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3-04-01

长江蔬菜 2013年7期
关键词:种菜丝瓜苦瓜

资讯

——市场观察

苦瓜“嫁”丝瓜 “翠绿”酿“胖娃”

随着春季到来气温逐日回升,作为农业特色镇的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到处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昨日,记者走进该镇郎家村蔬菜基地,发现村民们正忙着为苦瓜丝瓜“接亲”。

记者见到,一个偌大的种苗大棚里,近10名农家妇女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摆弄着一个个秧苗罐,她们在忙活些什么呢?仔细观察,只见她们先用小刀割去丝瓜嫩叶,轻轻地从苗中央竖直划一道小口,然后从旁边篮子里拿出一株提前割下的苦瓜苗心,以丝瓜为砧木,苦瓜为接穗,进行完美契合,然后用塑料夹子将嵌好的穗条固定住,最后浇上特制的治疗剂。短短的1 min,新的品种开始孕育。

苦瓜和丝瓜“成亲”,那“娃娃”会是什么样子?见大家一脸困惑,重庆天罡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负责人古世文笑着说道:“它们生的 ‘娃娃’叫翠绿,又大又胖,这样嫁接后抗逆性增强,防止了病害发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用苦瓜嫁接本地丝瓜,基地已搞了4年,所结的苦瓜单个质量可达500 g多,一般株产可达约25 kg,种得好可高达35 kg,而且品味大大提高。每年产量翻番,经济效益直接翻倍。”

像这样的特色蔬菜嫁接在吴滩镇早已不是稀罕事了。吴滩镇地势西高东低,以浅丘平坝为主,气候、土地皆适宜农业发展,这给该镇发展蔬菜基地提供了天然条件,特色蔬菜种植更是一大特色。寿星瓜、黑番茄、虫草参、雪樱子、黄秋葵等稀奇的“宝贝”在当地就能找到。截至目前,该镇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1 467 hm2,年产量达5.2万t,产值达5 176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来源:食品产业网)

地产蔬菜进社区变味社区直销亭接连关门

为切实解决群众买菜贵、农民卖菜难的问题,2011年9月1日,陕西省供销社和西安市供销社联合启动惠民工程——将蔬菜从田间地头直接运送到社区居民手中。工程以地产蔬菜直通车、地产蔬菜直销店和地产蔬菜直销亭三种方式同时运营。2012年6月,陕西省商务厅决定,对“蔬菜进社区”项目投资3 250万元,截至2012年底,西安市共设立蔬菜进社区直销亭100多个。

记者走访:10家直销亭5家关门西安“1号店”不见踪影

2月21日9:00,记者来到凤城八路的白桦林居小区,售菜亭在小区东门南侧,十几平方米大小,外墙一侧写着地产蔬菜供销直通车,上面有价格监督电话,门口的价格公示牌没公示当日售价。店内生意火爆,3个店员忙不过来。“这里的菜不便宜,可周围没菜市场。”一名居民说。一名姓田的店员说,他们店里的菜是从产地直接配送到这里的。

相比之下,在高新区华府新桃园的生意较为冷清,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常见菜,摆满了货架,5 min内,只有1人买菜。一名女店员介绍说,蒜苗、萝卜、葱、大白菜都是公司去产地进货,再供到销售亭,反季节菜是去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批发。11:00,高新区望庭国际直销亭的生意不错。很多买菜居民反映这里的菜价较高,但品质还行。

记者走访的10个直销亭,其中5个“关门谢客”。据了解,西高新枫林绿洲小区直销亭是西安市地产蔬菜供销直通工程启动以来,建的第一家门店,当时居民排队买菜,但记者在小区没找到直销亭,保安也说不知道。

小区物业一位姓赵的负责人说,2013年1月,直销亭老板看生意不好,就把活动板房拆掉搬走,“甘家寨安置楼建成后,附近有菜市场,种类多,菜价低,居民都去那儿买菜,所以直销亭的生意很冷清”。

昆明路沣惠小区的直销亭在小区大门口附近,“这儿的菜价高,也没挑头。”居民冯贵生说他宁可多走两步路,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他说,春节前到现在,这家店都没开门。小区物业一位姓李的负责人说,直销亭生意不太好,老板换了几个了。

东二环陕重家属院的直销亭在小区东门附近,据一旁商店的老板说,直销亭从2012年10月份开门,陆续营业到腊月二十八九。商店老板说:“刚开始时比较便宜,后来换了两次老板,就贵了。没开过几次门,跟样子货一样。这儿有菜市场,菜便宜得很。谁在这儿买呀?”居民张大爷说。西站街城西人家小区、西二环东石围小区的直销亭也关着门,门上没有贴何时营业的通知。在几天的调查中,记者走访的10多家地产蔬菜直销亭,经证实有5家关门停业。

经营者:加盟蔬菜直销亭后亏本了

记者辗转找到3名蔬菜直销亭的老板,他们说起自己的生意直摇头。经营蔬菜直销亭的曲敏(化名)说:“我加盟时还找的关系,但没想到是这结果。”

曲敏说,他加盟时交了5 000元押金,每月管理费1 000元,设备使用费半年就交了6 000元。“虽然承诺送菜上门,可送上门的菜,价格比批发市场高20%~30%,品相还不好。”

“送来的一捆葱,一抖就有几斤土,有些菜送来时就是烂的,这咋卖呢?”曲先生的妻子在一旁插话说。曲敏说,这样菜价没法不提高。

直销亭经营者胡先生说,自己不准备经营了,因为送来的菜价太高,居民嫌贵,菜卖不出去,自己没法经营,每月赔1 000多元。

2012年有段时间,胡先生常凌晨两三点去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进菜,菜价比送来菜价格低20%以上,可供应蔬菜的公司多次打电话要谈此事,这都过完年了,自己的店还没有开门。

(来源:华商报)

——地方动态

承德双滦菜农给草莓喝“牛奶”一个月收入近两万

“我这草莓可金贵着呢,专门给它们‘喝’牛奶。有的草莓一个就有一两多,最贵的时候,这一个草莓就能卖到5~6元”。3月1日上午,靳友在大棚里一边给草莓叶子喷洒牛奶,一边对记者说。

靳友所在的偏桥子镇二道沟村有着蔬菜种植的传统,主要以黄瓜为主。之所以种起了草莓,这得益于双滦区司法局的帮忙。

2012年3月,在基层建设年活动中,双滦区司法局驻村工作组了解到,虽然该村蔬菜大棚收益高于粮食作物,但与现代高科技产业还有着一定差距。工作组经过研究考察,带领村民到北京昌平和顺义参观学习,使农户领略到现代高科技农业的魅力和无污染草莓栽培的发展前景,并选定了3户示范栽培。

56岁的靳友在20多年前开始搞蔬菜大棚种植。“当初种草莓时也有点儿打怵,虽然说种黄瓜有经验,但种草莓还是第一次”。2012年9月,他建起了一个4 672 m2的大棚,并开始栽苗。

由于没有相关经验,靳友除了自己学习摸索外,还经常给北京的专家打电话,并邀请专家来到现场指导,给草莓“喝”牛奶就是专家的建议——不仅让草莓有淡淡的奶香,还能够提高营养价值。

“每隔半个月就要用一次牛奶和水混在一起浇地,同时还要往草莓叶子上喷洒牛奶,每次要用20 kg左右。”

经过靳友的精心侍弄,草莓长势很好,并于2012年腊月收获了第一批草莓。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草莓的收入已经有了2万多元。

由于人手不够,靳友并没有去市场上卖,草莓的销售主要是市区周边的人前来购买。“我通过比较发现,种草莓不仅比种黄瓜效益要好,而且还省事省力。如果经营好的话,我还要扩大规模。”看见靳友的草莓有了效益,附近的村民开始过来参观。“将来还打算成立一个合作社,把牛奶草莓种植做大。”

(来源:承德晚报)

浙江慈溪果蔬大棚农事忙

俗话说,没出正月都是年。可在慈溪天元镇已有不少农户早早钻进大棚,为下一个丰收年忙碌起来。农户们正赶着平整土地、施基肥、播种、采收反季节果蔬等,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日前,笔者一早赶往种植大户王建青的住处,本以为能在家里堵到他,不料他早已在大棚里忙活起来了。笔者到访时,王建青正忙着整理新采的秀珍菇。他告诉笔者,这些菌菇将进入晨客隆等本市的超市。除了菌菇,王建青在大棚内种植的草莓、茄子、莴笋眼下也进入了收获季节。在大棚内,笔者看到他雇用的十几个农业工人正在忙着采收这些果蔬。王建青种植的青菜等新鲜蔬菜也即将上市。

“除了采收,这几天我们还忙着春季备耕。”王建青说,他雇用的农业工人正在平整土地、除草、施肥,准备种植白花菜和松花菜。而种植大户戎炜淼正忙着在自己种植地里收割包心菜。“经过几天的忙碌,包心菜基本收割完了。”戎炜淼说,接下去他要抓紧时间耕地、施肥,赶在3月上旬把毛豆籽种下去。

备耕气氛中,当然也少不了农技人员的身影。天元镇农办主任告诉笔者,春节刚过,该镇的农技人员就早早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春耕,并就农田设施、水利灌溉方面进行适度调节,以确保开春农事无忧。

(来源:食品产业网)

青海大通现代农业基地试种蓝莓挂果

3月12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双新公路华灏现代农业园区里,技术人员在观察蓝莓生长情况。近年来,大通县围绕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温室果树、蔬菜栽培,继在双新公路现代农业园示范区成功栽培油桃、草莓、李子等水果后,2013年试种蓝莓获得成功,为该县现代农业发展增加了新的水果品种,促进全县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来源:青海新闻网)

——致富故事

湖北蔡甸“种菜达人”667 m2年收入1.5万元

种菜有何奥妙?种菜赚不赚钱?没有种菜经验亦能赚到钱吗?……近日,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徐尹邓村村民徐红卫给出答案。他说,种菜没有巧,人勤技艺到。2012年,仅3 335 m2大棚年收入13.5万元,4 669 m2露地蔬菜种植年收入在4.5万元,算下来,667 m2有1.5万元,8 004 m2年收入18万元。

徐红卫在张湾街是个种菜名人,周边农民夸他、学他,不少农民按照他的种菜经赚了钱,走上致富道路,也有不少外地人前来向他拜师学艺。

1989年读高二时,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在外打工7年,1996年他回家乡种菜。

最初,徐红卫对种菜一窍不通,他只是沿用父辈的一些传统种菜模式,生产单一化,没有设施化的种植条件,纯粹靠天吃饭,因此,没有赚到什么钱。后来,在武汉市农校参加培训后,蔬菜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思路也开阔了,较熟练掌握四季变化,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特菜种植经验,并开始利用大棚,采用一年四茬的套作模式,实现天天有优质新鲜蔬菜上市。

他介绍,特殊气候条件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2月种植苋菜,5月收获完毕,667 m2收入8 204元;3月下旬在大棚边上套种丝瓜,7月下旬收获完毕,667 m2收入6 032元;7月上旬将苦瓜套种在丝瓜边上,待到丝瓜拉秧后,也便于苦瓜上架,一打两便,省时、省工,也便于苦瓜自然生长,8月中旬可上市,一直到11月初才拉秧,667 m2收入在6 308元;这个时候,再在大棚里种植莴苣,667 m2收入在6 027元。

不受特殊气候影响的露地蔬菜种植技术:他在4 669 m2地上,种植较早季毛豆,667 m2收入可达2 022元,中季种植秋毛豆,667 m2收入1 531元,冬季种植小豌,667 m2收入2 511元。

据了解,徐红卫生产出的蔬菜质优品好,无污染,很多菜商总是提早上门订购,他没有为卖菜犯难过。

据武汉市农业局科教处涂同明吐露,近期市农业局将组织一系列送科技下乡活动,并派相关技术人员住点指导农业生产,让“科技兴农”落到实处,这样的话,农民种菜更舒服,生活更有奔头!

(来源:艾格农业)

猜你喜欢

种菜丝瓜苦瓜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海底能种菜?
丝瓜
夏季佳蔬——丝瓜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狡猾的丝瓜
吃苦瓜
丝瓜娃
种菜
自种菜,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