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亭山茶场安吉白茶无性系引种推广试验初报

2013-04-01李双陆汪益清

茶业通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茶场茶苗幼龄

李双陆,汪益清

(安徽省敬亭山茶场,宣州 242074)

敬亭山茶场现有茶园面积1066 hm2,但茶树品种多为当地槠叶种群体,可供制作优质名优茶的鲜叶量少、质量差,难以制成品形兼优的名优茶产品,制约了敬亭绿雪的品牌发展与茶业经济进一步提升,为此,茶场积极引进、推广无性系良种安吉白茶,根据品种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推广试验,取得了成功。

茶场自2006年起实施安吉白茶引种推广试验,提出了“安吉白茶无性系引种推广试验”项目,被省农垦局列为2006~2007年度重点科研课题。茶场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开展相关技术研究,进行田间观察和对比试验,为大面积引种积累了较完整的技术经验。

1 主要技术内容

重点把握两个技术关键,一是栽培模式,二是科学管理。

1.1 栽培模式

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安吉白茶高产、优质的根本保障。茶场根据白茶抗寒性较弱、抗高温较差的生物特性,经过多种栽培模式比较,认为“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茶林结合模式下生产的白茶品质高、投产早、丰产稳产性强。建设白茶茶园,要进行高标准科学规划,新建茶园应设立主干道路,道路路基宽度不少于4m,与主干道路垂直向每隔50m设立茶园支道,支道宽度不少于2m,主干道路两侧及支道单侧建设防风林带,栽植女贞、杜仲等常绿树种,在茶园内部实行茶、林立体种植,按每六至七茶行栽植一行绿化树,株距4~5m,绿化树胸径不少于4cm,主干高度不得低于1.8m。通过林网化建设和林、茶立体种植,可有效改善茶园生态小环境,提高茶园对霜冻、倒春寒及夏季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抵御能力。

1.2 科学管理

经过几年来的摸索,科学的管理是安吉白茶引种能否取得成园的必要条件。应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2.1 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块

茶园建设应选择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地下水位1m以下且能自然走水,周围无环境污染源,pH值5.5~6.5、土质疏松、砂粘适中、有机质丰富,且排水通畅,有灌溉条件,能在干旱时可提供充足水源的地块。

1.2.2 细致整地,施足基肥

茶苗定植前先要进行土壤深耕,深度30 cm以上,并将土坯打细平整。茶行走向以南北向为宜,栽植行需开沟吊槽,深施基肥。吊槽深度50 cm,宽度50 cm,吊槽内分层深施有机肥,以饼肥不少于250kg/667m2加施复合肥25kg/667m2混合施入,或以猪、鸡栏肥等有机肥1000kg/667m2以上加施复合肥25kg/667m2混合施入。栽植行与行间土面应大体水平,有利抗旱保墒。茶园定植前进行深耕并施足基肥,能有效改善茶园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这也是白茶建园并实现早期投产、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

1.2.3 选用壮苗

选用秋冬扦插的一年生的白茶苗,要求苗高20cm以上,地径为0.4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着叶数不少于6片。壮苗是保证成活率与前期生长势的前提。

1.2.4 科学定植

安吉白茶定植采用单行双株。按150cm×25cm的行株距进行栽植。茶苗定植时间应选在11月上中旬或翌年2月中下旬进行。随着近年来暖冬现象突出,以秋冬季移栽为宜。茶苗移栽应拉直线栽植。栽植前茶苗根系要打泥浆,取生黄土1.5份、水1份,再加适量的生根粉,搅拌均匀,制成黄泥浆,蘸根时要均匀、完全。移栽时要确保根系自然舒展,先用细土填入根部,并分层踩紧踏实,使土与根密切结合,切忌上紧下松,填土至根颈处,再浇透定根水,并及时在茶苗基部覆土。移栽的茶苗要及时定剪,定剪高度为10cm左右。对缺窝断行的茶园次年要及时补栽,保持茶园园相整齐。

1.2.5 加强田间管理

安吉白茶含有人体需要的13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为6.29%,茶多酚含量为10.7%,具有明显的高氨低酚特点。且安吉白茶的花蕊比较多,要适当补充磷、钾肥。(1)重施有机肥:生长期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辅以适量磷、钾肥,基肥在9月底~10月施入,应以腐熟的菜籽饼肥为主,施肥量150~200kg/667 m2,并配施NPK复合肥25 kg/667m2,开沟深施,沟深30 cm,施后及时复土。春季追肥以尿素为主,施肥时间2月底~3月初,2~5龄茶园,施尿素10~15 kg/667m2,5龄以上茶园20~25 kg/667m2,应沟施,沟深15~20 cm,施肥后及时覆土;第二次追肥,是在春季名优茶采摘结束经过蓬面修剪后进行,一般4月底~5月初,幼龄茶园沟施腐熟饼肥等有机肥75~100 kg/667m2,沟深不少于20 cm,成龄茶园沟施有机肥 150 kg/667m2,沟深不少于 25 cm。(2)勤除杂草:茶园必须及时除草,保持茶园清洁,幼龄茶园除草尽量用手工拔除,做到除早除了,不能破坏根系,禁止使用除草剂除草。(3)抓好病虫害防治:该品种春季易发生茶芽枯病和蚜虫危害,春茶后期易受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螨类害虫危害,因此,需加强茶园管理,增施肥料,增强茶树抗性,同时可采用生物防治(病毒、天敌)的方法,也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照绿色食品茶叶标准要求进行防治。(4)适时采摘:根据白茶品质要求适时进行采摘,不采鱼叶、雨水叶、焦边叶、病虫叶。(5)搞好茶园铺草:在每年冬季前,在茶行盖上5cm厚的稻草、谷壳,既可保水,又可有效地提高地温,达到保温防冻目的。

1.2.6 合理修剪,适度打顶,培育树冠

合理修剪是促进茶树分枝,扩大茶蓬的重要手段。安吉白茶幼龄期茶园多采用以采代剪的办法,春茶采摘后,及时进行修剪,对修剪后发出新梢进行封养,一方面避免冬季茶树受冻,另一方面在第二年春季可提前开采,而且芽叶粗壮,质量好,产量高。具体技术:(1)幼龄期的定型修剪:一般进行3~4次定型修剪,可抑制幼龄茶树主干的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增加骨干枝数量,迅速形成健壮的具一定高幅度的采摘面。第一次定型修剪在扦插苗移栽后进行。移栽苗在离地面10~15 cm处留1~2个叶片剪去上部枝梢。修剪工具宜用锋利的整枝剪逐株修剪,修剪时剪口要平滑,剪后留柄宜短。第二次定型修剪:一般在翌年春茶打顶采摘后的4月上中旬进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 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30~40 cm。修剪时注意剪去内侧芽,保留外侧芽,以促使茶树向外分枝伸展,同时剪去根颈处的下垂枝及弱小分枝。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 cm,即离地面40~55 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促进骨干枝正常生长。通过3~4次定型修剪后的幼龄茶树,可形成树高40~55 cm、树幅60~80 cm,具有一定数量的、粗壮的骨干枝层,然后采用“春茶打顶轻采,蓄枝养蓬”的技术措施,经过两年打顶轻采养蓬,在茶树高达60~80 cm,树幅达100 cm以上时即可正式投产。(2)成年茶园的修剪:成年茶树需每年进行一次修剪,以保证茶树不断萌发生长较粗壮的新梢。轻修剪一般在春茶后进行。为了控制采摘面,促使茶树发芽整齐,提高产量、鲜叶品质和采茶工效,一般用篱剪在原有剪口上提高3~5 cm,修剪宜轻不宜重。深修剪:每隔3年左右进行一次,通过深修剪适当降低树高,剪除树冠面上细弱的生产枝,培养健壮树势,提高育芽能力。深修剪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用修剪机剪去树冠上部10~15 cm处的细弱枝条,再用整枝剪清除茶蓬中的弱枝、病枝、枯枝及下垂枝。

2 技术成果综合评价

在“安吉白茶无性系引种推广试验”课题实施过程中,经过6年多时间对安吉白茶无性系良种在宣城丘陵地区引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特性的观察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田间资料。对无性系安吉白茶在当地如何实施良种良法、科学管理与高效栽培,特别是在无性系良种安吉白茶茶园幼龄期的科学化田间管理,如根据其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定型修剪、实施茶园林网建设、推广生态复合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培育采摘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专家多次现场考察后评价:该课题将规模化生产与技术推广紧密结合,相关技术成果在省内茶业生产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在安吉白茶无性系引种与推广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成功经验值得在生产中予以推广。

3 推广应用与综合效益情况

该项目实施以后,全场先后发展无性系良种安吉白茶33 hm2,为敬亭绿雪品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原料,实现了茶产业增效,职工增收。据统计,新发展其它无性系良种茶园,如福鼎等,一年春夏秋三季采摘名优茶,年平均鲜叶产值约6000元/667m2·年,纯收入3150元/667m2·年,亩产值与效益水平是常规茶园的3~4倍,而安吉白茶成园后鲜叶产值可达8000元/667m2·年以上,效益达5250元/667 m2·年。同时在名优茶生产期间,需要大批采工,据测算,每个采工20天(d)的采资收入可达3000~3500元,为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为中老年妇女)提供增收的渠道。与此同时,安吉白茶为敬亭绿雪公司提供了优质的茶鲜叶原料,为敬亭绿雪产品层次提升及效益提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另外,该项目实施辐射带动了茶场周边乡镇茶产业的发展。2001年以来,与我场毗邻的宣州区洪林、杨柳、金坝、古泉等乡镇新发展茶园近1333 hm2,其中无性系茶园200 hm2,带动了当地名优茶产业的发展,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茶场茶苗幼龄
幼龄腰果园套种番薯栽培技术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茶场劳动用人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因为一个镇 爱上一座城 古茶场文化小镇的一缕风情
论茶场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
伊马茶场
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