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陇东地区农村的岁时节日及其文化意蕴

2013-04-02刘延琴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陇东习俗一带

李 军,隆 滟,刘延琴

(甘肃农业大学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兰州730070)

一、岁时节日的内涵

岁时节日,主要指的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民众那种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1]。所以,众多的民间岁时节日,实际上很多都与我们传统的农业信仰和崇拜有关。其中,一个简单而又永恒的推动力,就是人们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的心理诉求。陇东地区农村与农业相关的岁时节日亦不例外,并且丰富多彩,很多都还极具地方的特色。

二、主要的岁时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陇东地区农村一年中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每到农历年关将近,人们总要尽力买过年用的东西,如大肉、瓜子、花生、糖果、蔬菜、新衣生者所需享受的东西,以及香、黄纸、蜡烛等纪念死者所需之物。除夕日,人们要穿上新装,在上午贴上春联、“门神”。吃一顿合家团圆饭,请回祖宗牌位。傍晚,要祀奠祖先,然后,高悬长明灯,燃放鞭炮、礼花,叩拜尊长。受叩拜的尊长向全家老幼散发压岁钱。晚上全家老小欢聚一堂,畅谈至次日凌晨,名曰“坐夜”。至天将亮时,要燃放鞭炮庆迎新的一年的来临,称“接神”。初一大早,要陈设香烛、肴馔以祀诸神。从除夕到正月十六,讲究日日祭祀,即“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在灶的旁边),体现了灶神信仰和崇拜。天水地区,初一早上天微微亮,人们就起来上庙烧香,烧黄纸,但不能洗脸,也不能往地上倒水,出行后才能洗脸。所谓出行就是人们赶着畜牲到外面溜达一圈,畜牲的头上都带的是由黄纸和红纸做成的圈,这一天是拜祭家族长者的日子,家家户户要吃面条或饺子。早饭后,各人按辈分、年龄互往家族长者中拜年,受拜长者依次给子孙们散发压岁钱。在天水地区的清水县,还有值得注意的独特观念,即人们认为大年节夜越黑,越是好预兆。当地顺口溜说:“大年五夜次一天,无风无雨承平年。最喜月朔晴一日,农人不消力种田”。过年时忌往地下泼水,说是过年在地上泼水,夏收谷物碾场会塌场(遭雨淋)。

而在庆阳地区和平凉地区,春节期间集中要体现一个“新”字。如庆阳合水县、平凉静宁县一带的农村,在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村里的人们都要搅和一堆草泥,把各个窑洞、院子的四周,只要是有老鼠洞的地方,或因受风雨蚕蚀而形成的窟窿等残缺不全的地方,都要用泥填补好,从而使得整个院子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习俗,俗称为“泥年”,又称为“漫年”。过年期间,要天新地新人新畜新,这样,天神、灶神、土地神、喜神等就会赐福,日子会越过越好。

(二)五月五

这是陇东地区农村极富特色的节日,家家要“赶五穷”。所谓“五穷”,据唐代韩愈的《送穷文》,也叫“五鬼”,分别为“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在陇东的平凉地区静宁县一带,普遍流传着正月初五赶五穷的习俗,即将此五穷赶走,祈求来年丰收。在陇东平凉地区,一般是在晚上,由村子里组织的社火队,挨家挨户去各家的院子里、麦场上去赶五穷。社火队装扮成王灵官、赵灵官、春官等,锣鼓喧天地组队进入各家,绕院子三周。各家都备有临时的酒席供给社火队,还要给专门收钱的10到20元不等的礼钱。其中的高潮部分,是社火队为首的面对各家的上房(正房)念念有词,高声送上祝福的话语,同时,狮子舞也起劲地表演,配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气氛达到了顶点。经过这么一闹腾,据说就把各家的“五穷”赶跑了。这种习俗,也普遍流传在陇东地区大部。而在庆阳地区一带的农村,在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将院子里的垃圾清除干净。还有个讲究,那就是在扫地时,必须从屋门口一直扫至屋内,这和平时扫地的顺序恰好相反,意味着把穷土扫得干干净净。还有的地方,全天都要禁止响炮。并且在这一天,亲戚、朋友等都不互相往来串门,意思是怕把穷气带来。另外,这一带还有忌出门的习俗,据传在这天灶王爷要来各家各户盘查户口,所以全家人都必须时刻守在家里。

正月初五日,在天水地区一带还被认为是传说中庄稼的生日,即人们发现粮食的日子。这天,人们要做些饭(搅团)吃,以示忆苦思甜。这种习俗比较少见,流传范围不是很广。

(三)燎疳节

燎疳这一习俗,据说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神的崇拜意识,即人们相信,依靠火的强大威力,可以驱邪除魔,从而保佑每个人的平安,保佑每家庄稼获得丰收。陇东地区的庆阳农村一带,将正月二十三日定为燎疳节,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驱毒灭病[2]。“燎疳”在庆阳历史悠久,至今仍十分隆盛。

燎疳的活动有个准备过程,在正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的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门前要预先堆放一堆干燥的柴禾,有的人还专门爬树去搬喜鹊窝。等天黑以后,各家的大门前开始点亮灯笼,在灶前还要点上油灯,先由自家的长辈敬奉灶神,再将灶神像和两边的对联及香裱等端在盘子里,放置在大门外烧化,这就叫“送灶神”上天,接着,开始燃放鞭炮,气氛达到顶点。送灶神时,有个讲究,就是必须把在灶神两旁的“枣山”留下,一直等到春耕的第一天,在地头上敬过土地神之后,才能吃“枣山”,紧接着就开始犁地。否则,据说庄稼会歉收。

送完灶神之后,全家人都要走出自家的大门外,一起正式开始燎疳。先由家长在干燥的柴禾内放上些香裱、纸炮之类的,还要再放一小撮食盐。点燃柴禾后,烈火升腾而起,纸炮也噼里啪啦,可以说气氛非常热烈。等到大火燃烧过后,全家人就依次地从长到幼,在火堆上跳过去,又跳过来,这样反复连续燎跳三次。大人在燎跳时,手里还要提着装有刀、碗、筷、勺、擀面杖、剪刀等灶具的水桶,意味着将灶具也要燎得干干净净,据说这样的话,人们再使用灶具就不会得各种传染病,才能身体健康。另外,如果孩子还太小,则可由大人抱着跳燎。待柴禾完全烧化后,家长就用铁锨扬带有火星的柴灰,俗称“扬五谷花”。此时,地上星火点点,四散开来,大人和顽皮的男孩子就都拣来小土块,蘸上水或唾液,再粘上些火星,往很远的地方扔去,就像一条火红的弧线飞出,煞是好看。他们边扔还边大声叫喊:“扔蝎子哩!”“扔蚰蜒哩!”“扔红眼子里!”据说,这样可将五毒虫怪扔得远远的,人们就不会害红眼病了,也不会受五毒的伤害了。在人们扔完大一点的后,留下一些小的火星,就由全家人一拥而上,用双脚踩灭,这样就意味着消灭了鼠害,一直到全部火星被踏灭彻底,燎疳活动方告一段落。此外,还有个很重要的讲究,就是在这一天,所有的人、牲畜都歇息一天。当地有个俗语,说“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意思是过了农历正月二十三,年事已毕,就要开始准备春耕了。注意的是,有些地方还有“接疳”、“送疳”等习俗,即正月二十二日晚是接疳日,二十三日晚才是燎疳节,二十四日晚还要送疳,这样,一连要燎三个晚上。

(四)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正值万象回春之时,随着阳光上升,万物复苏,雪降基本结束,雷雨天气逐步到来,蛰伏于泥土洞穴中的昆虫亦结束冬眠,开始复苏,故称“二月二龙抬头”,这也是农业生产的开始。人们按照传统习惯,把农历二月二日称“龙头节”。

陇东地区农村的二月二节日习俗,各地还不尽相同。在天水一带,大人、小孩都在这一天要剃头,当地俗称作“剃龙头”。据说,剃了龙头,人们就头脑清醒,神清气爽。在这一天的清晨,有些地方的人们一起来,就要拿上木棒到自家的田头去,还要一边敲打,一边高声叫喊到:“二月二,龙抬头,一切虫齿都抬头,瞎老鼠抬头一骨嘟。”这意味着消灭老鼠。有的地方,在这天大清早太阳出来之前,家家户户还要炒豆子,据说在炒豆、吃豆时,要故意发出噼叭声,这样,散发出的豆子的香味就可以惊醒沉睡着的龙王,就不会耽误其抬头升天的日子。当地民谣云:“二月里来二月二,家家都把豆豆炒,噼噼叭叭好热闹,惊动龙王早抬头,升天降雨保丰收。大囤满,小囤流,给龙王献猪磕个头。”在天水地区的清水县,这天还举行各种活动,如上门镇赛牛会,祈求地利人和,风调雨顺。

而在庆阳地区合水县农村一带盛行的剪纸艺术中,相关二月二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剪纸中的打灯、挑水、烧香、上供,是“引田龙”;压面、炸糕、爆玉米花,喻“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中间是陕北秧歌“勾灯转九曲”,365盏灯代表一年365天。下边“九曲阵”狮子门代表“二狮镇八方”,龙门喻“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左下角是端灯场景:“男的端灯能发财,女的端灯肯怀胎”;右下角喻示连年有余、五谷丰登。出阵门的伞头唱着:“出了九曲黄河门,男女老少填精神。”“转九曲”能驱邪祛病、延年益寿,有“转九曲,活九十”之说。剪纸图中106人,红火、热闹、欢腾的场面中尽现农家纯朴。另外,还有独特的风俗,即每年在二月二要蒸枣山人人花馍馍。花馍馍上面裹着许多红枣,形似一座坐满人的山,故当地人叫“枣山人人”。二月二这天上午吃饭时间,由家庭主妇送到地头,全家先拜土地爷,然后拧下几块花馍向天空抛去,示意向天神供奉花馍馍。然后再由主男将牲口套犁耕地一段。意思是二月二龙抬头,拜土地天神保佑当年农业顺当,风调雨顺,人畜两旺。老年人早上折一些匀称的桃树枝条,然后给小孩削‘棒槌’,一般削五层,形状像塔,给小孩子带在身上辟邪。二月二这一天老人用剃头刀给小孩理发。

(五)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以后逐渐演变成了节日。“三月三长擀面”,“三月三柳木刀”,都是庆阳地区西峰农村一带流行久远的民谚。旧时,每到冬季,董志塬一带地面封冻,新鲜蔬菜不再能够见到,人们只能食用一些易存的蔬菜,如洋芋、萝卜、白菜、莲花白,或腌制成咸菜以备冬用。到了三月初三前后,冬小麦返青,小麦地里的“麦辣辣菜”也随之生成,韭菜亦长到一定高度可以食用。所以,人们就把三月三视作一年中第一个能够食用新鲜菜肴的日子加以庆贺。届时,妇女儿童都到麦田中铲麦辣辣菜,或割些韭菜,妇女们则要擀上一顿细长面,炒上一些麦辣辣菜或韭菜以供全家尝新。一些农户还要削斫柳枝做成棒槌或木刀给小孩佩戴。另外,三月三,人们还有赶小崆峒庙会的习俗。

(六)春风

春风,也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演化为节日,在陇东地区的庆阳、平凉农村一带流行广泛。这是这一带祭祖的节日,这天各家各户要给祖先(当地称呼为“先人”)上坟(即扫墓),也就是在坟上烧些纸、香等,在上面倒几滴酒,还要往坟上堆些新土防止平坦。在平凉地区的静宁县仁大乡,过春风节的习俗颇为独特。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这一带经济极为落后,人们平时吃的很粗糙,大部分是五谷杂粮,一年到头能吃点白面做食物,那就是美食了。所以,在春风这一天,人们趁着祭祖的机会,家家户户事先准备好珍贵的鸡蛋、肉、萝卜菜等做成的献饭,成群结队去同宗的祖坟。祭祖完毕,在祖坟地或者回家的半途中,大家四散坐下,开始“抢献饭”,你吃我家的,我吃你家的,热闹异常,这是当地人们贫穷的时候难得的“盛宴”。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这一带经济开始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好转,这种“抢献饭”的习俗自然而然就减褪了,到今天,甚至消亡了。

与春风相似的是清明。陇东地区过春风节的流行区域不是很广,大多还是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祭祖的传统节日是清明节。如庆阳地区的西峰周围,有农谚云:“三月三清明天,家家户户上坟园”。在清明前后,西峰的民众无论是官、商、民、工,都需上坟祭祖。当地风俗,凡坟墓有塌陷者,平日一概不得动土,既是坟头树木,也不能随意栽伐。只有到了清明日,人们方可修整坟陵、植栽树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每逢清明佳期,家家户户都扶老携幼,带上水果祭品,竞相上坟祭祖。每逢此日,墓地上香烟缭绕,人头攒动,烧纸花钱币的、整坟添土的、立碑祭奠的络绎不绝。

(七)端午节

陇东地区农村的端午节,既具有全国性的共同特点,也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情,而且各地还不尽一致,甚至差异性很大。比如在平凉的静宁县仁大乡一带,端午节不是吃粽子,而是吃大饼。这种大饼较为特别,农家妇女们在上面要用干净的梳子印上花纹,以大饼中央为中心,四面发散开来,很是好看。这天,全家算是要改善生活,打牙祭,做上肉菜,就大饼一起吃。另外,每家在这天清晨还要早早折下一些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户上,表示辟邪。辟邪更为常见的方式,是给大人和小孩都在胳膊腕上缠上“手纩”,即花线绳子。一月后,要剪下来,丢在自家的屋顶上。相对而言,这一带的端午节形式要简单得多,但也别具特色。

而在天水的清水县一带,全国性的共同特点较为明显。这一天,小孩戴荷包,儿童脖颈上,手脚腕上都带五色线捻的“花线绳”,以示一年内蚊虫不钻身,不叮咬。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家家都吃粽子、甜醅,凉粉;人们折柳枝、拔艾蒿等将其插在门顶,以示辟邪,杀菌、杀虫,保人吉祥、安康。还以粽子馈赠邻里,敬送学校教师。清水端午最大特色,是家家户户的姑娘到野外“踏露水”,即承雨露滋润,出脱得更加灵秀俊美。东部及东南部的放牛郎还手集干柴,堆积在高山上,晚上点燃篝火,祭祀山神,祈求六畜兴旺,谓之“点槁山”。在庆阳合水一带,端午的最大特色,是家家户户的姑娘、媳妇在节前,以彩线和五彩绸布、马尾等精心制做各种荷包(或称荷包),造型独特,巧夺天工,底蕴深厚,享誉海内外。这也是庆阳荷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在陇东地区小范围內演变成为节日。如庆阳地区农村,冬至日亦称“鬼节”,俗称为“冬祭日”。当地民间于冬至日,有祭扫坟墓的习俗。这一天,在有些地方,人们要到河里去打冻冰下面的河水,用来酿制“春风酒”。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还有冬至这天媳妇不能去外地、回娘家或长时间串门,必须最晚也要回家这一讲究,否则,据说就会对公婆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地的民谚生动有趣地称:“过个冬,死个公”,意思也就是说,谁家的妇女若在娘家过冬至,那么来年就会死公公。当然这只是迷信的说法,但也有其一定的科学道理。冬至后,天气开始骤冷,在数九寒天,老年者、多病者多,不能让寒气冲撞。

(九)腊八

腊八节,全国各地盛行,陇东地区亦不例外。陇东一带的腊八节,同中有异,繁简不同,但基本的内涵是相同的,均起源于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且演化成与农业信仰相关的内容。

在陇东地区的庆阳农村一带,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农历腊月,民间有俗语:“腊月里腊月八,有猪的把猪杀,没猪的打娃娃”,还到河里弄一块冰献到桌子下面,然后打破看每个块像啥粮食来年啥粮食就有好收成。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早早吃腊八饭,并且相互馈赠。腊八饭讲究在初七晚提前做好,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就吃用。腊八饭用米、豆、荞面、果仁、豆腐、肉菜等煎煮而成,其中的花样很多,除面条、饺子和麻食外,有象征丰收的粮囤、有渴望发家治富的元宝、还有用荞面捏成的各种麻雀头等等。腊八饭不仅讲究早吃,而且要逐日增添,多则一直续吃至腊月二十三,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生活蒸蒸日上。而在庆阳的合水一带,在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每家都要盛一碗清水,放在室外,让其冻结成冰。等到第二天早晨,就把碗里的冰打成小块,分给全家人吃。据说,人们吃了腊八冰,在一年之内就不会闹肚子。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合水一带的人们,全家人要用荞面或者其它杂粮捏成各种形状的面疙瘩,俗称作“麻雀头”。这也有寓意,据说这样的话麻雀就会头疼,从而也就不会再来糟蹋庄稼了。在捏面疙瘩时,人们还要在里面包一枚硬币,等到吃的时候,如果谁吃出硬币来,就预示着谁来年会有福气。这天,在吃早饭前,家庭主妇都要端大约半碗的腊八粥,给自家每个门扇上方贴门神的地方要抹一点腊八粥,意思就是用腊八粥糊住了门神的嘴巴,门神也就不能泄露自家的秘密。另外,在灶前还要放半碗腊八粥,以示祭灶神。腊八粥做得要多,这也有个讲究,就是除了腊八节这天要吃,剩余的也要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这也意味着连年有余。

在陇东地区天水的清水县一带,当日早晨,人们先到河边、泉边、池塘等处,敲冰块带回家,分别搁置于庭院中央、土地堂、粪坑、牲畜圈等处,查看冰块中气泡形状与麦粒、豆粒、糜、谷等的形状是否相似,来预测来年何种庄稼收成好。早饭吃五谷杂粮做的粥,俗称“米馇馇”。有“腊月八,馇米馇”之说,传说是为了纪念释佛,也说是吃“糊涂饭”,取接近年关,应当无忧无虑之意。

(十)祭灶节

祭灶节在陇东地区普遍盛行,是这一带农民们的传统节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民间有祭灶之俗。这天,每家每户要大扫除,“扫除尘土”,准备过年(在平凉地区的静宁县一带,大扫除则一般在腊八节,这是和陇东地区其他地方不同的);傍晚,给灶君献灶糖,再剪一纸马,被少许柴草,草上滴几滴水,在厨房灶前连同黄纸、冥钞、灶爷像一并烧掉,寓意送灶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表达了当地人们追求安泰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这一习俗,在其他大量农业习俗日渐消亡的情况下,至今未改,显示出了较为顽强的生命力,实属不易。

三、岁时节日的变迁

上述陇东地区农村这些众多的农业信仰和崇拜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值得我们重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改革,陇东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渐在衰落、消亡,新型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日益推广和运用,而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很多传统农耕习俗的悄然变迁甚至消失殆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比如,在甘肃省陇东地区农村一带,以前传统的“打场”习俗十分普遍,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始逐渐消失。在庄稼收获前后,这一带的农户,家家都要预先整饬自家的“麦场”。麦场经过了一年的风吹雨打,变得已经坑坑洼洼、地皮皲裂。这样,就要对其进行细心的修缮,从而使之平整光滑,这也就是《诗经·豳风·七月》所谓的“筑场圃”。在庄稼收割后,人们将庄稼从田地运回麦场,码放成一个个整齐的麦垛,这也就是《诗经·豳风·七月》所谓的“纳禾稼”。等到哪天天气晴朗,人们就将庄稼平摊在麦场上,在烈日下进行曝晒。等到晒得干燥彻底了,全家人就全部出动,或者有时候一家的人手还不够,请上邻居来,集中一到两天进行“打场”,正所谓“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有些人家,生活条件好些,则使用牲畜来代替人力,拉着“碌杵”(一种砖石碌碌)进行“碾场”。[4]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这一带农村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当然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原始的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方式取而代之。比如,有些人家用手扶拖拉机(当地俗称三马子),这样,自然也就既省心又省力,效率也随之大为提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今在陇东的静宁县一带,兴起了苹果产业,已经不再种植农作物了,自然而然也就无“场”可“打”了。很多农家的麦场已经荒废,用来堆放杂物,有的干脆废弃。这种情况下,碾场用的碌杵这一工具,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变成了一种“文物”,人们再也难得一见。再比如,陇东地区农村“迎喜神”的传统习俗,是一个家畜们如驴子、牛、马等难得的休闲假日,而现在很大地方不再种植农作物,也就不再使用这些家畜,也不再蓄养。于是,在这些地方,迎喜神的习俗自然也就逐步淡化,而其消亡,也是指日可待。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陇东地区农村的其他地方。不但是传统的“打场”、“迎喜神”这样的农业信仰和崇拜习俗正在消亡,就是很多传统的与农业相关的节日也在逐渐黯淡,正在逐步退出农村的舞台。如上述祭祖的春风、清明,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之根,但在农业现代化冲击之下,在当地农村,其气氛和受重视的程度却一再下滑,而且还非常剧烈。一般是家里的长者还惦记着这个时节去祭祖,而年轻人则不当回事,或者干脆懒得去了。对类似陇东地区一带的全国各地的农村来说,传统节日及习俗的变迁、衰落乃至消亡的困境,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包括岁时节日在内的农村传统习俗,是民俗学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31.

[2][4]王贵生.西北燎疳习俗文化探源与人类学阐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71.

猜你喜欢

陇东习俗一带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