原因,导致学生缺乏直接实践和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2 课堂实践法

这类的课堂教学大多安排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后3个学时,根据课程中学习到的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的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招聘等.课堂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都采取大班授课方式,因此在有限的3学时内,无法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的过程,参与范围有限.

1.2 当前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

1.2.1 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学生参与度不高

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当前课程授课大多是以前面介绍的两种授课方式为主,教师授课过程中也缺乏个案的分析和师生的互动.教学形式单一,有时甚至是照本宣科,课堂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和接受度都不高.

1.2.2 课程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授课大都是以就业政策法规的解读、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的技巧等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各专业学生的特点,没有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的引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虽然传统的授课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就业指导课程中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更缺乏就业体验.而就业体验的缺乏也让大多数的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仍然感到茫然和紧张.所以,如何调整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求职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就业指导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来源和优势分析

2.1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来源

体验式教学源于20世纪40年代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他从多学科对体验学习做了系统的研究,率先提出体验学习是由体验、观察与反思、归纳及应用并再回到体验所组成的“体验学习圈”.[2]

在教育领域,体验式学习主要的思想是源自约翰.杜威的“做中学”、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圈”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3]杜威“做中学”,他认为,“经验是由体验和承受组成的.通过主动的体验获得的知识和感受,在被动的承受中得到内化,即著名的“做中学”.[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他认为经验同化与经验顺化的平衡状态就是学习的过程.[5]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圈”,即体验一归纳一应用的循环.[3]

2.2 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分析

2.2.1 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体验式教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差异来设置课堂情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自身需要的技能与素质.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2 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体验式教学通常采取游戏、情境模拟等活动进行课程的导入,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缩短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

2.2.3 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的灵活性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根据最新的就业形势调整课堂授课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情境的模拟可以让学生体验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帮助学生理清自身与所青睐的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所以体验式教学无论在操作和内容环节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3 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设计

3.1 分组

根据课程的教学计划将学生以10-15人为单位分为几个小组,开展破冰行动,促进组员间的互相熟悉,讨论设计小组名称和口号,加强小组的凝聚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尽快融入课程设置的情境中.

3.2 设置情境

根据各专业的学生就业的特点,在课程中设置不同的情境,如:企业、事业单位等.让小组的全体成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承担不同的角色,如面试前的简历审核人员、招聘中的面试官、应聘的求职者等.并通过引导,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轮换着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视角来感受整个求职的过程和心理状态.伴随着就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大,教师还可以根据面试的类型来设置情境,增加一些如无领导小组面试、情景面试等平时学生不常见但现在也广泛运用于一些招聘单位的面试形式.

3.3 小组总结和反馈

在每次团队模拟情境活动结束后,请各小组的组长组织小组不同角色成员进行总结和反馈,如:请简历的审核人员点出求职者简历中的亮点和问题;对扮演求职者的同学的面试表现进行评价,从中找出大家都需要注意和改进的细节等.邀请部分小组成员在班级分享活动中收获的职业感悟.

3.4 教师点评交流

在课程的最后,教师要对课程中学生们的活动情况进行点评,结合学生们在活动中所收获的职业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讨和分析,让学生们在交流中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体验式教学拥有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就业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努力的目标.但课程的效果与教师设置的情境以及准备的活动的质量成正比,同时对于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备课的阶段对各个环节都进行认真的思考,以便在情况发生时进行合理的应对和处理.

〔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9258.htm.

〔2〕贾书磊.护理专业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与实施[D].郑州大学,2011.

〔3〕佟新.职业生涯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1(4):15-25.

〔4〕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03-110.

〔5〕蔺桂瑞.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0):3-11.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体验式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