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

2013-04-01石文卓

创新 2013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文化

石文卓

文化创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

石文卓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应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文化创新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关键,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厘清文化创新的内涵,明确文化创新与国家文化安全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文化创新的实现路径,能为更深入地推动文化创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文化;文化创新;文化安全

文化记录了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中的发展轨迹,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凝聚了全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是民族的象征,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它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可以说,创新是中华文化得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文明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经成为常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秉持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凭借自身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优势,力图按照西方模式改造世界,使世界西方化或全球美国化。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现实问题。然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要寻求一条既能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又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发展道路。这其中,文化创新是关键所在。

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显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在推动商品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跨域传播。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彰显了全球化的文化价值。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和表现,强调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文化的共有。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全球化及其影响的见解不尽相同,但这些讨论都建立在一个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即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伴随着经济、资本、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飞速传播,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影响。

然而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趋同,世界文化本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各种文化的平等交往是文化的特性。但由于文化受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世界文化交流也呈现出不平等的趋势,并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优势,大力向弱势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和文化渗透。他们不断开辟国际文化市场,控制市场准入,力图按照西方模式改造整个世界。正如《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所指出的:“对于许多非欧洲、非北美的人来说,全球化令人不安,它与‘西化’或美国化相似,因为如今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经济、文化、军事都占世界主导地位。最突出的全球化文化表达中,许多都是美国式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和CNN(有线新闻网)。大多数跨国公司总部都在美国,即使它们不是全都来自富国,也不会来自穷国。”[1]弱势国家对强势国家的经济依附性会使文化自主性急剧下降,其结果便是文化领导权和自主权的丧失,从而引发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明证,它塑造了一定时空范围内人们的民族特性与文化心理。一旦标志着民族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文化基因面临被消解或改变的危险,文化危机与民族危机便不可避免。这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和意义所在。

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就国内而言,一方面,中国拥有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衰落,导致国人的文化认知产生偏差,更有甚者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这就造成了文化认同感降低,文化赖以生存的心理基础受到威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涌入中国的还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这些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混乱,致使民族精神被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被淡化,进而威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民族生存的根本。就国际而言,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成为冷战结束后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主要目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蚀,他们借助文化产品、教育资源、宗教传播等方式,对中国实施了全方位的文化包围。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美国文化),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使中国文化既保持民族特性,又能走向世界,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文化创新的内涵

创新(innovation),源于拉丁语(innovatio),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事物;三是变革,改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创新”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2]也就是说,创新即是变革、革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与超越,是否定之否定。它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所谓文化创新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构建文化的新理论、新内容、新制度、新技术,赋予文化时代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重塑,进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具体而言文化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基石。所谓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对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理论分析和解答,对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对原有理论体系的突破与革新。具体而言,文化理论创新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具体的文化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是历史的选择,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实践的、开放的思想体系,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会不断出现。当现有的理论无法解决新问题的时候,理论创新就成为必然选择。因为只有一种理论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不断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它才具有生命力。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获得不同的生命形态。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历程看,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党的文化建设起始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几个阶段,可以说,每一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转型,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和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的理论创新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只有坚持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创新,才能使理论创新即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特色。诚然,马克思主义不能代替所有文化理论,在具体的文化建设领域,理论创新也尤为重要。当前,我们亟需一大批具有创新进取精神的文化工作者带动中国文化的发展,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索文化理论的革命性突破,开创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中心环节。文化内容是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是文化的主体。内容创新即是在原有的文化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借鉴他者文化优势,实现思想内容和精神价值的突破与升华,特别是对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导向的肯定,对于引领社会风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4]10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内容创新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才能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否则,无论是固步自封,还是全盘否定,都会危及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因此,文化内容创新,是在全面总结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人类创造了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的新的文化内容。

(三)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制度保障。文化体制是文化价值的制度表现,主要包括管理、用人、决策、监督、评价等环节。文化体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直接决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体制创新事关文化创新的质量和效果。体制创新是指依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和完善原有的体制,剔除其中的不合理因素,进一步制定新的制度的过程。体制创新能更好地规范人们的文化活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进而推动文化新成果的产生。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旧体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新体制的运行。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文化领域的延伸。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并未紧随其后,这就导致计划经济时期的文化管理体制及其影响渗透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体制创新,即建立能够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应看到,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体制若不相应地变革,不仅会阻碍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行。体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制度选择,同时也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

(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技术支撑。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过程。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融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将文化的发展方式转变到依托电子通讯、影视、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发展的轨道上来,使文化发展数字化、影像化、产业化。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信息社会,也使文化借助于网络,克服了时间和空间障碍在全球飞速流动。这一方面实现了文化传播方式的革命,另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文化消费空间。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方式的变革,关系到文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大力鼓励和推动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带动文化发展,抢占文化发展先机,才能获得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三、文化创新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上的严防死守,固步自封,而是依据具体实践,将文化安全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致力于文化自身的强大以抵御各种风险。这其中,文化创新是一个关键点。换句话说,文化创新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内在地契合于中国的文化实践。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何谈安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文化创新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定力量。

综观中国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文化的每一次大繁荣大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精神。以唐代为例,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其影响至今仍未消失。无论是思想观念、政治制度,还是文学创作、科技发明,无一不在唐代焕发着生机活力。唐文化的繁荣发展得益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得益于对外开放的政策,得益于创新精神的提倡。在这场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中,中国文化并没有简单地“拿来”外来文化,而是实现了文化的再造与创新。唐文化本着“取我所需,为我所用”的宗旨,打破了因循守旧的文化心态,改变了排斥异质文化的社会心理,用一种开放气魄和创造精神引领了文化发展浪潮。文化创新推动了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保障了文化安全。当一种文化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时,文化被消解的危险系数就会降低,国家文化安全便会得到保障。反观近代,中国文化在闭关锁国政策和封建制度的束缚下已经奄奄一息,与世隔绝的文化生态环境将人们的思想桎梏于封建伦理纲常之中,致使文化发展缺乏创造活力,缺乏对整个世界的了解,缺乏对新事物的探求。其结果当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迅速发展并蔓延至东方时,缺乏创造活力的中国文化在资本主义文明面前败下阵来,沦落为连国人都意图抛弃的负担,文化安全问题丛生。

可见,文化创新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关键所在。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中国文化必须从内部寻找抵御这种风险的途径,才能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未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如果只是简单复制,无论是文化理论,还是文化产品,都将受制于他人,最终成为文化附庸被历史淘汰。因此,树立文化创新意识,培养文化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

四、用文化创新引领文化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致力于文化发展,通过增强文化自身的“抵抗力”来提升文化的“免疫力”。

(一)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创新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作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在新的实践中实现理论突破是文化创新的价值归旨,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是被实践证明的、能够正确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便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纯粹的、僵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存在的,它只有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现实意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民族土壤,融入中国文化,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掌握的新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还在于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文化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才能为文化创新指引正确的方向,否则,党和人民便会失去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和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国家文化安全更加无从谈起。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思想保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坚持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元指导,并不代表否定多元,而是要在一元思想的引领下,尊重多元文化的创造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凝聚力量。

(二)正确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在内容创新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人类社会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都是其他文化不可取代的。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思想宝库。文化的内容创新就是建立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具体实践而实现的文化综合创新。一方面,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加以继承和发展,使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特征,彰显时代精神,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做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必须以开放的胸怀面对多样存在的他者文化,以兼容并蓄、取长补短的态度对待异质文化。文化上的“关门主义”只能导致文化发展的闭关自守,仅仅局限于民族文化的单一模式会使文化因缺少活跃因素而停滞不前。因此,要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用宽阔的胸怀、开放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结合中国的实际需要加以改造和创新,取我所需,为我所用。文化的综合创新不是将所有好的东西简单相加,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来综合中西文化之长,而创新中国文化”。[6]文化的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未来,不可能是对传统的复归,也不可能是对西方文化的复制,而只能是立足传统,博采众长,既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又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原则,从而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寻求文化自身的强大,才能增强抵抗力,以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制度创新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制度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兼具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体制必须既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兼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制度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关键之一,直接关系到文化创新的实现和文化发展的前途。胡锦涛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4]32在文化事业方面,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切实提高文化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遵循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文化管理体制的法制化、科学化、市场化、规范化。激发各类文化组织的活力,创造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化成果,满足人民多方面的、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转变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实现从直接管理到引导、监督、规划、指导的转变。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并充分利用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管理文化事业,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在文化产业方面,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领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充分重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使政府从文化的生产者转变为文化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要坚持把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高度关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动向,积极应对国际文化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规律建立一批具有影响的品牌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提升国产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赢得国际文化竞争的主动权。

(四)鼓励科技发明创造,在技术创新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科学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依靠力量。鼓励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带动文化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文化生产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文化生产力的提高依赖于科技创新。换句话说,科技实力的强弱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众所周知,美国的文化产品能占领国际文化市场,科学技术功不可没。大部分的美国价值观是通过新颖时尚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和互联网传递到全世界的。这不仅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使美国的产品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产生了可观的文化效益。因此,要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必须大力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大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发明和创造,加速实现技术向产品的转化,生产科技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进一步而言,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将人才的“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通过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环境吸引和培养一大批文化建设领域的新型人才,为文化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文化创新是贯穿于我国文化建设始终的实践活动,文化要寻求发展就离不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使中国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而文化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真正抵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维护自身安全。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立足于文化实践,着眼于文化创新,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探索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路径。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4.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4]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

[6]张岱年文集:第6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19.

[责任编辑:杨彧]

G120

A

1673-8616(2013)05-0022-05

2013-06-1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12JJD710008)

石文卓,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