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茶叶博物馆发展探微

2013-04-01章传政

茶业通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松萝徽州黄山

章传政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茶叶博物馆是弘扬茶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传播茶文化的载体之一。1990年10月,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兴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建成并开放。这是茶文化专题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许多产茶省份也先后开始兴建茶叶博物馆。安徽省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园面积、名茶种类、茶叶出口、茶业产值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协作支持、茶叶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安徽茶叶博物馆事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1 安徽茶之都

2005年9月,“安徽茶之都”在合肥市中心位置含山路花市落户。该馆以徽派风格装修,营业面积达1200m2,将安徽的名画、奇花、怪石等巧妙地布置在其中,全国千余种茶品演绎深邃的中华茶文化。时人称安徽茶之都为“茶文化博物馆”、“安徽最大的茶博馆”,“该馆的开张填补了安徽茶文化研究的空白,提升了安徽茶市的购物品位”[1]。

安徽茶之都整体建筑大气,徽派装饰风格优雅别致,富于现代化情调,里面设置各有特色的不同展厅,已经成为省会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安徽茶之都,人们可以品尝到安徽的特色茶以及品种齐全的省外名茶,了解全国各种名茶的历史来源、制作工艺及其精彩的传说故事,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中欣赏优美的茶艺表演,在茶香四溢的氛围中领略茶文化的韵味。

安徽省拥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徽茶文化,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缺少为之专门推广的机构,茶叶大省缺少物流致使茶叶品牌局限于地域性品牌。因此,2005年安徽茶之都的出现,客观上确实为弘扬徽茶文化,振兴徽茶品牌发挥了有益的倡导作用。然而,尽管多种媒体均称安徽茶之都为茶博馆,实际上安徽茶之都是以茶叶销售为主要业务的商场,与严格意思上的茶叶博物馆存在距离。

2 祁门红茶历史文化展览馆

2007年11月,祁门红茶历史文化展览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祁门红茶节举办期间对外开放。该馆位于祁门城内茶山公园附近,占地面积1100m2,由资料茶史馆、茶艺馆、表演车间等组成,资料茶史馆展示契约、商标、税单、照片、书信等历史资料和茶壶、揉捻机、印鉴等与茶有关的民间饮具、制作工具等200多件实物资料。

祁门红茶历史文化展览馆是祁门县集读史、品茗、论茶为一体的茶文化重点旅游项目。以祁门红茶生产发展为主线,集中展示红茶之乡、悠久茶史、祁红创制、祁红鼻祖、祁红品质、条件优越、采摘初制、精制分级、金奖闪耀、名人与茶、友好往来、祁红大师、祁红茶号、祁红茶商、祁红振兴等24个方面的1000余幅祁红历史图片、200余件珍贵实物和存世的大量翔实历史资料,系统回顾世界名茶祁红的创建与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全面介绍祁门红茶优异的品质与精湛的采制技艺,多角度回望数代祁红茶人与茶叶大师的风采,全方位宣传“中国红茶之乡”祁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2]。除了观看展览、表演,观众还可以亲自采摘茶叶、加工制作、品鉴等加深体验。

3 谢裕大茶叶博物馆

2008年4月,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位于黄山毛峰原产地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总面积3500m2,由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而成。

谢裕大茶叶博物馆是集黄山毛峰创始人谢正安及黄山毛峰茶的发展史、谢裕大产品的制作工艺展示、茶道表演、品茗为一体,以宣传徽州文化和徽州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馆,是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对外品牌形象,更是黄山毛峰和中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3]。该馆按照徽派风格建造,收藏了徽州各种民间传统制茶工具文物、黄山毛峰茶文化历史文献,运用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识的形式陈列出来,向世人展示黄山毛峰茶的起源、发展、演变,尤其是徽商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茶的历程,以及现当代黄山毛峰茶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谢裕大茶叶博物馆里,有讲解员介绍黄山毛峰的发展经过,茶叶专家现场演示黄山毛峰的炒制工艺,因此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黄山毛峰,感受徽商文化。

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建成,从文化入手提升茶品牌内涵,实现了谢裕大公司打响茶叶品牌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有人称之为“安徽省首家茶文化博物馆”、“安徽首家民建博物馆”,也有人称其为“安徽省首家茶叶博物馆”。其实,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4]。有些场所的命名虽然没有出现博物馆字样,但是实际上具有博物馆的功能,因此,准确地说,谢裕大茶叶博物馆是首家以弘扬黄山毛峰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茶叶博物馆。

4 徽州茶院

2009年9月,徽州茶院建成开院。徽州茶院由黄山市茶业经济促进会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徽州茶文化研究中心、黄山市茶博园投资有限公司,联手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黄山市知名茶叶生产企业打造而成。徽州茶院是集中展示展销黄山名茶和宣传茶文化的场所,也是黄山旅游的一个新亮点。该院建筑面积为2200m2,设2个茶艺室,21个名茶展示展销室和1个书画室,通过展示品尝茶叶、观赏茶艺表演、举办报告讲座、组织专题推介、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弘扬黄山茶文化,成为徽州茶文化宣传交流的活动中心。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绿牡丹等名茶曾经作为国礼,多次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元首、政府首脑。2010年4月,为了扩大徽州茶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徽州茶院向中国茶叶博物馆赠送了这些国礼茶的茶样,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永久收藏[5]。

5 中国松萝博物馆

中国松萝博物馆坐落在休宁,其筹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先后历经“资料馆、珍藏馆、博物馆”等三个阶段。

2009年9月,松萝茶珍藏馆首次对外展出。该馆以“独具特色,国内一流,贵在珍稀,独家收藏”为宗旨,展示的松萝茶科研文史资料有生态调查、地质测定、文物史迹、图像资料、科研成果、科技著作、古碑考证、茶诗茶谣、古庙楹联、珍闻轶事等10个部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陈琪称《松萝山碑记》石碑是“有关古徽州茶叶最早的碑刻”,《松萝山碑记》石碑拓印长卷因是艺术孤品而被称作松萝珍藏馆的镇馆之宝[6]。

2011年4月,中国松萝博物馆于“2011中国黄山休宁松萝茶文化旅游节”前夕正式开馆迎宾。馆藏扩展为关于“松萝名茶”的图文展板、沙盘展板、古碑拓件、古画复件、茶诗茶谣、古庙楹联、珍贵照片、图像资料、生态调查、地质测定、松萝珍品、珍贵紫砂、科研成果、科技著作、奖杯证书等共计2000多件文物资料。成为中国迄今唯一一座以“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好人类关于松萝茶的文化记忆”为己任的专题博物馆[7]。

方四海院士参观中国松萝博物馆时,对该馆收藏的珍贵文物、书画、诗词、著作给予很高评价,称赞“松萝博物馆珍藏的文化资源和科研成果在诸多茶业博物馆中位居榜首。”

《松萝制茶图》由10幅纸本水彩画组成,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二百年前“开山整地-播种茶子-施肥管理-鲜叶采收-茶草挑选-杀青翻炒-揉焙筛选-成茶装桶-水路运输-翻炒装箱”的松萝茶全套传统制茶工艺。这是迄今海内外唯一幸存的二百年前松萝茶制作的精美画卷,现今珍藏于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经海外友人的多方努力,2011年8月,该图的复制品由休宁中国松萝博物馆珍藏。此外,该馆还珍藏了哥德堡号沉船上的松萝茶、被誉作“历史留给后人的唯一一张四百年前松萝山生态美景图”——明代著名画家蓝瑛《松萝挽翠图》古画、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题画》松萝诗墨宝等多种珍贵文物[8]。

6 黄山市工艺造型茶博物馆

2011年4月,黄山市首家工艺造型茶博物馆在屯溪老街开馆[9]。中美茶叶协会会长奥斯汀·霍吉先生和法国、德国、巴西、日本的朋友也参观了博物馆和工艺造型茶的制作过程,共同见证了工艺造型茶博物馆开馆的历史性时刻。

1986年,汪芳生在传统制茶工艺基础上,大胆在景物造型上实现科技创新和突破,发明了工艺造型茶“黄山绿牡丹”,将茶叶变成了艺术品。二十多年来工艺造型茶总共发明创造了六百多个产品,涵盖绿茶、红茶、白茶、绿叶红镶边、文字、图画等多种类型,如单一造型和混合造型的“黄山绿牡丹”、“锦上添花”、“海贝吐珠”等造型茶,以及专门为奥运会创制的“2008”、“迎奥运”等图文茶。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艺造型茶博物馆建在全国十大名街之一屯溪老街,既促进做精、做大、做强工艺造型茶事业,又为屯溪老街增添了新亮点。

7 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

2012年4月,休宁又建成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在中国松萝茶文化节期间精彩亮相。该馆总占地面积20000m2,分为松萝主题馆、茶艺茶道专题展示馆、徽州茶叶展示馆、中国松萝茶文化博览园、松萝茶具制作展示中心和茶叶超市共6个部分。

在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上,休宁县政府将中国茶文化专家卢祺义先生捐赠的1745年瑞典“哥德堡号”沉船古茶松萝茶样,转交给该馆永久保存[10]。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内设置了10多个明清时期制茶工艺场景雕塑,再现了明清时期“炒青绿茶鼻祖”松萝茶的制作过程。该馆展区和陈列室中有古代以来各种茶生产工具和茶文化书籍刊物500多种(册),以及明清时期茶商文书(影印)、茶商的茶票、税票、商标和茶书籍等近100份(册),这些珍品记载与传承了明清以来茶叶生产发展和茶文化的演进过程。

8 分析与讨论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茶叶博物馆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祁门红茶历史文化展览馆、谢裕大茶叶博物馆、中国松萝博物馆、黄山市工艺造型茶博物馆、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先后建立,分别以专题性博物馆的形式,传承与弘扬了祁门红茶、黄山毛峰、松萝茶、工艺造型茶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徽州茶院则具有综合性,将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绿牡丹等安徽名茶均涵括在内。在刚刚步入21世纪的几年之中,安徽茶叶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主题鲜明突出,地方特色凸显,内容丰富多彩,兼具专题性与综合性,发展速度何其之快,取得的成绩令人拍手称道。值得提出的是,安徽茶叶博物馆的发展与安徽旅游业的发展融合度高,使得茶业与旅游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无疑有利于徽茶文化与徽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维系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一号楼设置茶史、茶萃、茶事、茶缘、茶具、茶俗6大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展示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进行诠释。二号楼用作外宾接待和学术交流。三号楼设6个不同风格的茶室,让参观者品尝各茶系的风味。四号楼提供古今中外的茶艺和茶道表演。中国茶叶博物馆如此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示茶文化的无穷魅力,为国内外茶叶和茶文化的研究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安徽茶叶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观众提供参与机会,增加直观感,提高观众的感性认识和参观兴趣;运用多媒体,采用视频、动画、图像、声音等方式,使有限的展示得到无限延伸;利用周边环境,将茶文化从单一的视觉展示中解放出来,形成可观、可触、可感的新体验。

据悉,安徽宣城为了做响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高山云雾等名茶品牌,已经酝酿建造茶叶博物馆,其他茶区或茶叶企业也在积极筹建博物馆。可以预见,安徽茶叶博物馆事业将日趋繁荣发达,有力助推弘扬徽茶文化与振兴徽茶经济。

[1]曹盈.安徽最大的茶博馆落户合肥[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9-30.

[2]谢昆.祁门红茶文化展览馆开放[N].江淮晨报,2007-11-12.

[3]叶永蔚.谢裕大,把茶叶请进博物馆[J].青年徽商,2011,(3):80~81.

[4]百度百科.博物馆[EB/OL].[2012-4-23].http://baike.baidu.com/view/41497.htm.

[5]王勇.中国茶博馆收藏安徽国礼茶[N].中华合作时报,2010-05-08.

[6]利宏,吴敏.安徽休宁建立松萝茶珍藏馆[J].茶叶世界,2009,(16):39.

[7]江志伟,汪苹.走进中国松萝博物馆[J].徽州社会科学,2011,(4):56~59.

[8]吴敏.二百年“松萝制茶图”回家,休宁中国松萝博物馆珍藏[N].市场星报,2011-08-24.

[9]许琦.安徽黄山:工艺造型茶博物馆开馆[EB/OL].[2011-4-25].http://www.newshs.com/a/20110425/00194.htm.

[10]黄俊军.中国松萝茶文化博览馆建成[N].合肥晚报,2012-4-25.

猜你喜欢

松萝徽州黄山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天然活性化合物松萝胺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徽州绿荫
松萝茶创制年代与原产地新探
黄山冬之恋
松萝质量标准的研究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